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皇後娘娘來了,正在外面候着。”
皇帝放下筆,合上奏折。
“皇後倒是許久沒來了,聽說她最近在忙着給太子挑選太子妃,讓她進來吧。”
“是。”
果不其然,皇後進屋後沒有多餘的寒暄。
“陛下,太子年歲已到,正是适合婚配的年紀,陛下勤于政務,臣妾做主近來便舉辦了大大小小的宴會為洵兒挑選太子妃,終于選定了這麼一個合适的人選。”
“想必皇後選定的人定是個溫婉淑良的大家閨秀,不知是何人?”
“正是劍南節度使之女顧如歌。”
“是她?”
皇帝遲疑。
“此女聰穎機敏,之前也曾幫助洵兒擺脫流言,陛下心裡也是清楚的,那些其他貴女們是如何對待顧氏的,而顧氏不卑不亢、堅韌不屈,洵兒又救過顧氏,想必二人之間定是有些前緣的,不如就此成就這段姻緣,顧節度使遠在劍南,若是他知道自己的女兒許了這樣好的姻緣,定然會感念陛下對妻女的照拂之情。”
皇帝眉目舒緩,随即便浮現笑容。
“皇後所言極是,二人八字可曾合過?”
“正等陛下賜婚的聖旨送出,便讨來顧娘子的八字與洵兒的一并送往觀星閣。”
“好!極好!朕立即就将賜婚的聖旨拟定。”
皇帝興高采烈的準備提筆,卻被皇後打斷。
“陛下且慢——”
“皇後還有什麼話要說?”
“顧娘子雙親不在一處,不若陛下寫兩道聖旨,一道送去顧府,一道送往劍南,從京中一路到劍南也算是昭告天下了,聽聞顧娘子還有一位兄長一直跟随其父在軍中曆練,若是陛下再準允顧家郎君回京則更好不過了。”
皇帝點點頭,那兩道聖旨很快就寫好。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茲聞劍南節度使顧明遠之女顧氏娴熟大方、溫婉淑良、品貌出衆,皇後與朕躬聞之甚悅,今太子洵年已及冠,适婚娶之時,當擇賢女與配,值顧氏女待字閨中,與太子洵堪稱天設地造,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許配太子洵為太子妃。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諸部操辦,擇良辰完婚,布告中外,鹹使聞之!欽此!”
賜婚這一日終究還是來了,顧如歌随顧夫人一同跪拜謝恩。
“顧娘子快将聖旨接過去吧。”
這廂宣旨的禮官才從顧府離開,後腳全城都知道了顧如歌即将與周洵成婚的事。
左丞府後院一片砸打聲此起彼伏。
“娘子娘子——,小心些,會傷到自己的!”
“娘子——”
三五個侍女無一人敢上前攔住發狂的徐晚竹。
“啊——,顧如歌你憑什麼——,不知何時冒出來的卑賤小人——,憑什麼就能當上太子妃——,憑什麼——,啊——”
所有的瓷器碎了一地,徐晚竹仍舊是不解氣。
“賤人——,賤人——,把搶我的還回來——,還回來——”
這一出鬧劇,不知演了多久才會漸漸平息,可顧如歌的日子漸漸繁忙起來了,每日要往宮中跑兩趟,早上天氣涼爽就學習禮儀禮制,下午有些暑氣便在屋中學習皇家史冊,順便被各個聞訊趕來的宗親們圍觀問候,一日堪比一日疲憊。
出宮的小轎輕輕晃着,顧如歌睡意沉沉,眼皮漸漸合上。
“殿下?奴婢見過太子殿下。”
秋稚這幾天也跟着顧如歌學禮儀,整個人如同丢了三魂七魄一般麻木,周洵走進了都才發現。
“免禮,如歌她怎麼樣了?”
還沒等秋稚回答,轎辇内的顧如歌迷迷糊糊的伸出手撥開竹簾,探了半張臉出來。
“怎麼了?怎麼停了?”
“娘子,太子殿下來了。”
顧如歌瞬間精神了,正要放下簾子出來,便被周洵制止了。
“别出來了,我就是來同你說幾句話。”
“也真是難為殿下忙中偷閑了。”
“也沒有,今日沒有這麼多事務要處理,我閑着無事便出來走走,正好遇到你出來,很累吧,學得如何?”
文昌聽到這話簡直快要氣炸了,什麼事不多,天知道是誰今天一刻也不曾停息的伏案,就連午膳都是草草了事,掐準了時候就站在東宮門外等候,遠遠的看見人了,便迫不及待地大步流星走來,真真是一點都不忙。
“還行,多謝殿下關心。”
“對了,今日你回去有一份驚喜等着你。”
“驚喜?莫不是又是上次那些首飾吧,殿下哪有人這樣送東西的,我家府上本來就沒有多少婢女,一人也就一個腦袋、脖子和兩隻手。”
“放心不是那個,你快回去吧,好好休息幾天,母後那裡我替你告假。”
顧如歌也隻當那個驚喜是周洵頭腦一熱準備的其他小玩意,沒當作一回事。
“那殿下也快回去吧,别遲了用晚膳的時間。”
擡轎的宮人已經走遠,周洵仍舊站在原地。
“噗——,娘子,太子殿下真是少年人心性,此刻還在原地望着,竟還準備了禮物等着你回去。”
“少打趣我了,晚膳少你一隻雞腿。”
“我錯了,不敢了。”
二人還不知,等在家中的驚喜正是快馬從劍南趕回來的顧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