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不逝愛河[娛樂圈] > 第59章 第 59 章

第59章 第 5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 59

冬季的京市總是籠罩在小雪大雪鵝毛雪裡。

一成不變的雪景,早晚高峰堵車堵得死死的街景,清一色黑白灰羽絨服,帶着帽子耳罩口罩的行人,很容易就模糊了人對時間的感知,總覺得沒過幾天,又到了周末。

李蘊給書桌上的台曆翻頁時,才意識到已經是12月8日了。

雖然集中精力創作了一段時間,但那個愛情劇本還是沒來得及寫完,不過大緻思路已經在腦子裡了。

《來自昨天的明天》開始了後期制作,隔上一兩天,她就得去做後期的工作室報道,訂正台詞或者是修改過的劇本。

工作室離她家不算太遠,又沒什麼早八早九的打卡要求,她就按照自己的日常作息,起床洗漱穿衣服,在小區外買個煎餅果子或者包子一類的,坐地鐵慢慢搖過去。

收工也早,晚高峰開始的時間,她已經坐在家裡思考晚上吃什麼了。

她把微博重新下載了回來,上去熟練地登号,清除過期的垃圾私信,吃了會兒熱搜的瓜,就開始做新劇宣傳工作的準備——活躍賬号。

趙悅的事情後,她卸載了微博,到現在大概四個月都沒登陸過,最後一條微博還停留在當時那篇小作文上。

長時間沒動靜,粉絲都跑了不少,本就不多的粉絲量現在看着更可憐了。

回歸微博的第一條動态,還是得謹慎一些,寫點文字,總能被人挑出刺來。

于是拖來拖去,直到新劇的另一位編劇都準備接受訪談了,她還是沒能邁出那一步。

制片方來催了兩次,知道她的擔憂後給她出主意,發點美食的圖片,總能和網友更快拉近關系。

李蘊沒立即采納,想了兩天後,發了張高空俯瞰的雪景照片,是她在後期的工作室窗前拍的,總算引來粉絲和她互動。

雖然說不好聽話的也有,但她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耗在網絡上,眼不見心不煩,自然懶得管。

工作有序進行着,生活上也處于相對有序的狀态。

那天的電話,祁言問得她啞口無言,隻能說再去想想。

之後祁言的消息,李蘊不再已讀不回,說起有意思有争議的,她會搭幾句話。

也算把她從給他們關系下定義的壓力裡釋放出來,某天洗過澡整理衣櫃,才發現這段時間,她把衣服挂得亂七八雜。

經營衣櫃就是經營生活,陳舊的衣服要換,時興的配飾要買,挂衣服必須按色系或事按季節,打底衫必須疊整齊放在抽屜裡。

像是全都忘了一樣,她一件都沒遵循。

……怎麼搞的。

李蘊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耐心地把衣櫃整理回原來的樣子。

-

在微博和朋友圈連續出現同角度雪景照,但時段不同時,祁言發來了消息,詢問她後期工作室是不是在電影學院旁。

電影學院?

李蘊坐在沙發上,勾頭看了眼窗外,才反應過來,原來這片寬闊的田徑場,屬于祁言的母校京市電影學院。

好的藝術類大學,大多都在京市,李蘊的學校也在京市,不過不是電影學院,而是傳媒與藝術大學,更靠近她爸媽的房子。

四年大學,她好像,不,是真的從沒來過電影學院,畢業後也就跟這家工作室合作,才來過兩次,直到現在,才意識到樓下就是電影學院。

李蘊:嗯,怎麼了?

祁言:沒事,我還以為你來這兒,是想參觀我們學校。

學校有什麼好參觀的,教學樓食堂操場宿舍,不就是這些麼,況且電影學院已經有些舊了,就算是看校園風景,也輪不到這。

她心裡這麼想,回的卻是:你們學校有什麼好玩的,推薦一下。

祁言:今天去?

李蘊:哪天心情好了說不定會去。

祁言:好。

沉寂了許久,就在她認為這段對話到此為止,準備退出時,祁言發了三張圖片過來,點進去看,是他用手機備忘錄結合圖片做的簡短參觀推薦。

他每年都會回學校看看,大部分挑在學期期末,人已經走了大半的時候。

他說學校二食堂有個賣掉渣餅和烤冷面的窗口,味道很好經常要排很久的隊,他每年來都會吃,校園博物館可以參觀一下,外面有文創店,裡面的東西大多是本校學生設計的,值得看看,他住在6号宿舍樓,樓前有排林蔭道,最近去樹葉上積雪會很漂亮……

其實說起來,也沒什麼很稀奇的東西,誰家學校沒有個生意特别好的檔口,沒有漂亮的,可以給學生開小會,給情侶約會的小樹林呢?

