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已經幹了七八天了,蘇宇也摸清楚了這邊的一些事情。
這次來負責整修堤壩的欽差是工部左侍郎,姓劉。一同來的有他的兩個徒弟,其中有一個是劉大人的獨子。
劉大人的大徒弟也姓蘇,如今才二十歲,已經是舉人了,正是這位蘇舉人負責賬務方面的事情。不過平常都是賬房管事去他那裡彙報,他很少親自過來檢查。
這次提拔損毀雖然并未釀成大錯,但是由于前兩年剛剛整修過一次堤壩,如今還沒過多長時間又出事,京城頗有一番震動。連帶着新上任的知府都寫了請罪折子。
所以現在整修堤壩這方面,堪稱是劉大人的一言堂。知府都不敢有二話的。
見蘇舉人進門,賬房管事急忙放下手頭的工作,面上堆起笑意迎上前去:“蘇公子,今兒怎麼有空過來了?蘇公子若是有什麼吩咐,盡管使喚我們就是!”
蘇舉人面帶溫和的笑意,聲音也是和善可親的說道:“不必多禮,今日我得閑,想起許久沒來看看了,便順便過來看看你們。你們繼續做事吧,不用管我。”
管事說了幾句奉承話,見蘇舉人确實隻是過來看看,便順着蘇舉人的意思去幹自己的事情去了。留下蘇舉人溜溜達達的在帳篷中到處閑逛。
作為這麼多大人中的一個明顯的小孩子,蘇宇還是很顯眼的,并且蘇宇一看就是認真做事的,并不是濫竽充數的那種人。
蘇舉人饒有興趣的停步在蘇宇身邊。現在蘇宇已經和趙賬房平分了工作,一個人算數,一個人記賬。
蘇舉人隻見蘇宇一手拿着賬簿,一手撥着算盤,又快又準的計算出一個個結果,而趙賬房在一旁拿着筆記錄的樣子卻有幾分偷懶的嫌疑。
見蘇舉人過來,趙賬房也不大在意,他已經快四十歲了,至今仍然隻是一個小小的縣衙主簿,身上隻有一個秀才的功名,以後隻怕是也就是這樣了。
他并不求蘇舉人能提拔他,也就對蘇舉人并不多巴結。一邊繼續根據蘇宇報出的結果填寫賬簿,趙賬房心裡一邊想着家裡的事情。
蘇舉人腳步停住,在桌子旁聽了一會兒,開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