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光寺是景陽的第二大寺院,也是由蘇家供奉的寺院。
雖然蘇家現在也有族中子弟入仕,但是世人多以商賈之家來形容蘇家。蘇家有錢,但是在文人清客眼中依然是百家末席,商賈賤流,是以子女婚事甚是艱難。
蘇母的娘家是江南清流書香世家,當年為蘇家所求娶,嫁入蘇家後,依然無法提升蘇家在世人眼中的地位。
蘇母知道景陽城中之人對蘇家的刻闆印象,是以誕下女兒以後,就将女兒在七歲之時送完娘家撫養,待到及笄之年才送回蘇家。
可惜蘇雨眠自江南而歸以後,就說自己與道有關,要走修道之路。蘇母是内宅婦人,這種山上修道之事,族中若是有一兩人,這家族就不會叫山下凡人輕看了去。
蘇母便聯絡娘家,請了家裡的一位長輩,以及多位家族供奉出面,說可以讓蘇雨眠去往這大厲王朝的最大仙家宗門清明宗裡去修行。
隻是此事事到臨頭,蘇雨眠大病了一場,之後連綿病榻一年之久,再問之時,卻說不想去清明宗修行了。
蘇母愛女心切,覺得女兒既然無心向道,身體又不好,就算去了也支撐不住,就随女兒留在身邊。
談及婚嫁之時,蘇雨眠卻又堅決不嫁,也不出去交際,隻一人呆在自己小院中,極少出門。
女兒這花一樣的年紀,就少于露面,且與家中姊妹也少有往來,讓蘇母憂心不已。家裡的大夫說蘇雨眠這時虛弱之症,藥石無醫,隻能在家裡将養着。
蘇父聽說以後便讓蘇母自後不需與蘇雨眠說人家,隻需管着其餘子女嫁娶便可,蘇雨眠将來的事情由他這個父親做主。
蘇母憂心不已,但想着蘇雨眠既然身體不好,那蘇家養她一世又有何妨。
可轉過幾年來,竟有碧霞山的仙子登門,說想要收蘇雨眠上山修行,碧霞山的山主願意收蘇雨眠為親傳弟子。
這碧霞山是景陽城的第一仙門,至于碧霞山的山主,就是這大厲的公主也收得為徒的。碧霞山主更是道法神通,景陽城中的大家族也以與碧霞山主有往來為榮。
此時,碧霞山的仙子登門,蘇家更是受寵若驚。那仙子還說,若是蘇家同意,他們山主自會奉上豐厚的收徒禮,之後碧霞山出産的紫雲晶石可由蘇家代為出售,所獲利益可分兩成給蘇家。
碧霞山上的紫雲晶石在大厲王朝有多昂貴就不說了,在修真界更是以珍貴著稱,甚至現在的下品靈石可由紫雲晶石代替,也是修煉法器的必要晶石之一。
如此大利,蘇雨眠竟也沒有點頭。商家重利,蘇父當時就紅了眼,可是蘇雨眠竟是咬着牙,并未答應。隻說自己身體虛弱,無堪此大用。碧霞山仙子聽了以後,拂袖而去,再不登門。
此時蘇雨眠以至桃李之年,也就是二十多歲了,兩次仙家大機緣放在眼前,竟然都不動心。
這些事情,外界傳的沸沸揚揚,都說蘇家這女兒怕是要老在閨中了。畢竟别人求不來的機緣,她竟然棄之敝履,以後還有哪家敢登門,就算是求娶,也不敢下了碧霞山的面子。
蘇母原本已經死心,不想轉過年來,魏家的家主魏成竟然親自登門,為嫡長子求娶蘇雨眠。
蘇家阖府上下無一不驚,都說蘇雨眠是個福緣深厚的,不然怎麼會先有仙家宗門登門收徒,後有魏家家主登門求娶呢。
蘇母本來已經對女兒不抱什麼希望了,但是魏家家主登門後,她死活要抓住魏家這最後一根稻草,讓女兒必嫁入魏家,那可是景陽城的第一大家魏家啊。
蘇雨眠依舊拒絕,隻在自己院子裡看書,但架不住母親尋死覓活。蘇家這邊對魏家也沒有把話說死,隻說要考慮考慮,過一月必有答複。
此次蘇家女眷來慈光寺,主要還是蘇母想帶蘇雨眠散散心,然後她多為魏家說話,魏家長子她是見過的,才學與人品都是上上品,多方打探這魏家大公子以後,她覺得這門婚事并無不妥,甚至還是極好的。
再錯過,女兒就真要老待閨中了。
今年年頭,蘇母來慈光寺許下心願,想讓女兒嫁出去,沒想到竟真有一門良緣。魏家的嫡長子啊,如何不讓人心動。
蘇父也憋着一口氣,更是放下話來,若是蘇雨眠不嫁,就算綁,也要将她綁到魏家去。
蘇母帶着蘇家嫡長女蘇雨眠還有庶女蘇雨茜,準備在慈光寺住上兩日。她向佛求子女婚事順遂,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庶女。
這庶女蘇雨茜自小養在身邊,蘇母又是來自江南的清流大家,做不出苛待庶子庶女的事情,是以對庶子庶女的婚事也極為上心。
蘇母跪坐在佛前,手中拿着佛珠默誦經文,庶女蘇雨茜在一邊安靜地抄誦經文,清香袅袅,尤為虔誠。
蘇母忽然擡頭看向蘇雨茜:“你的姐姐呢,她怎麼不來?”
蘇雨茜正抄寫着經文,忽然聽到母親說話,将一句話虔誠寫完以後才擱筆:“回母親的話,大姐身體乏了,便留在房中休息。”
蘇母心中不喜,禮佛之時怎麼嫌累就不來,不如庶女雨茜,尤是虔誠。
蘇母從蒲團上站起,對在抄經的蘇雨茜道:“你也累了,我們出去走走,之後去看看你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