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爵史詩》(CardShark)法外狂徒張三存在于各行各業,他無惡不作卻終究難逃法網。失語少年的“老千之旅”以展示出千技巧為主的互動遊戲裡,玩家将扮演一位身患羊癫瘋的失語少年,在 1743 年的法國南部打着零工。每天除了被客人呼來喝去,被老闆娘冷嘲熱諷外,就隻剩獨自一人的暗淡時光了。随着引領主角走向“不歸路”的聖日耳曼伯爵出現,男主的世界這才出現了不一樣的色彩。為了探尋真相,同時也為了獲取更多的财富,我們好心的伯爵決定招攬主角擔任他的助手。遊戲中随着劇情的不斷推動,伯爵會一點點地向玩家傳授他高超的紙牌技巧,而我們也将使用這些“牌技”推動遊戲劇情的發展,了解王室背後隐藏的“肮髒”往事。遊戲中“技巧”看似花哨,但操作起來卻很簡單在《Card Shark》的世界裡,玩家将跟随聖日耳曼伯爵在不同地點進行冒險。在旅途中玩家每學會一種千術,都會解鎖一個新的小遊戲來模拟真實的使用效果。不過不必擔心自己學不會,遊戲貼心地提供了細緻的教學,保證玩家可以順利出師。不過不要把遊戲裡的“老千”技巧和影視劇的相關聯,這裡既沒有《賭神》裡發哥眼花缭亂的賭技,也沒有《賭聖》裡阿星那看穿紙牌的特異功能,更沒有《賭博默示錄》裡那精彩的心理博弈。在《Card Shark》的世界裡,出千靠的就是穩定的“手上功夫”和對方的警惕程度。在18世紀的法國的故事裡,也有他的身影。這一次他是一個啞巴但卻陰差陽錯之下成為了職業賭徒。踏上賭徒之路每個賭徒的起源故事都大同小異,經常都是從小賭一下賺點小錢一步一步滑入深淵。法國張三也不例外,在備受欺負的酒館打工,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聖日耳曼伯爵的賞識。不過這會兒他還不用親自登場,而是伯爵的幫兇。伯爵想請張三在給對方倒酒的時候偷看對方的牌,給他打打暗号提高勝率。條件也很豐厚,伯爵赢錢分他一半。這時候的操作也不是很難,輕推搖杆倒酒的同時,你要偷偷摸摸的看牌。然後假裝擦桌子,給伯爵報對方手牌的最大花色。順時針轉是紅桃、逆時針轉是黑桃、左右遊移是梅花、上下遊移是方塊,非常好記。牌局的實踐很順利,伯爵占據了上風,可即便沒有錯漏,對面的加布裡爾上校也已經惱羞成怒,拔出槍來直指伯爵出千。一片戲劇化的争執之中,酒館的女老闆中彈身亡。慌亂之中伯爵帶着張三逃跑,對面的上校肯定會颠倒黑白,以此通緝他們。他的背後黑手是手握國家大權的麥格雷戈,他們對伯爵一直都有些恩怨未了,這一槍成了危機到來的導火索。張三跟着來到了伯爵熟知的流浪者聚集地‘卡斯卡羅茨營地’,在這裡替窮人伸張正義的魔術師和伊雷内奧幫助了他們并且還教了張三一些新的把戲。張三在這裡學會了一些怎麼切牌也不會亂的技術,并且精進了自己的手法。他們在一家咖啡館正式開始了劫富濟貧之路,精湛的老千之術讓知名作家伏爾泰都感到佩服。出千手法在這稍微複雜了一些,張三要在收牌的時候就為伯爵安排上好牌。搖杆左右滑動按照坐次把大牌讓給伯爵,然後洗牌的時候熟記搖杆的正确操作依次切牌、挪移,最終就能幫助伯爵赢得勝利。一系列操作下來讓伏爾泰心服口服,并且之後還邀請他們狠狠收割了幾個醉醺醺的紳士一把,美名其曰‘為他的創作提供靈感’。騙術&藝術之後的騙術會變得越發複雜,張三也逐步坐上了牌桌。有時伯爵會給你打掩護,讓你從備一副牌裡偷出一些大牌混在牌堆中。結合此前的切牌手法,讓我方赢得牌局。為了避免被發現,你還要找理由離席,把混進去的大牌再拿出來以免露餡。過程越煩瑣,越考驗操作QTE的精準度和流程熟練度。聽着很簡單,做起來很‘燙手’。加上每次賭局的賭注成倍遞增,對手的警覺度逐步提升,每一步操作都很有如履薄冰、臉紅心跳的感覺。在一次莊園的行動中,二人居然碰上了麥格雷戈派出的歹徒。伯爵在這種關頭,以煉金術、牌局為借口拖起了時間。生死攸關的場面,我都替張三捏一把汗。張三腦子裡都要不斷回顧着騙術技巧:挑出好牌,下滑搖杆無效切牌,向上推搖杆頂替好牌,向右推搖杆挪移好牌做好标記,切牌、發牌,倒酒偷看牌、調包牌。