但三天後,李蘊因為忘記工作室設備升級休息一天,而跑空站在樓下吹冷風時,電影學院田徑場上,上體育課的聲音被風送到她耳邊。

難得沒有霧霾,又是晴天,無雲的藍天藍得沁人心脾,推着自行車,不緊不慢走在人行道上的大姐,一舉一動都透露出在過退休生活的悠閑。

大清早時間非常充裕,所以要不要去嘗嘗那個香到排大長隊的掉渣餅?

-

拿到掉渣餅和烤冷面的時候,正處于早上第二節課的上課時間,還有些第一節下課的學生在等自己的餅。

李蘊戴着口罩,默默排在他們後面——倒不是覺得自己知名到,會有粉絲圍上來引起騷亂,但這畢竟是電影學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拿着熱騰騰的食物離開第二食堂,找了個背風有太陽的地方,在長椅上坐着,靜靜享用自己的早午餐。

掉渣餅或許加了什麼特别的調料,面餅軟硬适中,确實比外面買的好吃,烤冷面做法有些許不同,裝盒前澆了勺醬汁,吃着像加辣炒年糕換辣條,有淡淡的甜味,能接受。

她拍照發給祁言,在收拾好食物垃圾丢棄後,收到了他的回複。

祁言:我們學校。

甚至不需要找她确認,他很笃定地說。

接着他問李蘊,需不需要讓他的朋友帶她參觀,他有同學在本校讀了碩士,現在留校做輔導員。

李蘊婉拒了,她想自己走走,忽然回到校園環境裡,讓她想起了自己大學的一些時光。

電影學院很大,越往裡走就是一個一個的攝影棚綜合樓,還有錯落分散的學生公寓。

感覺雙手雙腳都涼下來,她在圖書館坐了會兒,才繼續參觀。

她去了祁言推薦的林蔭道,和祁言拍的照片一樣漂亮,不過她從照片裡多看了一個季節,知道夏日這裡的樹木是何種蒼翠。

他的宿舍樓就在旁邊,田字型方正的樓,陽台上挂着五顔六色的衣物。

李蘊倒是有些好奇,祁言原來住在哪,剛巧擡頭和一個沒穿上衣,出來晾衣服的男生對上眼,隻好轉頭去校園博物館。

博物館的陳列就是把電影的發展史搬了進來,各種放映機攝影機的模型,她興趣不高,随便看看就出來去了文創店。

文創店賣電影學院的紀念包袋、筆、筆記本等等,作為藝考生夢想中的藝術殿堂,總會有很多人到這裡打卡買東西。

李蘊在一個貨架上看見了祁言。

這裡買的是校服版的衛衣,就是純色衛衣上印了電影學院的标志,老闆在這挂了好幾個本校學生、現在是知名演員的照片,當作宣傳。

她湊近看了看,雖說現在的祁言看着也像剛畢業的學生,但在心裡回想他的模樣,再和眼前這張七八年前的照片對比,年輕确實是年輕。

李蘊盯着照片看時,過來了兩個女生,看上去是9月剛入學的大一學生,渾身散發着青春的氣息。

無意的,她們擠開了李蘊,從貨架上拿了四件黑色衛衣,“怎麼就剩這些了,黑色真搶手。”

另一個女生應和,“這還一人限購兩件呢,不然我們這會兒來,什麼都不剩了。”

“都是搞代購的嘛,”兩人那好東西轉身,“四件給我朋友送一件,另外的小黃魚出了?”

“好。”

兩個女生離開了,李蘊看了眼貼在櫃子上的照片,又瞟了眼衛衣上印的字樣,實在沒法給自己找到一個賣它的理由。

——她不是本校學生,也不打算追星,也沒有朋友可送。

十分鐘後,她提着一個牛皮紙袋離開了文創店,路過一個垃圾桶,做賊一樣把裡面的黑色衛衣放進背包裡,把手提袋扔了,渾身不對勁的感覺才算消失。

離開前,她去了趟校友館,就在西門旁邊,和出校門一條路。

在裡面毫不意外看到了祁言的照片,穿着學士服的畢業照。

簡單介紹了他的成就之後,下面圖文并茂地展示了他在學校裡的生活。

排練話劇的照片,參加社團活動的照片,他在植樹節和舍友一起種的小樹苗,參加晚會穿着表演服的照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