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番外!!
維拉·奧菲恩傳1
自從二十年前的第三次魔法大戰和十五年前的大政變之後,塵埃落定,看起來一切已經走回了正軌。聯盟政府治理下,無論是重新劃分禁魔區,還是組織“返鄉運動”、建設全新魔法交通網,設想中安居樂業、欣欣向榮的新世界似乎成了現實。
哪怕是原本在保密法時代生長的人們,也逐漸遺忘了巫師與非巫師之間泾渭分明的往事。更不用說近些年的年輕人了,他們無法想象巫師與非巫師分隔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如果是那樣的話,人們該怎麼生活?
溫暖的陽光下,勒溫公園孤兒院的孩子們正在草地上玩耍。勒溫公園孤兒院是英國漢普郡勒溫公園社區的公立兒童福利院,多年前的動亂造就了一批孤兒,但他們如今被照顧得很好。這所孤兒院收容健全孤兒(該地區的殘疾孤兒統一由西城孤兒院安置),對這些孤兒進行收養、教育。
勒溫公園孤兒院是一座三層樓獨棟建築,現有34名孤兒,男孩15名,女孩19名。有院長一名(艾米麗·迪瓦爾女士),保姆六名(社區工作人員),護士五名(來自社區醫院),另有啟蒙老師五名(社區學校教師)。就像是海報上寫的,“勒溫公園社區——關注兒童成長”,孤兒院征集了社區内十位獨居、寡居的适齡無業婦女在勒溫公園孤兒院擔任兼職母親一職,每人照顧3~4名兒童。
孤兒院内的兒童會在孤兒院接受學前教育,到了7歲就會進入社區學校學習一般課程,如英語、數學、體育等等。按照常規,在他們11歲時,會由社區學校組織,統一接受魔法檢測,如有兒童檢測出魔法,則需要在社區的魔法教師的指導下接受每周一到兩次的魔法啟蒙課程。畢竟魔法不易于掌控,魔法啟蒙課程可以确保巫師最基本的控制魔法,不傷害别人或是自己。課程和測試并不難,少則一年,多則三年,這些兒童就能學會控制自己體内的魔法了。
而我們的主角,維拉·奧菲恩,此時也正坐在草地上,沐浴着陽光。
她的父母都是巫師,按照幾十年前的過時觀念,她是“純血”——如今幾乎沒有人再會提這個概念了。在返鄉運動中,禁魔區尚未完善,大量巫師來往于不同大陸和國家之間,進行運輸物資、保護船隊、加固結界等工作,這項工作很能賺錢,但也風險重重,一旦魔法出了纰漏,很有可能造成傷亡。後來有研究者指出,大西洋的航道上有一片海域,魔法在那裡失靈,煉金物品也會磁場混亂,是自然形成的禁魔區。傳說海怪在那裡肆虐,一旦船隻偏航,靠近那片海域,很有可能就會全體葬身魚腹。
數年前,維拉的父母在護送船隻的過程中不慎偏航,船隻便在神秘海域失蹤。這對夫婦并不是格外傑出的巫師,按照現在的标準隻是“普通巫師”,留下的财産不多,亦沒有房産。夫婦倆原本在出行前拜托了鄰居照看維拉幾天,但二人許久不回,鄰居擔心之下,多方打聽,才得知二人失蹤,詢問了社區幫助,社區于是将維拉安置到孤兒院,更便于她得到照顧。
維拉于是在孤兒院慢慢長大,進入社區學校學習,随着時間推移,她展現出了一些魔法天賦:她能讓桌椅自行移動,能讓風吹起地上的落葉。很快這樣的天賦得到了證實,在魔法檢測中,她是班級裡唯一一個能夠讓水晶球發光的人。
維拉雖然性格很友好,但她并沒有太多朋友,究其原因,她的個人習慣占了很大一部分:她時常一個人發呆,以至于經常錯過别人說的話,這讓很多人拿她沒辦法。魔法檢測之後,每星期五下午她都要和學校裡另外六個學生一起去活動室,接受社區的魔法老師蒙哥馬利先生的指導。蒙哥馬利先生在取得了普通巫師等級後沒有選擇繼續魔法教育,而是在普通大學取得學位,成為了社區工作者,負責該社區的兒童巫師啟蒙教育。
維拉此時此刻坐在草地上,等着的人就是蒙哥馬利先生了。她盼着蒙哥馬利先生今天能來,又擔憂他真的來了會造成怎麼樣的結果。她已經發呆了半個小時,腦子裡回想着前幾天的考試,她覺得自己考得不錯……
隔着很遠,她終于看到了蒙哥馬利先生的身影:光頭,絡腮胡,方框眼睛,一眼就認出來了。蒙哥馬利先生隔着很遠對她揮手,很快他走到了栅欄旁邊,維拉站起來,拍掉身上的草屑,“您好,蒙哥馬利先生!”
“你考得很好,維拉。”蒙哥馬利先生笑道,他手上拿着個文件夾,“我們得去和院長女士說一聲!走吧!”
維拉心中十分雀躍,臉上有一個小小的微笑。她帶路,和蒙哥馬利先生到了院長辦公室。迪瓦爾女士和蒙哥馬利先生握了手,蒙哥馬利先生随後展開那份文件夾,宣布說:“維拉通過了基礎魔法考試,按照聯盟政府的标準,她具備控制自身魔法的能力。”他看向維拉,“恭喜你。”
“恭喜你,維拉。”迪瓦爾女士也對維拉露出微笑。維拉從蒙哥馬利先生手上接過證書,反複看了幾遍,鄭重地捧在手裡。
“那麼,維拉,你要考慮的接下來的一件事就是,你是想要留在社區學校,還是申請魔法學校。”蒙哥馬利先生說,“你的成績很好,留下來也是很好的選擇。但是根據我的個人經驗來說,去魔法學校學習,拿到普通巫師的等級,對找工作很有幫助。但是,當然啦,拿到普通巫師等級也并不是那麼簡單。你要好好考慮。”
維拉已經做好了打算,她立刻就說:“我想去魔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