如此反複之中,還是沒能成功挺過去,引起了對手警覺,一槍要了張三的命。法國張三的命可沒有這麼短,在死神面前醒來的他居然還可以依靠‘出老千’蒙騙死神饒他一命,不過每次一死都這麼下去可能真的會葬送張三的命。吸取了之前了經驗,張三成功逃過一劫。但和伯爵的旅程也沒有這麼短暫,原來伯爵被麥格雷戈追殺的背後,也是因為他在調查路易十五的一個秘密,他想要查明懸疑故事的背後真相颠覆這個可悲世界。這一場危險的賭局之後,張三跟着伯爵還去了很多地方。牌局有時出現在典雅莊園、靡亂城堡,有時則是在藝術工坊、小鎮郊外。18世紀的法國充斥着這古典與野□□雜的氣息,悠揚的音樂與緊張的氛圍充斥在旅途中。整個冒險的每一幕都像極了富有曆史感的‘獨幅版畫’手繪,精緻而又獨特。張三雖然是個啞巴,但聽着典雅的音樂、學習優美的文法,在這劫富濟貧的冒險旅途中也不斷提升着自己能力。閱曆增長讓張三可以将更多騙術結合起來。雖然大多數輕快下都是聽從伯爵的指導,給對手提前設好圈套,但有時候也會遇上突發情況需要張三随機應變。在某一次浴場的賭局中,張三和伯爵又遇上了脾氣暴躁加布裡爾上校。從他入席的那一刻,就時刻想要揭發本次天衣無縫的老千手法。即便張三和伯爵的配合毫無破綻,但上校找不到證據也硬是要向身旁的爵士揭發他們。情急之下,張三需要在牌局之外随機應變,在不經意的空隙之中,把一張A以飛牌的方式彈到了上校的座位上成功反污了一手,憤怒的爵士趕走了他們。有的時候可能碰上别的老千,需要結合之前的經驗多加思考才能反敗為勝。這一次賭局似乎是伯爵結下的老梁子上門報複,手法一切順利卻沒法赢下牌局。注意觀察才發現,原來是老千對老千,兩眼圓瞪瞪。張三需要快速反應,轉換對策,最後通過擾亂對手手法的方式赢得了勝利。甚至有時候,不需要保持連赢,輸一把也能穩住局勢。在千術大師的世界裡,隻有不斷精進技藝,時刻保持警惕才能赢得勝利。甚至面對一些危險的局勢,你還需要假抛硬币,甚至拔劍對決才能保住你在大‘千’世界的小命。而法外狂徒張三的傳奇,也才剛剛開啟,一段秘史在此過程中揭開。‘法國張三’的傳奇經曆均為的遊戲内容。手繪一般的畫面、古樸經典的配樂,搭配花樣百出的QTE玩法構成了這段以‘出千’為主線、發生在18世紀法國的懸疑冒險故事。随着玩家一步一步走入陰謀的中央,故事結局也會因為玩家的選擇有着不同的導向。遊戲整體的難度可選,并且還能開啟提示保證體驗。非常建議PC版的玩家使用手柄進行精準的‘出千’操作,Switch的玩家還能實時切換為觸屏操作更為精準。除了少量的Bug和一些戛然而止的劇情處理不到位之外,總體上是一次創意十足、劇本誘人的‘老千養成指南’。真實的牌技像是複古傳統版的《驚天魔盜團》,觀賞性十足。但請注意遊戲内的手法不具備任何實際教學作用,僅供娛樂。卡牌冒險遊戲覺這款教你“出千”的遊戲,實際上可能是一款“戒賭模拟器”。伴着老港片長大的一代人,可能或多或少憧憬過《賭神》裡的周潤發和《賭聖》裡的周星馳。我們都知道屏幕裡的是假的,但看着牌桌上一張卡牌定生死的刺激和牌桌下運籌帷幄的千術,手心的汗和懸着的心卻都是真的。誰也不想淪為現實中的賭怪,這讓千術這顆禁果顯得愈發神秘。不過在前兩天剛發售的裡,好奇的我終于可以大膽嘗試無所顧忌,因為它不僅教你出千,還是一款合格的“戒賭模拟器”。幾個月前首次公布預告時,許多人都根據它出千的玩法,判斷這會是一個卡牌遊戲,但大家都被騙了。玩家會在遊戲裡坐上攤滿撲克的賭桌無數次,卻不會進行任何一局完整的賭局,就連具體參與的是哪類撲克玩法都毫不知情。你不需要知道賭局怎麼赢,隻要達成每一次出千的目标即是勝利。具體呈現在遊戲裡的,隻有出千這一操作本身。就算離開了牌局玩法,遊戲内的千術也毫不縮水。所有作弊手段都參考并複現了現實中的手法,即使省去了不少掩蓋痕迹的細節,依然能感受到它實打實的可操作性。例如“最簡單且公平”的抛硬币,在遊戲裡對應有一招名為“穩定硬币”的作弊手法。用打響指的手勢擲起硬币,就能讓它看似一直在旋轉卻隻是左右搖擺,确保不會改變正反。現實中也能實現将這些千術落地的玩法,在遊戲中是最樸素的QTE形式。