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暖的手藝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除了幾位導師之外,楊月弓可能是見識過她最多作品的人了。不同于教授們一般隻會見到成品,楊月弓還見到過不少菜的制作流程和失敗範例。
其實白小暖很多時候的失敗範例也不算太失敗,但是她覺得不如她的預想就是失敗,對此楊月弓與她其它師兄師姐的态度是——直接吃掉!
理論上來說楊月弓不應該這麼饞,以他這種身份背景,首都星的什麼高級料理吃不到?但怎麼說呢,白小暖做的食物感覺上就是不一樣。雖然她曾經說過她在家很受寵,家裡的長輩從來沒讓她沾手過廚房的事情,導緻她剛到首都星的時候,除了加熱個速食餅什麼都不會……但是楊月弓第一次嘗到她做的菜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做得比懸星餐廳最有名的高級料理還有滋味了。
“有滋味”——這是白小暖一位吃貨學姐給她的料理做出的評價,後來被大家公認是最精确的評價。其實相比高級餐廳,白小暖不會買最貴的食材,也沒有最好的烹饪設備,她的許多廚具都是自己制造的,其中甚至有一些非常複古的廚具,當然不是完全複古的,還是進行了很多較為便利的現代化改造的,但是整體來說,還是有很多仿古的設計。
比如說她以前設計過非常奇怪的烤爐,沒有托盤沒有磁力網,甚至還使用明火進行噴烤。她在爐子裡挂那種很長的面包,最後烤出來的結果就非常一言難盡,外層的微焦的部分倒也還好,有着怪異但是多吃幾口也别有風味的焦香,但是核心的白色部分就很可怕了,硬得跟石頭一樣。
楊月弓靠着好牙口解決掉了中心那結實的部分,引得柏教授家的師兄師姐(跟着白小暖叫)對他是肅然起敬,覺得小楊師兄(并不敢跟着白小暖叫)雖然性格不行,但對小暖那是真愛啊。
其實那個面包芯甜甜的,并不難吃,隻是硬了點,有點考驗牙口而已。而且相比白小暖用正常的烹饪機做的那種白白軟軟的面包,這種面包芯更抵餓,有點像壓縮食品,說不定更适合機甲士出任務時食用。
當然,暄軟的面包肯定是更好吃的。
但是楊月弓許多時候更喜歡白小暖樂于探索一切事物的那種精神。她對于世界的那種探索與好奇大部分時候讓楊月弓也自愧不如。他說自己不如白小暖,一般人聽見了都會覺得是他過于謙遜了,甚至小暖本人也這麼認為,哪怕明知他根本不是一個謙遜的人。
隻有楊月弓自己知道,他說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是純粹地發自内心。
他在廚房設備的設計上幫不上什麼忙,隻能給白小暖打打下手提煉點材料制造點零件和部件什麼的。白小暖對于廚藝總是有很多想法,雖然在實際的手藝上,她可能不如懸星餐廳的大廚們娴熟,但是在對于廚藝的學術理解和實踐探索上,她又出人意料地深入。
廚藝在星盟算一項技術性學科,理論知識相對較少。白小暖明明隻修過一學年的選修課,但是在烹饪理論上卻有着許多技術學院的老師都不見得擁有的學術積累,而且經過幾年實踐,都快要自成一派了。就像她此時制造的這些烹饪機器,整個星盟可能都沒地方買,完全是她的私人創造。
裡面有些烹饪機楊月弓自己都認不出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各種機器密密麻麻地緊貼在一起,擠滿了白小暖廚房的一整面牆,中間僅僅以狹小的空間隔開,使用類似毛細管網的冷卻裝置進行散熱。
這設計不夠商業,但卻非常精妙。楊月弓思索了好一會兒,雖然也想為未來的美食聖堂做出一點實際貢獻,無奈發現自己所有的精妙設計用在這種民用設施上都過于大開大合,有試圖大炮打蚊子的嫌疑,最後隻能不甘心地閉嘴,老實地當個幫工。
等到做完所有前期工作,又進行了初次使用的預保養之後,白小暖終于開始做起了回到農場之後的第一批複雜料理。
她打算先做一批教授和師兄師姐們最喜歡的匣子肉。
匣子肉是白小暖從古代資料裡複原出來的一道料理,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菜肉餡的面包。白小暖以前查資料的時候,發現古代有各種各樣的肉餡面包,因為種類太多了,她一開始也不是很能搞清楚區别,隻知道各種不同的外形,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烹饪方式,都能做出不同種類的面包裹肉。
但是這裡面的一些資料實在太複雜了,具體的材料白小暖也買不到。而如果不使用相應的食材而隻是還原資料之中的做法,白小暖感覺不到做出來的成品有什麼實質上的區别,最多也就是做成不同的造型而已,口味都差不了多少。
這肯定是不對的,白小暖很确定,在地球時期的資料裡,不同種類的面包裹肉種類味道應該是差距很大的,一些影視資料裡的角色也會對不同的面包裹肉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喜惡、
可要完全還原其中的材料,那估計就是廚神再世也做不到。地球時代的很多食材已經被時代所淘汰了。越是後期的優化品種,味道就越是大衆化,同時口味也會變得相對單一。但古代的食材應該不是這樣的,他們的一種食材裡面可能會含有數量驚人的芳香物質和風味物質,雖然味道可能會比較沖人,但口味一定遠比現在的食物豐富。
可是白小暖也不可能回到地球時代尋找相應的食材,她能做的隻有盡可能地在目前常見的食材品種裡選擇最符合條件的食材,然後對之進行搭配,做出最還原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