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武周權謀]祾歌傳 > 第97章 遇刺

第97章 遇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因為祾歌突然生病,下次問診的時間隻能一推再推。

再往後推,就要過了千秋節了。

千秋節,一月二十三,就是皇帝壽誕。于武周又有不同,這是皇帝和皇長孫共同的壽誕。因為這個原因,女皇從來都對祾歌格外疼愛。

每年的千秋節,按照慣例都是在上午舉行皇帝的壽宴,然後下午去白馬寺拜佛。今年也不例外,隻不過因為祾歌突然受傷,宴會要重新安排。

往年,作為皇長孫,祾歌是要親自下場去為祖母跳祝壽舞的。但是今年他身上有傷,因此,他今年就被安排在皇帝身邊,一同接受慶賀。

千秋節的前夜,祾歌專門去找了武曌,開門見山地問:“阿婆,我明天該怎麼穿?”

親王的祭服厚重,穿上就不能打夾闆。但是他的手臂遠遠沒到能拆夾闆的時候。武曌也開始犯愁,不穿祭服出席千秋節,确實于禮不合。但是祾歌的手臂是一輩子的事,壞掉了就再也長不好了。

思來想去,她最終下了聖旨:“明日你就穿甲胄,手臂上要特别注意,千萬别讓盔甲傷了手。”

祾歌點點頭:“我知道的。”

他們是親祖孫,雖然前些日子鬧得不可開交,但畢竟沒什麼隔夜仇。遇到些事,祾歌還是喜歡來找武曌商議。

武曌想了想,又道:“既然如此,這次禮佛就不去白馬寺,定在龍門。龍門不是還有溫泉莊子,這次剛好我們也去小住幾日。”

祾歌笑着應是。

千秋節慣例有三天假。今年,達官顯貴們會早起參加皇帝的壽宴,午後散席,天子移駕龍門,攜重臣禮佛後,才開始正式放假。

這三天,對于幼年時的祾歌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休息。他在這天不用讀書,也不用太繃着端正儀态,可以放肆瘋玩。

不過也有人不開眼,說他的生辰是母親的祭日,責備他沒有痛哭流涕,是不忠不孝。祾歌嘴笨,隻能咬着嘴唇掉眼淚。雖然這些人都被蘇戎墨罵了回去,但是祾歌的好心情,還是會被徹底毀掉。

他小時候的病情還是很嚴重,呆呆的不知道告狀。但是蘇戎墨不是。誰若是膽敢欺負祾歌,他就一句一句記下來,跑去跟先帝和女皇告狀。久而久之,就沒人敢再提這事了。

但是,祾歌也不再喜歡出去玩了。

在大家眼裡,他是個相當孤僻的人。

他還是喜歡待在女皇身邊,或者去找薛崇禮玩。不過那時候,薛崇禮也總會被他氣得跳起來。他那時還不太會和人正常相處。

群臣對于這種事早已見怪不怪。今日是他的生辰,就連看不慣他的武氏諸人都閉上了嘴。

他們并不想在皇帝生辰的時候,被蘇戎墨找事。

午後,女皇移駕白馬寺。山道之上,号角震天,旌旗蔽日。飛騎打頭陣,其後是天子三衛。拱衛核心的是一身金碧勁裝的奉宸衛士,銮駕徐徐而來,最終停在山道台階前。

龍門僧衆早已侯在山下。銮駕停穩,左右為女皇打開車簾。女皇扶着皇長孫的手下車,身後随行的諸臣也随之下馬。方丈率合寺僧衆齊齊下跪,山呼萬歲。

女皇微笑道:“朕今日駕臨,乃誠心所至,虔誠向佛。衆法師不必多禮,起來吧。”

衆僧方才謝恩、起身。

女皇畢竟年事已高,因此上官婉兒早早備下步辇,奏請女皇是否傳辇。女皇偏頭看了一眼兒孫,笑問祾歌:“走得動嗎?”

祾歌低聲道:“當然走得動,倒是陛下……”

“朕還不老。”女皇“哼”地一聲冷笑,“不必傳辇了,走走吧。”

皇嗣李旦扶着女皇的另一隻手,聞言笑道:“母親洪福齊天,我等受母親蔭庇,自然是比不上的。”

女皇也确實是身體好。祾歌年幼時,曾同祖父母同至龍門禮佛。當時先帝李治已經看不清東西了,他隻能乘坐步辇。而女皇呢,這條上山的路,她能一手牽着太平公主,一手抱着小祾歌來來回回走上好幾遍。公主也曾問過她累嗎,當時的武皇後卻隻是笑而不語。

時至今日,看着氣喘籲籲爬台階的諸武,祾歌才終于明白那是何等炫耀。

女皇在山階上好似閑庭信步。她甚至還有心情點評衆臣:“國之棟梁者,需得身強體健,精力充沛,切不可——”

剩下的話,她沒能說出口。一支羽箭破空而來,直直釘上祾歌後心。祾歌隻來得及稍微躲閃,沒想到頃刻之間,又一支羽箭呼嘯而來!

祾歌躲閃不及,被箭矢正中後背,“哇”地一口鮮血噴出,身形軟倒下去。武曌連忙上前,不顧射向祾歌的利箭,下意識想用身體去遮蔽他:“我的兒!”

可是她也僅僅慌神了片刻。很快,她就在一片“護駕”聲中穩定心神,開口指揮起了局勢。祾歌還倒在她懷裡,口中不停湧出鮮血。這孩子已經比她高出半頭了,她甚至有些抱不動他。可就算這樣,在局勢未明之前,武曌仍緊緊将他摟在懷中。

衛士們湧了上來,在四周架起盾牆,護着幾位貴人後退。另有諸軍各自分散,自去搜查不提。

祾歌很快被送到偏殿中。可他嘔血不止,燕筠青也沒有辦法立刻止血。思來想去,她請來了狄仁傑,打算試試針灸的法子,而自己去向女皇彙報。

此時的女皇正大發雷霆:“什麼?跑了?堂堂朝廷,竟被些宵小玩弄于股掌之上,朝廷的威嚴何在,天子的尊嚴何在?一國親王,竟然在千秋節遇刺,爾等還有何面目着此朱袍,還有何面目端坐于廟堂之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