不過這些QTE并不是充滿随機性的傳統“快速反應事件”,而是能夠背闆的固定樂譜。多失敗幾次就能發現,彈出的按鍵會和選擇的手法對應,靠着熟能生巧也能彌補反應上的不足。右圖裡的操作順序,正是抽出牌再從下疊放到上的路徑随着難度的逐漸提高,遊戲對熟練度的要求也在攀升。遊戲後期的賭局裡,往往需要用好幾次嘗試和失敗才能順利過關,随着對那套千術新鮮感的消退,難免會感到一絲疲憊。這是很多玩家對玩法诟病的地方,卻很難說這不是制作組的有意為之,因為真實的老千就是如此,日複一日的訓練才能躲過可能被人斷手斷腳的當場抓包。同時出千的另一個特點,也在這套QTE玩法的外殼下被很好地體現了出來,那就是壓力。以遊戲中的第一個千術一次很普通的偷看為例,玩家需要一邊盯着右側酒杯并控制搖杆倒酒,一邊偷看左側對手的手牌,并記住花色、大小和數量等信息。這聽起來很簡單,就和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一樣,做起來卻很難。倒酒量不能多不能少,否則都會失敗引起懷疑,還需要快速看清手牌并記住。類似的手法讓我想起了《艾迪芬奇的記憶》裡一邊在大屏幕裡切魚一邊在小屏幕裡走迷宮的場景,在這裡卻把玩家變成了一邊偷看小抄答案一邊緊盯監考老師位置的學生,還原了親身作弊般的緊張。壓力是真實的,這也正是出千的另一大特點。遊戲中28套千術,對應着28個建立在QTE系統上的小遊戲。點點點的玩法簡單到單調,卻很好地被每一次學習新千術的新鮮感所稀釋,在遊戲難度不顯的前期,玩家就像剛剛學會新手法的賭徒,迫不及待地趕往下一個賭場。可到了局勢更複雜的後期,熟練度、壓力和對牌局的判斷就開始時刻擠壓着玩家的舒适空間。這不一定是玩家想體驗的,卻是一個走鋼絲的出千賭徒會經曆的。所以我才覺得它更像一款“戒賭模拟器”,因為遊戲中玩家感受到的一定隻是真是賭徒的九牛一毛。制作組就用這樣一套遠離真實的玩法,成功撐起了高度拟真的千術。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在遊戲裡我們已默認為假的故事上,他們還悄悄摻入了不少用來點綴的真實。2作為一名老千,主角遊戲中的大部分對手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我們一起坐上牌桌,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叫做伏爾泰。這位法國的大思想家并沒在遊戲裡“誓死捍衛我們說話的權利”,反而對我們的千術大感興趣。所以在識破我們出千的情況下,他也願意繼續掏空錢包,隻求觀摩我們的手法。在遊戲故事發生的18世紀法國,概率論的研究讓人們相信洗牌這個曾經“完全的随機事件”不再是命運的安排,而是可以通過嚴密計算得出的結果。我們的千術既是建立在這一計算之上的應用,也是對其規則的打破,所以引起了他的興趣。曆史上雖然沒有對伏爾泰沉迷賭博的記載,但他靠算出彩票設計漏洞發家的故事卻頗為知名。當時的法國發行了一種債券彩票,伏爾泰和另一名科學家卻發現買斷所有彩票的價格遠低于最終大獎的金額,于是他們聯合不少有錢人一起薅走了法國官方的這份羊毛。當時的法國國王是路易十五這個冤大頭,他同樣也出現在了的遊戲裡。正是在他掌權的時期裡,法國開始出現專供貴族使用的賭博沙龍,也就是遊戲裡我們頻繁出入的幾個場景,這被認為是現代大型賭場的雛形。同時他混亂的情史,也成了本作的重要創作靈感之一,由此才牽扯出一連串與主角們有關的故事,為避免劇透就不多說了。默認搜索第一條就是他的情人還有一直伴随主角左右的神秘角色聖日耳曼伯爵,也是曆史上真實存在過的角色,但關于他的傳說故事卻是遠多于詳實記載。有人說他是出身小國王室的江湖騙子,有人說他是能點銀成金的煉金術士,有人說他是精通預言的政客,還有人說他長生不死活到了現代。越描越玄乎的傳言裡,他就像一位曾活躍于18世紀法國的Dr.Who,但也有可能隻是當時總有人愛冒用他的名頭,才共同構成了這一符号。