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徹在通過了嶽齋私塾考選之後,就被接去了私塾寄住。景玉甯把小清安排在一個民辦學堂裡上課,下了學便讓夏靈接她回景府。
名義上是讓她在景府做侍童,不過景玉甯也不會讓小清幹什麼活。
他令夏靈每日根據學堂所講為她補課,争取趕上學堂其他孩子們的進度。
他的身份對王徹和貧民窟的所有人保密,自然也不會用真實相貌直接去見小清。
景玉甯原本想讓小清一直呆在景府,以便王徹在嶽齋私塾能安心備考。
可是以自己和景府現在的情形來看,小清需要一個比這裡更好的出路。
景玉甯派人把事情告知了嶽黎,沒想到嶽黎這次意外地好說話,很快就回信答應收下小清,讓她跟着私塾一起生活。
景玉甯心中一喜,他化上妝,粘上胡子,親自帶着小清前去嶽齋私塾,把人送到。
隻可惜那日嶽黎不在私塾,出門辦事去了,景玉甯隻見到了王徹。
門口侍應帶領小清進入私塾後,景玉甯告訴王徹自己即将出行遠門,不知何時才能再與他相見。
王徹聽言心頭一緊,情緒五内雜陳,看向景玉甯的目光中是濃濃的不舍。
他對景玉甯鞠躬拱手:“甯先生授我讀書,育我禮德,是我一生的恩師。先生若是方便,可否告知去往何方?王徹以後定會去尋先生。”
“我去往……”景玉甯想了下,答道:
“我去往海晏河澄,清平世界。
那裡山高水長路途遙遠,但我相信終有一日可以到達。
小徹隻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定會與我再次相遇。”
他笑着拍了拍王徹,對他真摯地說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比起師徒,我更視你為知己。”
陽光照到景玉甯的臉上,塗滿了灰土色的面龐在照耀下一瞬驚鴻。
王徹突然感覺自己從這張看過了無數遍的普通面孔上,看到了讓他驚心動魄的絕色。
在那抹絕色中,景玉甯淡如發光的眼眸裡盡是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浩大景象。
讓他不禁想要追随,與他一同去往那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能被先生視作知己,是王徹的榮幸。”王徹由心道。
景玉甯對他會心一笑,把小清在學堂所用課本交到了王徹手裡,裡面還夾着他和夏靈寫下的批注。
“嶽夫子是個值得信任的人,把你們托付給他,我很放心。以後若是有難,盡管和他開口,隻要他能做到,一定會幫的。”
同時景玉甯也把自己這些年所學感悟和筆記整理成籍,全數贈與了王徹。
東西給完以後,他牽過馬,對王徹說:“回去吧,夫子授課不能遲席。”
這時他的餘光正好從大門外瞥到一眼嶽齋私塾的内院,看到一個朝着他蹦蹦哒哒跑過來的小身影,正是換了一身私塾制青衣的小清。
景玉甯被撲過來的小女孩抱了滿懷,他笑着彎下身把她抱了起來,輕輕拍着她的背,溫聲囑咐道:
“在這裡要好好讀書,聽夫子和兄長的話,知道嗎?”
王清點頭:“小清知道。”
“真乖。”景玉甯從口袋中給她塞給她兩顆糖,
“小清以後一定是個知書達理的才女。”
懷裡的小姑娘衣服一換,精神十足,語氣昂揚嗓門洪亮:
“小清以後也要像哥哥一樣學業有成,長大做一代才子入朝做官!”
景玉甯笑着颠了她兩下,然後把人放到地上,伸出手勾起她稚嫩的小拇指,與小姑娘拉鈎:
“那我等着小清成為才子的那天,到時候你、我、和小徹一起坐在玉明湖岸的長庭中品茶論道。”
“好。”王清用力點頭,大大的雙眼眼神明亮。
二人于私塾門前許下約定,他們眼中的自信與期待在繁華的街區熏染出一片彩色生機。
景玉甯又叮囑了小清幾句,随後跨上馬,對私塾門口的兩人告别:
“以後你們要多多保重,甯某不能相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