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蘊因為熬夜起遲了些,胡青然等不及她磨蹭,就發了消息讓她自己來。
李蘊看着發來的消息,心想她應該還沒看見自己的回應吧,否則也不會态度這麼好了。
從停車場走出酒店大門,李蘊站在路邊,想攔一輛出租車到片場,但等了會兒也沒車來,隻好拿出手機叫車。
“嘿,李編劇。”
旁邊轉過來一輛黑色的保姆車,緩緩停在李蘊面前,車窗降下,露出一張帶着墨鏡的男人的臉,熱情地呼喚正低頭擺弄手機的李蘊。
擡頭看去,李蘊對這張臉看了會兒,才想起他是誰。
“周煦沅,你怎麼在這?”
周煦沅是她上一部劇的男二,為人自來熟地叫人招架不住,和李蘊相性不太合。
但好在性格直,說話不彎彎繞繞,好相處,李蘊也不排斥他。
“那肯定是拍戲啊,你要去片場吧,要不要搭順風車?”
不等李蘊回答,他直接開了車門,表現出無比的歡迎。
有順風車坐當然很好啦!
李蘊象征性推辭兩下,就上了他的車。
一路上,周煦沅不停偷瞄她,等她看過去又移開了視線,裝作什麼都沒發生,李蘊沒耐心理他,頭靠玻璃閉上眼睛假寐。
“蘊姐,你是真頭鐵,趙悅你都敢惹。”周煦沅憋了半天沒憋住,出聲感歎。
“我實話實說,怎麼,她敢做不敢讓人說?”李蘊無所謂地看了他一眼。
周煦沅歎氣,看來她真是不知道資本的力量。
不久後到了片場。
周煦沅把她送到景區門口,等她下了車,又降下玻璃探出身來告别。
“我就在旁邊香江街這拍戲,是個民國片,有祁言的那部,你有空來玩啊!”
周煦沅指了指身後的方向,然後沖她做了個加油的手勢,嬉皮笑臉地說:“蘊姐你加油,我支持你!”
李蘊帶着笑禮貌點頭,等車離開,就放下嘴角,轉身往裡走。
-
“好好好,你就是這麼好好回應的啊?”胡青然坐在休息室的沙發上,指着手機上的文字,對旁邊一心泡茶的李蘊高聲喊道。
“金銀花,”李蘊把杯子口往她這邊傾斜,讓她瞧見裡面的内容物,“喝點嗎,下火的。”
“哎呦,我真是,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胡青然用指節鑿了鑿太陽穴,整個人都陷入了混亂。
誰懂她一大早起床,就看見#李蘊回應#的話題上熱搜第一的感受。
不僅如此,點進去看,内容更是讓她兩眼一黑。
什麼“趙悅要求加不符合人物關系的戲”,還有“忽視我多次勸說邏輯不能自洽”,該說不該說的都講了。
要不是重點不對,她甚至要把人家帶資進組的事也抖出來。
“姐姐,你是不是寫探案劇上瘾了,咱不是警察,不用還原事情真相,委婉,說話稍微迂回一點,行嗎?”
“知不知道趙悅粉絲瘋了一樣在你微博下面開噴,你不要命啦?”
李蘊瞥了她一眼,繼續淡定地往杯子裡加水,那表情似乎在說:你在大驚小怪什麼。
倒好水,李蘊端着杯子到沙發邊坐下。
“着什麼急,當時我就講過,有問題他們自己承擔,他們執意修改劇本,跟我有什麼關系,擔着編劇名頭的是我,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我都還沒喊冤呢。”
一如既往的李蘊作風。
胡青然歎了口氣,她不是個難說話的人,但在劇本的事情上,卻固執地無法溝通。
到了午間,事情發酵得更大了。
趙悅發了回應,吧啦吧啦說自己第一次拍戲難免用力過猛,但也是出于好心,覺得這角色是有更多可能性的,好一頓賣慘,最後把問題又推回李蘊這。
是啊,劇情寫得好不好,肯定是找編劇嘛,觀衆怎麼知道當時拍攝什麼情況呢。
不同于李蘊寫論文一般的嚴肅和生硬,她的回應用詞之委婉,堪稱典範。
胡青然白了李蘊一眼,說道:“看看看看,好好學學!”
李蘊無所謂地哼了一聲:“好茶,網友看不出來她的茶言茶語嗎?”
“能不能拜托你學學這種茶言茶語啊?”胡青然激動得手抖,屏幕裡的字也晃得看不清。
“學不了,這輩子都學不了一點,怎麼辦呢?”
李蘊遺憾地說,同時湊過去輕輕撞了她肩膀一下,頗有種能“能奈我何”的味道,惹得胡青然氣急,猛一下把她撞回去。
不得不說,趙悅示弱的方法是明智的。
對比下來,李蘊倒變成了占着編劇身份,不僅不對劇本負責,還态度強硬,死不悔改,甩鍋禍害無辜演員的壞女人。
這直接讓打工人共情了,代入在老闆面前,被無能上級甩鍋的場景,頓時義憤填膺。
可又不能直說趙悅帶資進組,不然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隻能暫時沉默。
網上開始出現罵聲,大批網友湧入李蘊的微博,把她的帖子翻了個底朝天。
胡青然叫她趕緊把微博改成半年可見。
李蘊唔了一聲,說:“有什麼,讓他們看呗,而且,我把微博卸了。”
她昨晚發出去這條回應,就知道絕對會鬧上熱搜,引來關注,所以馬上就把微博卸載了。
胡青然無語凝噎,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到了晚間,輿論的風向已經完全一邊倒了。
這件事從劇情有争議,變成了李蘊和趙悅的二人對線。
當然,活躍的隻有趙悅一個人,對于她微博下同情她的,肯定她努力的評論都做了回應。
偶爾有聲音幫李蘊說話,也馬上淹沒在網友的罵聲中。
緊接着,上升到了網絡事件常見的第三個階段,人身攻擊。
“我早就覺得李蘊奇怪了,你們沒發現她隻寫懸疑嗎?”
“其實我覺得這種人挺變态的,說好聽點是天才編劇,說不好聽不就是潛在的殺人犯嗎?”
“而且你們看她寫的那些劇情,正常人十個腦子也想不出來啊!”
胡青然看着微博上的網友發言,一句句把他們的評論念了出來,聲音很大,不排除有故意念給旁邊人聽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