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遲遲沒等到落在肩膀上的手,失落低頭,尾巴蔫搭搭垂在後面。
雖然說不用幫忙,陶婉還是放下蓉姐兒幫着端碗擦桌子,搬凳子,取碗筷。
蓉姐兒乖巧坐在凳子上,兩隻手搭在大腿上,看見紅燒肉端上桌眼睛變得亮晶晶的,舔舔嘴巴咽口水。
“對了江哥兒,”秦物華把木桶遞給秦唯江,“這裡面裝得是你的午飯,記得吃,不要不吃飯。”
秦唯江有過前科。
小孩兒第一次去私塾的時候不知道要自己帶午餐,硬生生餓到晚上,一連餓了半個月,最後被夫子發現告訴了秦父秦母。
夫婦倆這才發現兒子竟然一直餓着沒說,怪不得半個月過去不僅沒胖,反而瘦了好幾斤,還以為是讀書辛苦累瘦的,沒想到是生生餓瘦的。
秦唯江無奈點頭,伸手接過打算等會兒放進包裹裡,“不會的,阿姊,又不是小孩子了。”
“怎麼不是小孩子了?”秦物華正色道:“你和流姐兒兩個人在我這裡永遠都是小孩子。”
秦唯江于是乖乖拿起筷子,笑着點頭。
蓉姐兒睜大眼睛,小聲笑,在娘親耳邊說,“哥哥也是小朋友。”
陶婉夾起一筷子豇豆放進蓉姐兒碗裡,點點她的鼻尖,“蓉姐兒吃飯吧。”
*
吃過飯,秦物華叫阿大帶着陶婉先去攤子上賣早食,讓蓉姐兒和秦東流呆在家裡補覺,自己則帶着秦唯江朝四江私塾走。
到了地方和劉先生打過招呼,交給他一兩銀子的學費,又給了秦唯江半兩銀子的零花錢。
秦唯江連連推阻,“阿姊,我用不到錢的,放學我就回家讀書,不出去亂跑。”
秦物華拍開秦唯江阻攔的手,硬生生塞進他手心裡,防的就是這一手,如果在家給了錢,指不定會被秦唯江塞在屋子裡哪個角落還回來。
她拍拍弟弟的肩膀,“江哥兒,偶爾也要和同窗們出去玩一玩呀,光讀書也很累的。”
現代的雞娃教育要孩子們從小到大讀十幾年的書,還穿插着補習班和課外興趣班,沒有一天是空歇的,好像這樣就能讓孩子們有一個好未來。
這是大人們說的,小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又累又疲憊,和大人們訴苦卻隻能得到一句不鹹不淡的安慰:“讀書哪有上班累?等你上班就知道了,我這麼做是為你好。”
秦物華不想成為這樣的家長,她隻想兩個弟弟妹妹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
“江哥兒,讀書累了就出去玩,阿姊要你過得開心快樂。”
秦唯江低下頭,悶悶“嗯”了一聲,眼眶被風吹得泛紅,“我會的,阿姊,你快去攤子上吧,阿大一個人忙不過來。”
秦物華帶着繭子的手擦去秦唯江臉上的一小塊灰痕,“上學去罷,阿姊走了。”
秦唯江揮揮手送别。
等到秦物華轉身離開,走出視線,冷下臉朝私塾裡面走。
秦物華對此自然一無所知,她趕到攤子時,攤子前面已經排起長隊,她連忙洗幹淨手替過阿大做手抓餅。
擡頭一瞧,不正是熟人嚴書吏嗎,自從早食攤子開業之後,這位嚴書吏幾乎是風雨無阻吃了将近一個月。
“嚴大人早好,還是吃老一套嗎?”
嚴書擺手,“不用了,今天來個加雞蛋的手抓餅就行。”
興許是要換換口味?秦物華爽快應聲:“好嘞,一共收您十五文,陶阿姊,過來收錢吧。”
陶婉小心翼翼上前收過嚴書手中的十五文。
“新來的幫工?”嚴書難得見到新面孔,好奇問了句。
秦物華正好把手抓餅做好卷起來,阿大接過餅放進折好的油紙裡遞給嚴書,她笑呵呵答:“是的,陶阿姊打算着過來學手藝,等過段時間學會了就出去擺攤子。”
“你倒也舍得。”嚴書詫異一瞬,據他所知,這小攤子的食客一天下來少說也有四五百,還沒算上要開學的學子們,等别人的攤子一開,肯定會分散食客,少賺不少錢。
“怎麼會,我還會出新品呢,再說了,能學去都是自己的本事。”秦物華頭也不擡專心做手抓餅。
梁洲城從一個星期前就開始有人效仿秦物華的手抓餅了,不過要不就是調出來的醬汁不如她家的醇香,要不就是做的餅坯沒有她家的脆。
材料工序也不難,早晚有一天會被琢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