永遠躲在主角身後的伯爵這樣衆說紛纭的設定放進遊戲,很符合裡的聖日耳曼伯爵的定位。他到底是來曆不明的大人物,還是一個冒名頂替的小騙子并不重要,答案模糊的神秘感正是制作組想要的,因為這也是劇情故事的主基調。這些真實的人物被放進虛構的故事,共同構成了一個18世紀法國的貴族故事。最初看到“千爵史詩”這個中文譯名時,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既沒用諧音梗也沒借鑒“千王之王”之類更直觀的名字。直到通關遊戲,我才終于理解到标題中“史詩”二字的準确,這反倒成了最令我驚喜的部分。3如果說我最初對的期待有5分,那其中4分是來自它新穎的題材,還有1分則來自它出衆的畫風。色彩濃郁的手繪風格極具辨識度,在保證畫面簡潔的情況下還賦予了遊戲獨特的時代感。至于這個當初我眼中“玩法型遊戲”的劇情,我幾乎已做好了被一兩句話敷衍的打算,沒想過還需要去評判它的好壞,更萬萬沒想到它居然還是遊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個物理意義上的啞巴主角,隻能通過表情傳達想法。原本在一個小酒館裡端茶倒水就是主角将平淡過完的一輩子,直到聖日耳曼伯爵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主角的命運。主角跟随他進出一個個賭場,施展千術賺走金币,但金币并不是聖日耳曼伯爵的目的,他暗中還在調查一個代号為“一打鮮奶坊”的事件。故事裡千術玩弄的不僅是牌,也是人和曆史。打牌是牌桌上的欺騙,牌桌後人物的命運甚至是曆史的進程,也在一個個老千牌手的操控下被改寫着。千術不僅是赢牌賺錢的手段,對于玩家來說也是一樣。随着劇情的推進,我們的手法逐漸複雜化後,還能決定是否出千,靠發牌決定為誰出千、定奪赢家,讓玩法中的操作成為決定劇情走向的抉擇。遊戲後期玩法和劇情有機結合,給了我一段相當難忘的遊戲體驗,但很可惜的是,制作組在這部分的嘗試相當有限。如果它能更早地出現在遊戲中期,引出更多支線、豐富劇情網,一定能極大緩解遊戲後期的疲憊感。但或許受限于遊戲的體量,它隻能遺憾地淺嘗辄止。好在除了牌手和劇中人物善于欺騙,寫出劇情的作者也愛在叙述上玩些詭計。遊戲裡的故事在前期看上去平鋪直叙,卻悄悄埋下了不少伏筆。當一幕幕新的劇情被揭曉,一次次謊言或片面的真實被反複推翻,我們才逐漸看清它《羅生門》式的劇作結構。還有一些事實的真相,隻有在集齊全部結局後才能拼湊出個大概。但那就一定是故事的真相嗎,或許在經曆過牌桌上下的千術後,這些都已不重要了,這可能才是想告訴玩家的。結語真真假假的氣質貫穿着的裡裡外外,讓整個遊戲的氣質無比統一。但就算制作組最想表達的東西已經來到了牌桌外的故事裡,他們還是出于謹慎,沒讓遊戲成為一套真正的出千教程,即使成為“戒賭模拟器”的代價是對部分遊戲體驗的舍棄。遊戲裡的故事會告訴你即使掌握了所有千術,依然不一定能看清全部真相,依然有可能一無所有。從始至終沒坐上過牌桌,反倒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不賭就一定會輸”的刺激終歸屬于虛構的故事,一天又一天壘起來的生活會告訴你,不賭才一定不會輸。玩過的人會感慨“賭狗不好當”,還覺得它是個“戒賭模拟器”,宣稱“戒賭吧老哥必玩,完事當場金盆洗手。”相信沒什麼人願意承認自己是賭狗,但每個人又幾乎都有過賭狗上頭的時刻(比如氪金抽卡)。在常規賭局裡,輸錢人們往往會歸咎于運氣差,偶爾是技術爛。隻有被出老千,被選擇性忽略了,被騙是最難頂的。的流程裡,玩家會循序漸進的學習多種千術的核心操作。雖然手法相對簡陋,拿去牌場賣弄大概率被人掀桌子。但從基礎的打暗号,到高級的切牌換牌,應有盡有,相當漲姿勢。渲染得恰到好處的故事氛圍,也讓它成為了回味曆史的“賭博默示錄”。的制作組叫Nerial,這家來自英國的獨立工作室,之前最出名的作品是《Reigns(王權)》這遊戲隻用動動手指左滑右滑,要求玩家通過各種決策控制好人口、宗教、金錢、軍事四個數值,複雜的統治被抽象化成了幾項指标的平衡,某項過高過低都會導緻王國覆滅。