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四筐,現在就剩一筐多青棗,眠春水把錢放秋燕手裡,讓她拿好。
“你們在這喊一會吧,我想去街上逛逛。”
秋燕面露猶豫:“街上人這麼多,帶上四弟一起吧。我和蘭心在這裡等你們。”
春水想了一下,确實是這個理,點頭同意。
她走了幾步,又折回來,把一個還剩二十來個青棗的筐子拿走,朝橋上走去,回頭叫眠知非:“四哥快跟上。”
眠知非趕緊上前,把她懷裡的籮筐搶過去,道:“我來拿,這麼重的東西怎麼能給小妹拿。”
春水笑了笑,随他去了。
走到橋上第一個小攤,賣馄饨面食的。攤主是個頭發花白佝偻着腰的大爺,見到二人,立即笑呵呵地問:“二位吃什麼?”
春水搖搖頭,轉身從籮筐裡拿出五六個青棗,遞給大爺。
“伯伯,這是我們自己摘的青棗,出門前已經洗過了,可以直接吃。我們幾個孩子剛來這邊擺,什麼也不知道,希望沒冒犯到您。”
“哎呀,什麼話呢,”大爺放下湯勺,雙手接過青棗,爽朗道,“哪有什麼冒犯不冒犯的,大家都不容易。你們這幾個孩子真了不起,小小年紀就會出來擺攤了,來,伯伯送碗馄饨給你們。”
大爺欲拿瓷碗裝馄饨,春水急忙制止:“伯伯别客氣,幾個青棗罷了不值錢,祝您生意興隆,我們走啦~”
說着,她拉着憨頭憨腦一臉茫然的眠知非撒腿就跑,馄饨大爺走出攤子追了兩步,瞧她倆是真不想吃,這才作罷。
接着來到橋上第二家,一樣的做法,把青棗送出去了,說幾句讓人多多照拂的話。
第三家、第四家亦是如此。
把青棗全部送完,背上籮筐,帶着眠知非閑逛。
眠知非低頭琢磨小妹的做法,沒想明白,便開口問:“小妹,你為什麼要給他們送青棗啊?”
“那幾家攤子應該在橋上擺很久了,算是固定攤位了,咱們新來這邊賣果子多少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意。送青棗是為了不讓他們心裡記恨,也為了以後有什麼事他們能照拂一二,即便不樂意照拂,也不會主動生事端……你想,如果平白得了别人的好處,是不是心裡會不好意思,對這人的印象好一點?”
眠知非認真思考一下,無比認同地點頭。
笑道:“小妹你真機靈!”
“四哥,帶我去菜市看看。”春水道。
眠知非沒多問,走在她前面帶路,還不忘拉她的手怕她走丢了。
今日是街日,人潮擁擠,春水仰頭觀察四周人群的穿着。這個朝代好像在曆史上并不存在,人們的穿着卻集齊了華夏漢民族各朝各代的特色,樣式繁多,簡直目不暇接了。
嗯……服飾道路打叉。
街道兩邊的商鋪類型也很多,飯館、五金、家具、首飾……此鎮相當繁華。
走着走着就來到菜市了,菜市這邊更加熱鬧,門口就有許多擺地攤的菜販,市場外圍擺滿了小吃攤,什麼糖葫蘆糖人、麥芽糖、煎餅都有。
有一支穿着衙服的隊伍走過來,人人腰上掐着一把刀,氣場冷冽嚴肅。
春水的心提了一下,目光落在外圍的小攤上,隻見攤主們并不着急,也沒有害怕,該賣啥賣啥,很悠閑。
衙人隊靠近了,接下來的動作卻和預想的不一樣,他們隻是提醒一個賣小玩具攤主往裡挪,擋道了。
對地攤經濟管得這麼松的嗎!?
她忽然感覺渾身輕松了,既然不嚴,那她以後走擺攤這條路會方便一些,至少不用時刻提心吊膽地盯着官差趕人。
擡腳走進菜市,極速激烈的剁肉聲在拉扯講價聲中尤為明顯,空氣裡彌漫着燒鴨燒雞的香味。
春水和知非不約而同地咽咽口水,好香好饞……
往前走,四下觀察這個朝代都有什麼菜,越看眼裡的光越明亮,番茄辣椒土豆胡蘿蔔這些早就從國外傳進來了,如今正擺在菜攤上供人挑選呢。
拐彎進入調味品攤街,同樣物種豐富,油鹽醬醋、八角小茴香胡椒粉……一應俱全。
接着逛到肉攤魚攤,詢問了一下價格,豬肉十五文一斤,牛肉四十文一斤,羊肉也差不多四十文一斤,魚肉比較便宜十幾文就能買一條。
春水點點頭,感覺還可以,算不得高價。
離開菜市時,腦海裡已經預想了好幾道菜式,幻想着她擺攤賣小吃時銀兩哐哐入口袋場景,嘴角止不住地上揚。
但她忘了很重要的一點——機會越多挑戰越高。
她走進一家飯館,想探查一番這個朝代的菜式發展成什麼樣了。
掃視一遍挂在櫃台上方,一排長長的刻着菜名的木牌後,這盆冷水順勢澆了下來,頓時刺骨的寒涼滲入骨髓,心脈透出的寒氣把她的興奮氣焰撲滅。
她愣在原地,滿眼的不可置信。
小二手撐在櫃台邊,恭敬地向她介紹菜品:“這位姑娘想吃點什麼?是在猶豫嗎,要不要嘗嘗我們店的招牌菜——銅鍋涮肉?隻需四百文就能吃到牛肉豬肉還有魚肉,各類青菜,還附送果茶和招牌點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