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魂殿不會留下廢物,你要記住,無用的心軟隻會殺死自己,薄情和健忘才是生存利器。”
“你别怪我們心狠,這片大陸從古至今奉行的是弱肉強食的規則,你是武魂殿的人,手上注定沾滿鮮血,魂獸的、魂師的、普通人的,都會有。”
她走到今日一切都隻為變強,為此,她可以以身犯險背水一戰,也可以陰謀陽謀明争暗鬥,但她從沒想過要剝奪他人活下去的權利。
她知道活下去有多麼艱難,所以也最懂生命的可貴。
可如今卻要靠創造殺業使自己被人看見,被人重視,她是不是背叛了自己?
這個問題,靜女常常想,可想着想着就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
靜女的心智比一般的同齡人成熟,在進武魂殿之前,對世界的看法和自我的意識已經初步形成,所以那種“隻為一點可能的利益就将他人視為蝼蟻”的觀念對她來說非常矛盾。
她擔心自己修煉走火入魔,就從武魂殿的藏藉古書中修習了前人的心法,将心決融于樂曲,一方面提升自己的靈覺悟力,另一方面靜遊太虛。
靜女學樂天賦不似修煉武魂,磨了一年才選出了最合适她的樂器。
一開始樂學老師并不理解她會敲定了這樣的一種樂器來修身養性,因為這與她的本意截然相反。
像是同她一樣選修了樂術的邪月,挑中的樂器就非常契合他本身的氣質性格,小提琴優雅高貴,演奏起來有一種豔麗的血腥暴力美。
直到在一次戰後慰問會上,終于聽到了靜女完整的演奏,大家才知道所謂聰慧之人,在什麼地方什麼領域都是瑰寶。
本來“埙”這種樂器因為不似蕭琴那般悅耳清越,也不比鐘鼓渾厚響亮,故少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