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醒來的時候,周圍一片靜悄悄。
童璃怔愣了兩秒鐘,才反應過來,她從一旁的床頭櫃上摸過手機,一看,時間顯示正是半夜三點。
也就是說,從她入睡到醒,正正好好四個小時。
以往這個時間,正是她睡的極香的時候,偶爾因為起夜醒來,也一定困意十足,但現在,她精神卻非常好。
大腦非常清醒,人也很精神,用神清氣爽四個字形容再合适不過了,不像是隻睡了四個小時,反而像睡足了八小時高質量睡眠一般。
系統的黑科技,果然非同一般。
童璃感歎了一回,又伸了個懶腰,這才起身下床,先去衛生間一番洗漱,童璃這才下樓,去了一樓廚房。
昨天的貨全賣光了,今天要全部重新準備。
要是以往起床的時間,就隻夠準備一到兩樣包點的,但現在,童璃多了近三個小時,可以多做很多東西。
先将今天的菜單理出來。
包子依舊是主打,再輔以糕餅和粥品。
早餐餐單:小籠包、叉燒包、鮮肉餅、小米粥、黑米粥。
午餐餐單:小籠包、生煎包、叉燒包、三丁包、軍屯鍋盔,椰汁千層糕、小米粥和黑米粥。
晚餐餐單:小籠包、生煎包、叉燒包、三丁包、軍屯鍋盔、椰汁千層糕、小米粥和黑米粥。
另外全天提供桂花米糕和綠豆糕。
看起來多,但其實午市和晚市的菜單是一樣的,準備起來并不算複雜,其他東西都是做慣了的,也就隻有軍屯鍋盔,是新品種。
軍屯鍋盔,是一種來自四川軍屯的美食。
鍋盔,最早的名字叫鍋餅,是一種源于陝西關中地區的食品,相傳最早是由秦時的蒙恬将軍發明的,為了解決軍士們征戰時的吃飯問題,蒙恬将軍命令廚師,用面粉、水和食鹽制作出一種幹餅,因其材料簡單制作方便且能多日不腐,很快就在軍中流傳開來,隻是這鍋餅雖能果腹,但味道卻極為一般,直到流傳到四川地區,喜使美食的當地人對鍋餅進行了加工和升華,漸漸的,鍋餅變成了鍋盔,也成了如今的味道。
而軍屯鍋盔,則是成都彭州軍屯鎮的著名小吃,以香、酥、脆、細嫩化渣的特點名揚川西,童璃曾去成都出差過,無意中吃到過一次,當即驚為天人,而今,她準備複刻這道有名的小吃。
系統下單,得到準備好的面團(軍屯鍋盔的面團被成為鬥面),然後便是混在鍋盔裡的肉餡了,這一步倒也不算麻煩,将精肉、豬闆油、鹽、雞精、花椒粉和香料按次序和手法混合好即可。
接下來,童璃開始包餅杯,雖然是第一次做,但已經處于餅系精通狀态的她,這點活對她來說再簡單不過。
熟練的從大塊面團上揪出一小團,童璃将其放到案闆上,用擀面杖均勻擀平,擀到面皮厚差不多一點五厘米,長約三十厘米的樣子,就差不多了,她拿過一旁調制好肉餡,左手一灑,一團肉餡便落在了面皮上。
童璃手腳很麻利,短短兩三秒,那團肉餡已經被她均勻的塗抹在面皮上了,童璃右手一翻,也不知怎麼弄的,那抹了肉餡的面皮,不知什麼時候竟然變成了長筒狀,童璃熟練的将其兩端沾上生芝麻,再一搓一揉,将面團又擀成了餅狀。
到這個模樣,就差不多了,接下來是入鍋烹制了。
值得特别注意到,是整個擀制過程中,要加入少量植物油,不然,就會造成面團粘連的慘劇。
童璃接連又做了二十七八個餅胚,這才罷手。
系統有專門為做鍋盔設置的炊具,是一個大大的平底鍋的模樣,童璃下單了一個,清洗幹淨後,往裡倒入适當菜籽油,開始煎炸餅胚。
鍋盔好不好吃,除了配方外,煎制的手法也很重要,火力太小餅達不到焦透酥脆的水平,火力太大,容易将餅烤焦。
幸好有系統黑科技加持,這點小問題完全不用童璃擔心,她隻需要将餅胚逐一放進平底鍋,在定時器響了後,去翻面就行了。
滴滴滴。
計時器響了。
童璃左手端了一個大盤子,右手用一個長長的不鏽鋼食物夾,快速将鍋盔一一夾出來。
不得不說,這剛出鍋的鍋盔,看起來就是好吃,外表焦黃,一看就知道必然是入口即脆,但更誘人的還是那香味,一股股的,隻往鼻孔裡鑽。
童璃放下盤子,毫不猶豫的拿起一個,就開始嘗味。
自家的生意,出品當然自己要頭一個品嘗,不然怎麼知道到底好不好吃,适不适合賣給客人呢。
童璃理直氣壯的想着。
而系統出品的鍋盔,味道當然是極好的,一口咬下去,焦香四溢,那鮮美的肉汁混合着酥脆的表皮,讓人簡直吃了一口還想一口,而那表面灑下的芝麻,雖然極小,但作用卻不容小觑,此刻完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整個鍋盔的味道更上了一層樓。
鍋盔其實不小,每個都有童璃一整個巴掌大小,然後,童璃硬是連吃了兩個,才停下嘴來。
這東西銷路一準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