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長公主威武 > 第20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第20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溫珩剛要反駁,季子平的屍首還未找到,就見李天甯低聲說:“皇上,屍首剛剛突然出現在大理寺門外。”

溫珩看着跪在地上的沈松清說道:“大理寺正在查探。”

“季子平被人所殺,事實屬實,隻需要找到證據就能查出真兇。如此清晰明了的案子,大理寺卻百般推诿,時至今日還未出結果。”沈松清擡頭看向溫珩,“大理寺官員明府執鈞軸,才兼文武譽古今,還請皇上還季子平清白。”

溫珩眼裡的興味漸濃,大理寺卿趙永豐是柳家的人,柳家權勢欲重,朝堂之上需要有反對柳家的聲音。

溫珩問道:“你叫什麼?”

“草民沈松清。”

溫珩從龍椅上站起來:“沈松清,你可知道大殿之上怒斥官員為何罪?威脅朕又是何罪?”

“草民萬萬沒有不敬皇上。”沈松清臉上沒有一絲懼色,直直跪在地上,“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大理寺不憂民,但天下數萬萬學子憂心君王,以恐大理寺蒙蔽聖聽。”

溫珩有心要知道,沈松清懷揣着多大的底氣來為季子平讨個公道:“大理寺蒙蔽聖聽,是因朕寵信佞臣?”

沈松清再次行禮:“皇上對于天下之事皆來自官員所述,皇上受萬民敬仰,于萬斯年,受天之祜,乃萬萬人之君也。”

安光良在一旁聽的心驚肉跳,沈松清曾和自己說他要當堂伸冤,當時安光良曾問過沈松清,和季子平關系如何,沈松清隻說數面之緣。

安光良對這個“數面之緣”非常懷疑,誰能為了數面之緣的同窗不惜以身犯險?誰又能為了數面之緣的同窗至仕途于不顧?

安光良看着溫珩隐隐有生氣之勢,帝王一怒浮屍千裡,沈松清是有才能之人,不能因為這件事就葬送性命。

安光良上前兩步,與沈松清跪在一起:“季子平曾是草民同窗,沈兄隻是為了此事打抱不平,還望皇上恕罪。”

溫珩眼見又有一個人上來,心裡的喜悅差點藏匿不住,若此二人在朝為官,定能壓制住柳氏一派:“你與季子平是同窗?”

“是。”安光良不卑不亢的回答。

沈松清沒想到安光良也敢上前,自己可以抛下仕途于不顧,但安光良曾言他窮盡半生努力讀書,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做官。

安光良在接觸到沈松清遞過來的目光的時候,對着沈松清輕輕一笑。刹那間,兩個人都讀懂了對方的意思。

讀書之道,在于本心,為民請願,不在于何官何位。

底下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皇上,此二人罔顧法紀,置天下法律于無物。臣認為,應當取消其殿試資格,永不許科考。”

那個大臣說完後,整個宣政殿頓時鴉雀無聲,底下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敢接話茬。

溫珩見沒人說話,還想着再招幾個能抗衡柳氏的人,于是問道:“其他考生還有何異議?”

底下的考生全部跪下來,但竟無一人出聲,溫珩心道:“果然如此。”

天下之人,富貴不能淫者鮮有聽聞,貧賤不能移者少,武威不能屈者少之又少。

溫珩重新坐回龍椅上,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這裡了,不妨就借此機會好好看看朝中究竟有多少可堪大任的官員。

溫珩說道:“其他大臣的意思呢?”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一部分官員站出來表明态度,溫珩虛虛看過去,裡面的大部分是柳氏中人,不過柳疏桐自家人倒是沒一個站出來。

溫珩差不多也明白,有一些小喽啰在前面替他們沖鋒陷陣,他們隻需要等待最終結果就行。

安光良看見如此情形,猜到大概率今後的日子不會好過,永不許科考隻不過是最輕的懲罰。

安光良看了一眼沈松清,據安光良平日了解,沈松清現在可沒有一絲後悔的意思,他甚至還想沖上去再說兩句。

安光良在心底長歎一聲,就算仕途無望,得此知己,也不枉世上一遭。

安光良正心裡感慨,瞥見沈松清就要上前,急忙拉住沈松清的衣袖,使着眼色:“去幹嘛?”

沈松清低聲道:“這件事不能連累安兄。”

安光良以為沈松清是為了再次谏言季子平的事,沒想到竟是為了自己。安光良一時不察松開沈松清的衣袖。

眼見着沈松清就要開口,一個大臣的話打斷了沈松清:“皇上,臣有不同觀點。”

溫珩左看右看,實在對這個人沒有印象。

那人開口道:“學子敢不懼天威,直言官員之過,在朝為官定是心系百姓之人。”

“愛卿的意思是,朕不應該懲處,而應該贊揚嗎?”溫珩說話的時候面無表情,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溫珩看着底下說話的大臣,終于從犄角旮旯裡想起來此人是誰,他曾任縣丞,期間廣受百姓好評,被調任長安後,受到柳氏打壓,從此銷聲匿迹。

此人也算不錯,溫珩剛要開口問他姓名,這時李天甯突然站出來說道:“還請皇上定奪。”

沈松清急忙跟上一句,生怕安光良與自己同罪論處:“此事是草民率先提出,與安兄無關,還請皇上明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