這種化繁為簡的設計理念在裡被繼承。Steam評論區對它“QTE打牌”的理解完全沒問題:遊戲并未給出具體的玩牌規則,基本僅有“比點數大小”。所以在這樣赢的标準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對局中想法設法拿到足夠大的牌,實現過程就是QTE。你要瞅準合适的時間點、合适的位置,将正确操作打出,同時手上的活不能太僵硬和磨叽,否則畫面下方的懷疑條滿了直接失敗。其實在設計層面進行簡化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Gameplay部分全在忙着出千,出千又都是QTE略顯單調;部分千術也隻是低位千術的變相縫合。此外還有一點。由于高級千術的講解比較抽象,加上實操的邏輯複雜度比預想略高,菜雞如我在某項換牌術那裡,因為需要發大牌的目标的牌桌位置有變動,切牌牌序發生變化,當場豬腦過載了十分鐘。好在遊戲大部分時間都允許玩家反複練習,不斷舉一反三基本能通關。如果單讨論好玩程度,本作在衆多獨立精品中勉強算中遊。一貫個性至上的D社當初能看中它,不全依靠玩法創意,遊戲精緻的手繪插畫場景,總在合适時機插入的歐式風情BGM,都缺一不可。當然,前面提到的曆史感滿載的故事背景,在我看來更賦予了作品額外的迷人魔力。以小見大,用一場沉默主角與大忽悠師傅的奇妙旅行,展開了18世紀的法國畫卷。你能在華美的宮廷和破敗的街道之間,看到人、階級、社會的劇烈變革。它們正面臨風暴,也有風暴正在醞釀。單純限制在本體範圍内的話,它的劇情表達其實很克制,全部融進了不經意間顯露出的細節裡。故事始于18世紀中葉,地理意義的法國南部。遊戲英文原名是個不算特别出名的藝術形象,那為什麼中文叫“千爵史詩”?玩過會明白,雖然主角是“你”,一位無法說話的人,但絕大部分流程的主C是聖日耳曼伯爵歐洲曆史上最負盛名的神秘人物之一。遊戲裡身披紫色紳士服的他是有現實原型的。這位自封伯爵的老哥,活躍在18世紀後半段的法國,擁有冒險者發明家音樂家等多重身份,認識不少名流貴族,還有個“不死”的離譜名号隻因坊間傳聞他活了幾百年,見證過法蘭西的王朝更替,連伏爾泰都稱其為“不死且知曉一切的人”。但關于他的具體事迹,曆史記載又語焉不詳,處處留白。這樣的設定提供了絕佳的創作範本,遊戲裡他教你千術,幹着所謂的“劫富濟貧”。他有個由吉普賽人和流民組成的小營地,你可以把出老千賺來的錢捐給他們,美其名曰“為偉大事業添磚加瓦”。至于什麼偉大事業,結合時間線來看,基本确定是多年後的法國大革命。這也和伯爵現實中的傳言“預言過大革命”不謀而合。遊戲裡的曆史時期,法國國旗還是白色的。路易十五當朝,吃了曾爺爺路易十四在位期間國力巅峰的紅利,前期他被稱為“受寵愛的路易”,中後期開始擺爛,才慢慢成為了人民口中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以此人為代表的王室,要是傳出些花邊新聞,或者整點不符合尊貴身份的“負面”活動自然不奇怪了。前者是貫穿遊戲主線的陰謀之一,涉及主線劇透就不細說了;後者的腐敗奢靡活動,便包含“賭博”。賭博有着悠久的曆史,撲克又是其中最出名的實體形式之一。作為其前身法國塔羅牌的正統發源地,撲克遊戲在法國非常受歡迎,典中典的二十一點就是法國人民的發明。不過1776年前,涉及金錢的所有賭博在法國非法。這和當時教會影響,國家治理觀念有着直接關系。況且立法更多是針對平民,而非權貴階層的。為馴化權貴,讓他們獲得足夠的娛樂,是統治者維系統治的需要。光有法棍不行,精神需求同等重要。好比禁酒令助長酒的走私買賣,禁賭同樣反向增加對打牌的渴望,禁令很難不成一紙空文。貴族和平民一起坐上了牌桌,貴族揮霍金錢換取快感的同時,勉力維持應有的體面,平民則徹底陷進了這攤泥潭。賭博給了人們感知權勢的契機,金錢交鋒永遠都是赤裸的。特别是階層越往上,賭瘾越大,賭局越泛濫,賭博社交越成熟,造就了玩家在遊戲裡看到的景色。