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優景卻拒絕了:“不,不用了。”
尤棠說道:“那有什麼辦法?我做我的小屋,你做你的小屋,然後我一個人玩耍,小景也一個人玩耍……這樣做這個小屋還有什麼意義呢?要不我們還是絕交算了,反正以後也沒辦法一起玩。”
她口中的小景不是方優景,而是她自己的AI。兩個女孩各自把AI起作了對方的名字,然後讓彼此的AI也當了好朋友。
方優景的眼眶頓時紅了,跟像是要哭了一樣。
尤棠說道:“我都懶得管你對你姐姐的包子态度了,你怎麼還這麼扭扭捏捏!?”
白小暖突然問道:“你姐姐生的什麼病?”
方優景愣了一下,才回答道:“是基因病。”
尤棠為之一愣,顯然之前也沒了解過這件事:“基因病?你姐姐出生前沒經過基因矯正嗎?”
“她是後天生的病。”她遲疑了半晌,好像下定了什麼決心,說道,“我不是包子,我是心疼姐姐。其實我姐姐是為我生的這個病。”
這樣說出來,感覺後來的話也就沒那麼難說出口了。
女孩講了一個故事,是大約七年前的事情。那時她和姐姐乘坐一艘中型星艦旅遊回來,結果中途在強輻射區意外遇到了星盜勢力互毆,流彈破壞了他們的星艦,姐姐當機立斷把她抱在懷裡,用自己的身體遮擋了強輻射……後來她隻是輕微的輻射感染,姐姐卻得了難以治愈的基因病。
尤棠也沒想到是這麼沉重的理由,聽完之後支支吾吾了好一會兒,才說道:“你早說啊。你要是早告訴我原因,我就不罵你包子了。”
白小暖卻突然問道:“七年前……大概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遇到的星盜?”
方優景努力回憶了一下,告知了白小暖。白小暖對了一下時間和地點,感覺都不太對得上,但還是把方優景告知的信息記了下來。
但方優景知道的内容并不多,白小暖問的好幾個關于星盜的消息,方優景都不知道答案。她想了想,表示她姐姐出事之後,他父親聯合當初那艘星艦上的受害者家屬調查了很多關于在附近星系活動的星盜勢力的信息,還上訴過,她可以問了父親再回來回答白小暖。
這确實是白小暖需要的情報,她便承諾會給兩人做個漂漂亮亮且好用的仙子家園。
回到農場星的時候,白小暖發現大家已經把場地都給清了出來,甚至連隔離區也已經搭建起來了。
一個生态隔離圈大約一公頃左右,被隔離力場所籠罩。這種力場算是加強再加強再加強版本的生态隔離膜,别說蟲卵,連沒有權限的活人都沒可能活着走進去。白小暖這一期一共讓人建立了100個模拟生态圈,基本上3到4個生态圈為一組,每組都會設計成不同的自然環境,使用不同的生态藍圖,然後同一組的不同生态圈,則會模仿不同的季節變化,具體會根據環境原型而有所變化——比如平原或山谷地形就會有“常春”,“春夏秋”,“四季齊全”這樣的區别,“雨林”或者“綠洲”又會是另一種方略。
生态圈搭出來之後還要繼續消殺和淨化,把土壤替換成純淨土,并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确保這是一個完全的無生命的空間。
白小暖在這個間隙就一邊完善未來要使用的生态藍圖,一邊接點訂單來做。
說來奇怪,自白鹭星回來過了兩三天左右,本地星網突然多了不少的觀景箱訂單——之前在白鹭的星網上這類訂單數量是很少的。
不過接這類訂單對白小暖來說非常有利,主要材料基本都可以自己制造或者就地取材,隻有一兩樣原材料需要訂購,而且需求和農場建設的需求類型基本一緻,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白小暖差不多是看到就接,看到就接,接完第二天就能做好發貨。
比較麻煩的訂單還是那兩個仙子家園。難度不高,但是白小暖手頭沒有合适的現成設計,所以多少花了她幾天時間。
不過她确實在中央星做過類似的AI家園的訂單,手頭也有相應的模組圖鑒,尤棠的大部分要求她都能找到現成的成熟模組,因此做起來還算順利。不過點心部分白小暖給稍微做了一點創新。
白小暖在中央星的時候,其實是學院裡有名的料理高手。她做的料理很受同學的追捧,導緻她直言畢業後會回老家時,甚至被一堆校友催着設計了一款料理機留下。
白小暖想起尤棠之前老罵方優景包子,就惡趣味地設計了一款很像傳統料理之中“包子”這個食譜的點心記錄到了仙子家園裡面。
這是個“肉包子”。地球有句古語叫做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大概就是罵人包子的語言來源。白小暖設計的這款包子,外皮需要經過七道工序處理,最後出來的表皮綿軟松脆,裡面的肉和香料在烹制之後制作成了入口即化的湯汁,封在膠質的大顆櫻花裡面,咬破之後湯汁就會滲入面皮裡面,讓松脆的面皮變得柔軟,卻又帶着酥脆的餘韻。
這款肉包子在首都星幾乎受到了白小暖整個朋友圈的好評,都說是最還原(?)的傳統美食,白小暖覺得小姑娘們也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