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晞驚愕地看着周正,有點不知所措。
我是誰?
我在哪?
為什麼把鎮山法寶給我個病弱廢材?
雲海中幾道閃電劃過,驚雷滾動,細雨飄灑。
在春夜雨幕中,金泉劍依舊光芒閃爍,劍面波光粼粼。
周正慈眉善目:“小陶公子不必驚訝。”
陶晞勉強鎮定:“金泉劍削鐵如泥,内蘊磅礴靈壓,神兵配神将,利劍配英雄;陶晞區區煉氣小修士,擔不起這無價寶。”
前輩,您清醒點,我隻是個病秧子啊。
周正笑道:“陶公子冰雪聰慧,心思玲珑,日後必定成為大人物,提前擁有一把寶劍也無妨。”
老人家年輕時在世間遊走,見過太多小人物得遇機緣,當即魚躍龍門,騰飛升天,但因道心不穩生邪思,又龍困淺灘化為蟲。
他感歎天道有循,人心多變,但仍期盼日後的門徒道心穩固,堅守初衷。
山内徒兒大多平庸,不肖子周行更是讓他絕望,周正傷感幾日,已對培育後人不抱希望。
但看到陶晞親筆書冊時,他心中又燃起細微火苗。
回書房後,他迫不及待翻閱起來,油燈安靜燃燒,燈下人目不轉睛,仿佛被吸入書中世界。
陶晞把煉丹方式拆成幾大步驟,用朱砂标注時間,火候,又配上彩色詳解小圖。
将成品丹畫得栩栩如真,甚至能看出瑩瑩光澤。
劄記措辭嚴謹,條理清晰,外行人也能看懂五六成。
少年越寫越順,暢所欲言,筆意行雲流水,字迹從端正轉為潇灑。
抨擊本草堂培株草率、浪費靈籽;批判延壽山非法圈地、霸占靈植。
更是大膽指出衆多頂級藥宗,為了壟斷文化資源,故意向小宗門出售錯誤藥典丹譜。
簡直是厚顔無恥之輩。
罵完亂象,筆風又變,由狂雷轉為潺潺小溪水,溫柔流入耳中。
他設身處地為懸壺等小型藥宗丹宗,想法子,謀出路。
陶晞列出多條利弊,勸說大家團結,鼓勵大家勇敢抵制壟斷。
又建議每個小型宗門派出精尖子弟,組成隊伍,定期交流,分享經驗見解。
周正越看越欣喜,将陶晞收入門下的想法油然而生,
可陶晞不是池中物,他應該去更廣闊的江洋。
蠟燭燒盡,彎月下柳梢,日出東海,晨風吹動書頁,沙沙作響。
劄記被翻到末尾頁。
紙面寥寥幾字,卻石破天驚。
陶晞說,他認為該将金泉劍焚爐,煉取劍中水,灌溉靈圃。
*
金泉屬水,天上水。
八千年前,懸壺山還是繁盛大宗,有位藥祖飛升,采天間神水,凝鑄而成,投擲人間贈予晚輩。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由于地質地貌改變,山門超品靈植枯萎,沒原料自然沒成品。
懸壺山繁華不再,領地越來越小,門徒越來越少。
陶晞說,面子重要,但裡子也重要。
鎮山劍殺不死十萬個高階修士,但可以救活十萬株超品靈植。
周正思索許久,天邊昏黃時,他命仆從架上丹爐起玄火。
火苗噼啪燃燒,丹爐震顫。
不多時,就有一泓清泉流瀉,波光粼粼,滔滔不息,周正忙不疊催動靈力,将其收入納戒。
玄火燃盡時,有小塊靈材将熔未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