伯爵帶着你在金碧輝煌的場所穿行,和衣着光鮮、禮儀繁瑣的人們打牌。一旦坐上牌桌,他們仿佛不再關心任何事。賭博像一場優雅的厮殺,金錢和權力則是他們的籌碼。即便前一秒殺父仇人,下一秒就成了熱心牌友,氛圍喜感得與《巫師3》有一拼。用純批判眼光看待賭博的話,路易十五時期算是從上至下,從左到右的爛了。你可以在遊戲裡見到将軍、公爵夫人、教士齊聚一桌,從軍事統帥、社交場弄潮兒,到“神聖”的宗教人士,無一不對打牌癡迷不已。同樣能看到平民老百姓為赢一把,決定跟千王之王的你再來億局。你甚至要在國王親自參與的牌桌上,通過千術争取真相和出路。其實,遊戲的故事繞不開更大的時代背景啟蒙運動。路易十五在位時,橫跨歐洲大陸的這場思潮正值黃金期,教權衰落,新興階級崛起,固化的體系迎來變革。過程中,賭博成為了串聯起不同人群和階級的線索。開發者靠伏爾泰一人的出場,就幾乎闡明了啟蒙運動的精髓。邂逅伏爾泰的場景中,他對賭博的态度模棱兩可,卻對你神乎其技的千術無比好奇,總樂于讓你秀幾手,說受到啟發,回去要寫本關于萊布尼茨樂觀主義的諷刺作品。有人發現,那本很可能叫《老實人》的短篇小說至今存于現世,是對一切樂觀于是擺爛,放棄反抗的人的辛辣諷刺。這也使千術搖身一變,剔除了負面的部分,反倒成了人抗争(固有規律)精神的象征。可以說,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創造了思想上的先決條件,讓賭博有了超出自身的曆史内涵。講個冷知識,“女王”牌,即“Q”Queen,我們俗稱的“圈”,最早并不存在于撲克牌中。第一次取代傳統的男性卡牌,便發生在法國。而遊戲為Q設計的暗語動作是“輕輕的放下”,理由是“以表尊重”。不光如此,還有個橋段講,主角因為易容以及實現新千術的需要,必須男扮女裝,乍一看像在整女裝的活,實際上一樣是反映女性社會地位在啟蒙運動中的提升,尤其在牌桌上,女士不那麼容易被懷疑。遊戲裡的女性扇子千術于是結合上述背景,一個立體的故事幾近成形了:明線是啞巴小夥出老千實現人生價值的冒險,暗線是法國舊社會體系臨近的崩塌和重新洗牌。某種意義上,這裡的賭博被轉化為了一個意象,是社會審視人性、人權的方式。而出老千,自然成了擺布人心,反抗一切的手段。特别是遊戲劇情裡,用賭博乃至擊劍代替了某些事項的決策,實際也是有這麼一層深意。故事末尾,時間來到大革命之後,難得看到平民坐在牌桌前消遣。我這時操作已經垂垂老去,成為酒館老闆的主角緩步向前,為顧客斟酒。主角随手摸起顧客的手牌,一通行雲流水變出了四張A,震呆顧客後潇灑離去,深藏功與名。故事以出老千為始,以出老千為終。莫名的浪漫隐隐透出,好像上百年的風雲變幻,都濃縮在了玄乎的千術裡。時至今日,賭博在法國依舊是“全□□動”,總統馬克龍公開支持過□□業的發展,每年至少一半的法國人為賭博奉上金錢。國内,賭狗和戒賭吧老哥的故事早已廣泛流傳,無數段子故事亦真亦假,戲劇性十足。估計也沒什麼人想過,在曆史上某個時期,把賭博作為人類觀察的窗口還挺合适。我們能看到人類獲勝的欲望之強烈,也能看到千術背後反映的意識陷阱,還看到賭博成了生活方式、解決問題的手段、實現價值的歪路子...悠久的曆史有時賦予了賭博其他層面的意義,不僅限娛樂。但大多時候就像遊戲裡巧舌如簧的聖日耳曼伯爵,對出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那樣:“隻是教給人們對紙牌和賭博要有一種合理的恐懼,并對這種卑微的服務收取一點報酬”。然後好基友伏爾泰聽完,則會用“這樣說起來,倒像是美德了”來吐槽。畢竟抛開曆史的厚重感,這遊戲的主旨還是非常直白的:賭狗賭到最後一無所有。