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永遠隻有零次和無數次。
——曼曼公主
明承寺是個坐落在A市北郊的一個古寺。
相傳已有千年的曆史,是某位帝王為了祭奠坐化的一位得道高僧所建。
禮拜六的早上,隋曼和焦成茵如約來到這裡祈福,和她們一起來的還有焦成茵的奶奶石玉珠。
石玉珠是這座寺廟裡的常客。
焦成茵的爺爺兩年前得過一場大病,就在那個時候,她的奶奶開始信起了佛。
“石施主,您來了。”
寺廟住持見到石玉珠,從殿門中走出,前來寒暄。
石玉珠聞言,立馬接話道:“師傅有禮。”
還不忘拉着隋曼她們一起和主持打招呼。
“師傅有禮。”
隋曼和焦成茵也齊齊地說。
寒暄過後,隋曼她們被住持帶着進入殿内,按照參拜順序開始輪流參拜殿内的各尊佛像。
突然,一道女聲從隋曼的背後傳來,在對住持說着話:“師傅有禮,我是來給我兒子求道平安符的。”
女人的懷裡還抱着一個七歲大的小男孩。
說這話時,她的眼睛深深望了眼男孩,把他擁進更深的懷抱裡。
這女聲隋曼聽着耳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聽過。
現在正是禱告時間,她并不能立馬睜開眼睛去看那個女聲是誰。
“求平安符的話,和這些施主一樣,按照順序依次叩拜就好。到時候,會有寺僧來給你們發平安符的。”
住持對那個女人說。
住持又說:“不過,施主别怪我多嘴。我看您眼袋烏青、唇色蒼白,走起路來虛浮不穩,應該是您最近太操勞,缺乏睡眠的原因。還是要記得好好休息啊!”
“謝……”
女人聽完剛想道謝,她那個包裡的手機就響了。
她接上電話沒幾秒,就行色匆匆說要走。
-
這通電話,是市立第一人民醫院打來的。
之前本來要排到明年的專家看診,因為今天有個病患的臨時有事而湊巧騰出一個名額。
醫院的護士打來電話給展婷,告訴了這個媽媽難得的好消息。
展婷聽到消息後,喜笑顔開,一邊快速攔着去往山下的黃包車,一邊對懷裡的展雲樂說:“樂樂,媽媽終于盼到了,你的病一定還有希望的!”
不知不覺間,她已潸然淚下。
騰出的這個名額,看診的時間是在下午的三點鐘左右。
展婷趕回醫院,帶着樂樂做了一個系統性的檢查,方便下午專家給樂樂看時,好對樂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大大小小的檢查做完,剛巧是中午吃飯時間。
她找了家小炒店,點了幾個菜先把自家兒子喂飽,自己則是囫囵吞棗地吃完。
兒子吃完飯,看到路邊有同齡孩子經過被媽媽抱着玩着手裡的玩具,展雲樂也嗷嗷扯着嗓子要媽媽給他買玩具。
展雲樂得的是家族遺傳性精神分裂症。
别人家的孩子,是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心智會日漸的成熟。但他不會。
再如何成長,展雲樂的心理年齡已經被定格在了三歲。一個無憂無慮的年紀。
無憂無慮卻也備受欺淩的年紀。
别的小孩子知道他有這個病,都把他當個怪物一樣看待,就連做遊戲的時候,也是讓他演的怪物。
樂樂不懂這些,以為小朋友們願意和自己玩,很開心,可是展婷她懂啊。
她憤怒地趕走了那些嘲笑、戲弄自己孩子的惡劣兒童們,抱樂樂的頭,痛哭流涕。
嘴裡一聲聲地說着:“樂樂乖,是媽媽不好,以後媽媽陪樂樂玩好不好?樂樂也不要再扮怪物了好不好?”
展雲樂雖然沒聽懂,這個自稱為媽媽的女人在說着什麼,但看她眉眼悲涼,便懂事地上手幫她擦掉了眼淚,安慰她說:“好。”
精神分裂症發起病來,是不認人的。
展雲樂對展婷的記憶,時而記得時而不記得。
可能上一秒還喊着對方媽媽,下一秒就會使勁拍打對方,讓對方不要抱着自己。
精神和情緒都極度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