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啟心滿意足将對話框點了叉,偷偷摸摸順着小巷子,走到幾戶人家門口,從懷裡掏出幾張邀請函來,順着他們的門縫裡塞了進去。
那樣子,猥瑣的就像是現代塞黃色小廣告宣傳單一般。
“系統,你确定這些帖子對方能收到吧?”童啟偷感十足的壓低了聲音問道。
系統:“放心,我在這些帖子上下了禁制,隻有被邀請人才能打開。”
“可他們看到了帖子,一定會派人去打聽這個學院吧,現在教學樓還沒解鎖,到時候肯定會穿幫的!”
系統:“在達到五人拜師意願之前,滄瀾山暫時處于封閉狀态,任何人看到滄瀾山,都隻會看到正在裝修中的樣子,看不到書院内部,隻要你确保正常開學時間,不會有人發現異常。”
聽到系統的承諾,童啟這才算是徹底放心,他可不想剛穿過來,就被當成妖怪燒死。
确保名單上自己看好的人都一一塞了帖子,為了防止有人收了邀請函卻不來報道,童啟還特意多塞了幾戶人家,以防不測。
然後,才溜溜達達的在縣裡買了肉和面,回家去也。
一路上,不斷有認識的村民熱情的跟他搭着話。
“童小子,去縣裡買東西啊,風寒可好了一些?以後可别再淘氣去水邊了!吓得你母親跟什麼似的,命都快去掉半條了。”
童啟:“已經好全了王叔,謝謝關心,嗯,我以後再也不淘氣了,放心吧。”
“這就對了,照顧好你母親和弟弟妹妹,過段日子你爹就走镖回來了。”
“知道了。”
童啟一一耐心的回答着。
雖然他已經考中了童生,但是消息顯然并沒有那麼快流傳進村子裡。
滄瀾村,背靠滄瀾山脈,這裡識字的人非常少,更無人關注什麼科舉,家家戶戶以種田織布為生,民風淳樸,少有極品。即便童啟父親常年在外走镖,很少歸家,隻剩他們孤兒寡母,也沒有人去随意的欺辱,反而在原主意外落水後,大家又是幫着請大夫又是幫着拿藥的,十分體貼。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他已經快速的喜歡上了這些村民們。
因此在系統詢問書院落址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滄瀾山。
衆所周知,現代的一所大學完全可以帶起一座城的繁榮,而到了科舉為上,其他皆次之的古代,自然也不會例外。
他一路思考着書院的規劃問題,回了家。
童家其實不算富庶,但也稱不上太窮,童父是镖師,一年四季不着家隻寄錢回來,童母平時在家接點針線活補貼家用,但最近接不了了,因為一個月前原身落水,童母為了照料原身操勞過度感染風寒,身子骨直接垮了半截兒。
而他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弟弟今年才四歲,剛剛學會自己吃飯,妹妹才不足一歲,仍在牙牙學語中,所以家中的擔子這幾日幾乎全部落到了他一人身上。
“啟兒,你回來了?”
聽到童啟的聲音,童母坐在屋内抱着襁褓中的女兒,強支撐起自己的身體,詢問道。
“對,母親,我買了一些肉和面,前兩天小淳不是嚷着要吃餡餅嗎?那咱們今天中午就吃餡餅吧,如何?”考了縣案首,理應該慶祝一番,可縣試和書院的事情,童啟還沒想好該如何跟童母講,索性隻能先瞞着,為了給童母補補身子,今日,他特意買了一斤肉一斤排骨一斤面,排骨給童母煲湯喝,剩下的則烙成餡餅,可以多吃幾天。
童母知曉他的懂事,心疼不已。
“你啊,未免太慣着他些。”
童啟笑了笑不語,将東西放在廚房裡,撸起袖子準備做飯,一旁的弟弟小淳眼巴巴看着,亦步亦趨,活像個小尾巴。
“餡餅,餡餅!”他興奮的低聲嚷道。
童啟伸手,揉了揉對方圓圓的腦袋,目光溫柔。
屋内,一個抱着孩童的婦人走出,眉目清秀,臉色卻病怏怏,慘白如大病初愈一般。
“母親,您怎麼出來了?外面風大,先進去吧。”
“放心,我已經大好了,大夫說理應多出來走走才是,你一個人做飯能行嗎?要不要我幫你?”
“不用,您抱着妹妹坐着就行,這點小事,還難不倒我!”
童啟連忙将一張竹椅搬出來,上面擺放好暖暖的厚皮絨墊子,令童母坐在陽光下,然後才起水和面,調起餡料來。
蔥姜水一炸,整個院子裡頓時香味四溢,不一會兒,便包出了十幾個圓乎乎的餡餅來。
小淳蹲在竈台間幫着生火,望着鍋内的餅子,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童啟則一邊翻着烙餅,一邊詢問着這兩日教給小淳的功課。
一時間,獨屬于孩童稚嫩的背書聲在院子裡響起,童母坐在椅子上,看着兩個孩子的互動,低頭溫柔的笑哄着女兒。
無比溫馨。
吃罷飯,童啟率先收了碗筷,還沒等燒水洗碗,便聽到腦海中“叮”的一聲傳來。
他腳步一滞,看着眼前的系統面闆,隻見到上面寫着。
【新手任務:請在十日内,為你的書院引進第一批優秀學生吧!(5/5)已完成,是否解鎖第一棟教學樓?】
童啟激動的差點一把将手裡的碗扔出去,連忙點是。
“是是是!”
電子屏幕一閃,整座坐落在滄瀾山脈上的教學樓3D圖緩緩在他眼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