伯爵以前是國王身邊的寵兒,但是被人設計弄了下來之後想推翻國王,于是開始調查國王的醜聞一打鮮乳坊事件,他們捐的錢是用于支持大革ming,之後由于各種利益關系大家都把主角僞造成國王孩子想對國王産生影響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除了蘇菲的家人)最後由主角的最後牌局來決定部分人的結局而麥格雷戈作為國王的鷹犬(愚忠那種)不允許任何對國王不利的事情出現,所以他執意要抓調查醜聞的伯爵和主角伯爵對主角還是不錯的,教他寫字,讓他畫畫,最後也讓他回去過平凡日子,遊戲裡主角每次劇情賭都有日志和簡筆畫,我認為伯爵熱愛的其實是千術,他已經把研究出千術當作生命,所以他被尤金用劍指着的時候想的還是教他出千,他可以死,但是他的千術不能消失,可以說伯爵把尤金當做了他的繼承人,因此在最後尤金出千失誤時他才會如此失望憤怒,因此他也願意替尤金去死,因為他知道這個年輕人在出千上的造詣遠高過自己,這才是他畢生所追求的吧。這樣一想,覺得伯爵這個角色也沒有那麼複雜了。伯爵把千術當成一門藝術,他對尤金或許是有感情的,但是他的利用、背叛、關愛,都是為了追求他心中的完美,像一個瘋子藝術家。把牌發給他或者路易十五的話,他就會直接站起來罵國王和君主制然後被抓走,,并且最後捐的錢也說明是捐給了法國大革命,,這些都表明伯爵不僅僅愛的是千術,,,并且如果你說伯爵把主角當後繼人來對待才會替主角死,,那前一章伯爵就不會賣主角了伯爵真的是個很複雜的人。他能為了利益出賣尤金,也會在最後的牌局時替尤金去死。他能放下面子跪地求饒,也會當面怒罵國王是個暴君。他教了尤金,利用了尤金,背叛了尤金,也指了條路希望尤金好好生活下去。伯爵似乎做的每個決定都出于本心,無論好的壞的,不知道怎麼形容,就是,很複雜。最後的結局散老師沒有相信伯爵,但我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很遺憾。伯爵也許一開始利用尤金,教他老千的技巧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但他們确實一起走過了很多地方,在觥籌交錯的酒會和沙龍,互相信任,赢得每一場勝利。伯爵的背叛很讓人寒心,但他最後和尤金說的那些話,也讓我有點傷心。不知道有沒有一個更好的結局。伯爵是個想做正确的事情卻又總無法下定決心的人。他雖然在凡爾賽宮生活過一段時間,但厭惡統治階級對百姓的控制和壓榨,想改變這樣的現狀,因此和革命軍交朋友,給他們捐助資金 。但另一方面,他又無法放棄安逸享樂的生活,沉迷賭博打牌,當麥格雷戈找他交易時,他不會意識不到這可能是個陷阱,但貪欲和軟弱讓他心存僥幸,對麥格雷戈背叛的可能視而不見。他十分關心尤金,卻又好幾次背叛了他,結局中無論是大罵國王還是替尤金頂罪,都可以說是伯爵終于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盡管代價是死。最後這一局牌局我是這麼理解的:桌上四個人各代表法國革命中四個陣營:國王、革命家、法國民衆和陰謀家。革命家受陰謀家利用,煽動民衆想要利用國王的醜聞将其推翻。尤金不出千,代表民衆容忍國王的過錯,不發動革命,于是革命家和陰謀家暫時退場,等候下一次機會。尤金讓路易十五赢,代表民衆無視醜聞依然支持國王,革命家大失敗,陰謀家轉移。尤金讓厄德萊斯赢,代表革命推翻國王,革命家表面勝利,但其實果實被陰謀家竊取。尤金給自己和伯爵發A都會被厄德萊斯破壞,代表由于革命受陰謀家插手,革命家和民衆都無法在法國革命事件中成為真正勝利者。伯爵替尤金擋罪,是因為革命家本質上還是為了民衆的利益而行動。尤金不發牌:全場大失敗,隻是爆發了一場愚蠢的暴動,蹩腳的革命家和失敗的陰謀家自食其果。尤金出千失敗伯爵發飙:民衆沒有領會到革命家的主張,革命行動脫離革命主旨。這也是為什麼出千失敗跟沒有出千看起來一樣,但是伯爵會發飙的原因,完全不接受和接受後遭扭曲差别挺大的。七個結局:1.出千失敗(沒有把4張A全發給一個人或者沒有每個人發一張A)——伯爵發怒被抓,厄德奈斯消失,尤金被抓到巴士底獄最後回坡市接管酒館。2.每個人都發一張A——沒有赢家。國王把他們全放了,并向尤金暗示自己是被束縛的國王,伯爵和厄德奈斯消失,尤金回坡市接管酒館。3.把四張A全發給國王——國王獲勝。