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燒水壺般的哭聲令在場的人都愣在原地,魏思林更是,他拿着湯勺的手直接僵直在半空,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衆人聞着聲趕過去時,隻見幾個孩子圍成了一圈,幾個嬷嬷站在一旁手足無措。她們見到淩琰一行人,宛如看到救星,朝着他們的方向跑來。
隻見名叫劉伍的孩子被圍在人群之中,那尖細的哭聲正是從他口中發出。
嬷嬷一臉為難,道:“這孩子早上帶來午飯......”
話還沒說完,“小燒水壺”又趴在桌上哭起來。
其餘幾名孩子圍在他的身旁一個接一個的上前安慰,他們的懷中都抱着自己的午飯。
“小伍,這是我娘給我做的烤洋芋,分你一個吧。”
“小伍,這是......”
孩子們擠在他的身邊,很快他面前的餐食堆成了一座小山。
可是那孩子依舊維持原來的姿勢,似乎對于小夥伴們的熱心并沒有什麼反應。
明子君讓嬷嬷将孩子們帶去後院休息。
學堂清淨了不少,劉伍的哭聲也逐漸平息了下去。
淩琰走到他的身邊,蹲下來與他平視。
“怎麼了,小伍?”
一旁的嬷嬷開口:“他早些時候就把自己晌午要吃的吃了,結果到了用膳的時間自己沒得吃,就趴着兒嚎起來了。”
“因為...因為我餓......”一直沒開口的孩子終于哽咽地說出一句話來。
“我帶你用膳好嗎?咱們不哭了。”
說罷,淩琰和明子君将他帶到自己的偏方,吩咐小廚房将飯菜熱熱重新端上桌。
明子君坐在他的右邊,魏思林坐在他的左邊,倆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和他聊天,試圖減輕些他的緊張感。
小家夥被夾在中間默默吃菜,他似乎胃口一般,隻是吃了幾口面前的清炒青江菜之後就放下筷子,小聲道:“我吃飽了。”
“再吃點兒吧。”
劉伍搖搖頭,從座墊上站起來,規矩地行了一個禮,跟着嬷嬷前往前院。
他身上穿着的正是早上荀奕讓侍從采買的衣物,尺寸略大了些,袖口處空空蕩蕩。
淩琰走到他的身邊,蹲下幫其掖好以防冷風鑽入。
魏思林感歎:“真是個奇怪的孩子。”
下午的課結束後,淩琰一行人照常目送孩子們跟着爹娘或者仆從離開。
荀奕先行回府處理一天積壓的公務,明子君和魏思林一同回去,順便采買明日學堂上要用的物品。
淩琰站在原地伸了個懶腰,邊哼着小曲兒邊慢悠悠走回學堂。
空蕩蕩的室内,劉伍一個人慢吞吞地整理自己的東西,統共也沒幾樣。
他的動作仿佛放慢了數倍,仿佛在有益拖延什麼。
淩琰走到他的身邊詢問:“其它小朋友都高高興興回家了,你為何還不回去?”
他默不作聲,繼續慢慢收拾自己的東西。
她并未因受到冷落而氣餒,回到自己的位置,慢慢翻閱着今日的課堂觀察報告。
學堂之内一片寂靜,終于,他再也忍不住。
“你為什麼不走?”
“等你啊。”
淩琰“啪”一聲合上筆記,滿臉真誠。
她在幾位老師之中處于一個十分微妙的位置,荀奕不苟言笑的臉令學生們心生畏懼,從不在他的課堂上造次。明子君教學雖然嚴厲,但寬松有度,為人和善,在學生之中的呼聲最高。
淩琰,不怎麼參與教學活動,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學堂的後方一邊觀察他們的課堂情況,一邊記錄。加上長着一張乍一看并不算和善的面容,許多孩子對她既害怕又好奇。
劉伍沉默了,默默拎起自己的包袱向門口走去。
她悄悄跟上,這孩子警惕心一般,淩琰在街邊順手買了三袋點心,拆開其中一袋邊走邊吃。
就這樣倆人一前一後走了近半個時辰,昨天剛剛下過雨,路上泥濘,她隻能提着裙擺小心翼翼地不讓自己踩在泥坑裡。
不知道走了多久,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可是前面劉伍的腳步卻一直沒有停下來過。
他仿佛一頭小牛,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她已經走得雙腳發酸,途中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又走了一會兒,終于看見了勝利的曙光。隻見劉伍拐進了一條小巷之中,推開一座小院的門走了進去。
淩琰一邊揉着腫脹的小腿一邊躲在暗處觀察着,很普通的院落,看不出破敗也看不出繁榮。
裡頭點着兩盞燭火,微黃色的暖光從窗紙映射出來,隐約間看到人影走動。
她重新提好手中的兩袋點心,敲了敲外頭院落的門。
“請問有人在家嗎?”
這樣的家訪她不是沒有做過,但是穿越之後還是第一次。當初在皇宮中時,所謂的家訪不過是被請到哪位娘娘宮中喝茶吃點心,再随意問幾句自家孩子在塾中的情況,此後便是一些有的沒的用來打發時間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