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此案與君無關 > 第55章 血社火(二)

第55章 血社火(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夏日午後,天色陰沉,烏雲低垂,似雷雨将至。

長慶宮的禦書房内,皇帝端坐在正中,茶盞捧在手中,神色沉穩。他既未批閱奏折,也不曾開口,隻是安靜地坐在那裡。

紫衣宦官弓着腰,垂首上前,恭敬地為他添滿茶水。餘光一瞥,見皇帝雖神色淡漠,卻透着幾分隐隐的不耐。他揣摩片刻,笑着寬慰道:“陛下,陶大人和李大人一會兒便要到了。”

皇帝未曾回應,隻是輕啜一口茶,半晌才緩緩道:“王承,你跟了朕多少年了?”

王承低頭,恭敬答道:“快三十年了。”

皇帝輕嗤一聲,似是感慨:“是啊,三十年。朕還隻是個無人挂念的皇子時,你和師姐便已在朕身邊了。”

王承聞言,心頭微緊,卻不敢多言。皇帝素來少提舊事,此刻忽然提起,怕是因人起念。

果然,片刻後,皇帝道:“若是師姐的孩子還活着,如今應與那李長曳年歲相仿吧。”他垂下眼簾,似在沉思,半晌後輕笑了一聲,語氣淡淡:“隻是她走得太早,又怎會留下什麼孩子。”

話音落下,禦書房一片寂靜,仿佛剛才的一切不過是随口一談,無關緊要。

王承垂眸不語,皇帝多年未曾提及往事,此刻忽然開口,反倒令人心驚。

窗外風聲漸緊,院中樹葉嘩嘩作響。

皇帝擡眸望向殿門之外,喃喃自語:“師姐啊,你當年為何要離朕而去?”

聲音低沉,聽不出半分情緒,像是一句感慨,又像是自言自語。

王承不敢多言,低頭靜立。

這時,殿外傳來通報道——

“刑部侍郎陶大人、萬年縣典史李大人求見。”

皇帝眸色微沉,氣息盡數收斂,恢複慣常的冷漠威嚴。

“宣。”

李長曳第一次走入禦書房,目光朝着四周望去,這禦書房竟與她想象中截然不同。這裡并無金碧輝煌的裝飾,反倒素雅沉穩,書卷、香爐擺放得極為規矩,倒更像一個普通的書房。

她緊緊跟在陶勉身後,一步不敢落下。待至正堂,帶路的宦官輕輕掀開簾幕,她一擡眼,便見玉案之後,皇帝端坐在高位,身姿筆直,目光沉沉地落在她身上。

李長曳不敢多看,随着陶勉一同撩袍跪下,聲音清亮:“臣李長曳,叩見陛下,陛下萬安。”

空氣驟然靜止。

殿中無人應聲,唯有香爐中袅袅升起的輕煙,緩緩散開。

李長曳伏地不動,四周靜得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她能感覺到皇帝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前方的陶勉亦察覺不對,眉頭微蹙,不知皇帝打的是什麼算盤。

許久之後,皇帝終于開口,他問道:“李長曳,這個名字,是誰給你起的?”

李長曳心神微凜,面色卻絲毫未變,沉聲道:“家中有一兄長,名長風,‘曳’亦有風中飄搖之意,臣随兄之名,故名‘長曳’。”

話音落下,禦書房再次陷入死寂。

李長曳垂眸不語,袖中指尖卻悄然收緊。師傅曾叮囑過她,若有人問起姓名來源,便如此作答,萬不可提及從前的名字。她原以為不過是句尋常叮囑,如今卻在此刻派上了用場。

半晌後,皇帝低低一笑,淡淡問道:“是嗎?”

聲音平靜,聽不出情緒。

過了許久,他終于松開手中的茶盞,像是方才那一問不過随口而談,意味不明地揮了揮手:“起來吧。”

李長曳緩緩起身,垂眸謝恩,後背卻早已冷汗浸透。

待她站定,皇帝已恢複慣常神色,甚至還帶着一絲親切的笑意,嗓音溫和:

“這幾次案子,你們做得不錯。”

李長曳與陶勉對視一眼,尚未開口,便聽皇帝再度道:“你們來看看這些。”

話音未落,王承已然上前,将幾本奏折恭敬呈上。

李長曳接過,翻開一看,眉頭微跳。奏折裡,全是參陶勉的折子:

“帶着嫌犯查案,公私不分。”

“突然多日未曾去刑部報道,玩忽職守。”

“三天兩頭往城南跑,導緻城南地價暴漲,擾亂民生。”

字字句句,言之鑿鑿,冠冕堂皇,細細看來,竟全都與她有關。

李長曳翻到最後,指尖微頓。最底下的一本,赫然寫着她的名字——

“萬年縣典史李長曳,休假一月之久,屍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白拿俸祿。”

李長曳:“……”

好家夥,這群禦史寫起彈劾奏章,倒是比她破案還要花心思,筆下生花,污水潑得幹淨利落,字裡行間仿佛她與陶勉不僅是禍害官場,簡直是禍亂社稷。

她擡頭看了陶勉一眼,對方神色未變,顯然早已知曉這些折子的内容,甚至連翻看都懶得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