伯爵大怒,指責國王是昏君,大罵法國皇權的腐敗,然後被抓進巴士底獄。厄德奈斯受重傷,說要環遊世界,尤金回了坡市接管酒館。4.把四張A全發給伯爵——厄德奈斯做手腳,伯爵手裡有五張A被發現出千。伯爵大罵法國皇權的腐敗,并宣稱法蘭西人民會勝利,被抓後下落不明,變成了傳說。厄德奈斯消失,尤金回坡市接管酒館。5.把四張A全發給厄德奈斯——國王覺得厄德奈斯出千但沒證據,然後把大家全趕了出去。厄德奈斯消失,尤金回坡市接管酒館,伯爵經常去看他,但後來伯爵在某一次決鬥中喪生。6.把四張A全發給尤金自己——厄德奈斯做手腳,尤金手裡有五張A被發現出千。伯爵主動站起來替尤金擋罪,後被秘密處決。厄德奈斯消失,很可能取代了麥格雷戈的地位。尤金回坡市接管酒館。7.不發牌,讓國王的警戒條拉滿——國王大怒,把三個人都送去了圭亞那, 伯爵不久後去世,厄德奈斯逃進叢林後消失,尤金十五年後被釋放,回坡市接管了酒館。總結:無論哪個結局,尤金最後都會回坡市接管酒館(并且如果玩家最後選擇尤金幫牌桌上的人出千,他會展示如何把四張牌換成四張A的手法,跟遊戲的開場呼應)。厄德奈斯在大多數結局裡會以自己的利益為主,出賣尤金和伯爵,并神秘消失。而伯爵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在前面表現出了膽小怕死的特質,但在結局卻會主動維護尤金,并在腐敗皇權面前表現出了真正的血性。首先厄德奈斯:騙術家,千王,也是個野心家。利用了伯爵和尤金成功為自己複仇,但是内心也渴望更多權力,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把任何人當作一張牌。最後也是主角難以跨過的命運,因為他最後如何都能将主角的選擇化為烏有。實在不覺得是什麼正面角色。聖日爾曼伯爵:真的是一個複雜的角色,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确實是為了進步的思想,他提到了啟蒙時代,說明他确實有讀伏爾泰等人的著作,其次它也确實在為革命事業捐款。矛盾的是伯爵沒有什麼上的了台面的手藝,隻有一身千術,不過伯爵很熱愛千術,或許他覺得這是對腐朽權貴的一種反抗,他也從不騙窮人。但人無完人,伯爵的的缺點也很明顯,他貪生怕死,幾次逃脫我不認為是背叛了主角,隻是伯爵害怕死亡,也感歎自己的無力,但最後的牌桌上,伯爵一反常态怒斥了國王,可見伯爵雖有小缺陷,但有大義,他害怕刀劍,但不害怕王權,真的可以說是一個進步人士。最後細節的是,捐款是伯爵和主角兩人捐贈的,但主角成為了人民的英雄,但伯爵銷聲匿迹,說明最後伯爵把所有捐款都過到了主角名下,他知道自己隻是一個騙子,選擇了消失,真的讓人動容。尤金:很多時候的發牌者,但是從未掌握過自己的命運,他一直是伯爵的牌局上的一張牌,而他們兩個人又是厄德奈斯手上的一張牌。最後的牌局,主角似乎終于有掌握命運的能力了,但厄德奈斯略施小計就能讓一切化為烏有。但主角也是一位進步者,見證者,見證了舊世界的終結。最後這場牌局除了國王本就不可能有赢家。伯爵很複雜,但最終是個勇敢者,在被厄德奈斯動手腳或國王勝利時,會不顧一切痛斥國王的惡行——這時才體會到18世紀的法國革命是如何激流壯闊、又隐藏在城市的每一道暗流之中。其實選擇厄德奈斯是最好的結局,因為投機者懂得自保,主角将與伯爵和解,甚至會在回憶錄裡帶點嘲笑地寫“他的鬼魂從沒去過酒館,所以我懷疑他根本沒死”,很有損友的懷念意味。如果伯爵為主角頂罪而死,這一定會成為他往後歲月裡的傷痕。無論如何,最後都是塵埃落定,君主制沸騰混亂的帷幕早已落下,酒館裡流走了制度與時代,尤金或許偶爾也會懷念往日吧。最後如果出千,無論你幫誰,隻要不是幫厄德奈斯,厄德奈斯就會也出千把那個人變成五個A。厄德奈斯是真正的千王,能看清主角的伎倆他何時為誰出錢。在最開始,也告訴了主角有時候不出千才是最好的選擇。最後如果四個A平分,那厄德奈斯準備的備用A就派不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