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平生意 > 第21章 醫館重開,懸壺濟世

第21章 醫館重開,懸壺濟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婚後的日子,恰似一泓靜谧的湖水,澄澈而安甯,偶有輕柔的微風悄然拂過,于平靜的湖面漾起層層細碎漣漪,滿是甜蜜悠然的韻緻。

林瑤心底,始終心心念念着重振林家醫館之事,那座醫館,承載着家族數代人的榮耀與醫者懸壺濟世的仁心,她絕不容許它在自己手中繼續沉寂衰敗,仿若燃着一團熾熱且堅定的火焰。蕭逸塵敏銳地瞧出她這心思,望着她眸中閃爍的執着,心疼之餘,自是全力支持,滿心期許隻願她能順遂心意,萬事無憂。

修繕館舍之初,天剛破曉,晨曦微光灑落,林瑤便攜着丫鬟小翠,匆匆往醫館趕去。昔日氣派非凡的醫館,因長久無人經營打理,仿若一位遲暮的佳人,盡顯落寞滄桑。門庭冷冷清清,朱漆大片斑駁脫落,裸露出暗沉的底色,門闆幹裂出縱橫交錯的縫隙,那門環也裹上一層厚厚的鏽迹,輕輕觸碰,鐵鏽簌簌而落;邁進院子,荒草叢生,肆意蔓延,幾近沒膝,藥圃雜亂無章,往昔規整平坦的青石小徑被瘋長的野草侵占得幾不可見;踏入屋内,蛛網橫陳,層層疊疊,藥櫃蒙塵厚重,有的抽屜半開着,仿若無力的嘴巴,在悠悠歲月裡無聲訴說着往昔繁華不再的孤寂與落寞。林瑤眼眶泛紅,心底酸澀翻湧,卻倔強地咬了咬下唇,未曾展露絲毫頹态,利落撸起袖子便着手開始清理這滿目的破敗。

這時,城中聲名赫赫、年逾花甲卻一頭銀發精神矍铄的老工匠李伯,聽聞林家醫館修繕一事,主動找上門來。李伯站在醫館門口,雙手背在身後,目光如炬,在周遭破敗之處緩緩遊走一圈,啧啧輕歎:“林家醫館也曾風光無限呐,那可是咱京城百姓求醫問藥的好去處,就這麼敗落了,着實可惜。姑娘放心,老頭子我雖年紀大了,但這一身手藝還硬朗着呢,定能将這醫館修繕如初,恢複往昔光彩。”林瑤滿心感激,眼眶中淚光閃爍,盈盈下拜:“李伯,若能得您這等高手相助,醫館重振便有了實打實的指望,小女子先謝過您的大恩大德。”李伯連忙上前扶起她,爽朗一笑,聲若洪鐘:“使不得使不得,醫者仁心呐,林家幾代人行醫濟世,救過的人不計其數,咱大夥都記着呢,幫這點小忙算不得什麼,姑娘莫要如此見外。”

招募學徒一事,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展開。消息仿若春日裡的風,一經傳出,引得不少年輕人心潮澎湃,躍躍欲試。有個叫小虎的窮苦少年,父母皆是碼頭苦力,成年累月繁重勞作,傷病纏身,家中一貧如洗,日子過得極為艱難。小虎身形瘦弱,卻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股機靈勁兒。他怯生生站在林瑤面前,小手撓撓頭,局促說道:“林姑娘,哦不,夫人,俺想跟着您學醫,打小俺就看着爹娘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樣子,心裡頭就盼着有朝一日自個兒能有本事治病救人,減輕大夥的苦楚,您就收下俺吧。”林瑤見他誠意十足,眼眸中滿是憐惜,溫言問道:“學醫艱苦卓絕,耗時漫長,其間還無甚工錢,日子清苦,你可吃得消?”小虎猛地拍着胸脯,大聲保證:“夫人放心,俺不怕吃苦!隻要能學到真本事,啥都值!再苦再累俺都能扛!”

還有個姑娘叫阿秀,原是書香門第出身,家中突遭橫禍變故,落魄至此。她自幼熟讀詩書,對藥理醫典也略有涉獵,言行舉止溫婉娴靜。她微微屈膝行禮,輕聲說道:“夫人,阿秀願為醫館出份力,往昔在家中也常研習醫書,知曉些皮毛,心裡頭盼着能跟着夫人精研醫術,傳承林家醫道,還望夫人不棄。”林瑤見她談吐不凡,知識儲備豐富紮實,欣然應允,當下收下小虎和阿秀,還有幾個資質不錯的年輕人,着手悉心教導,傾囊相授。

整理修繕珍藏醫典殘頁時,棘手難題接踵而至。那些殘頁年代久遠,紙張泛黃脆弱,仿若風一吹便能碎成齑粉,邊緣破損參差不齊,有的字迹還因受潮黴變、蟲蛀啃噬而模糊不清,仿若隐在迷霧之中。林瑤日夜鑽研,眉頭緊鎖成川,滿心焦急,卻毫無頭緒。正巧,翰林院的大學士周老先生知曉林家有珍貴醫典殘頁受損,心系古籍傳承,特來幫忙。

周老先生戴着老花鏡,手持細軟毛刷,仿若對待稀世珍寶般,小心翼翼清理殘頁上的污漬,又從随身布袋裡掏出特制藥水,用蘸了藥水的筆尖,一點點修複破損處,口中念念有詞:“這可都是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啊,多少失傳醫術說不定就藏在裡頭,可得仔細着,萬萬不能再損毀了。”在周老先生的悉心指導下,林瑤逐漸掌握修繕技巧,醫典殘頁慢慢恢複舊觀,珍貴藥方、精妙醫理重見天日,如明珠拂去塵埃,熠熠生輝。

開業當日,天尚未大亮,魚肚白的天邊微光初現,醫館門口便排起蜿蜒長隊。百姓們聽聞林瑤醫術高明,又逢義診,皆是慕名而來,人潮湧動。隊伍中,有抱着孩子滿臉焦急的婦人,孩子小臉燒得通紅,哭鬧不止,婦人眼眶泛紅,嘴裡不停念叨着:“乖娃,忍一忍,夫人馬上就給咱瞧病了。”有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者,被兒孫攙扶着,咳喘連連,身子顫顫巍巍;還有面容憔悴的青年,捂着腹部,冷汗直冒,牙關緊咬。林瑤身着素色醫袍,頭戴巾帼,神情專注而從容,依次為病患診治。

她為小兒診病時,手法輕柔似水,先輕輕摸了摸額頭試體溫,又和聲細語哄着孩子張開小嘴查看舌苔,再小心查看咽喉,輕言細語安撫着哭鬧孩童:“乖孩子,莫怕,姨姨給你瞧瞧,一會兒就不痛啦,咱不哭哦。”開好藥方,還不忘拉着孩子母親的手,細細叮囑用藥劑量與禁忌:“這藥啊,一日三次,每次半勺,可千萬别多了,孩子小,腸胃弱。”碰上疑難雜症的老人,她耐心詢問病史,從年輕時的勞作習慣,到近些年飲食起居,事無巨細:“大爺,您年輕時是不是常下田勞作?腰腿可受過傷?”而後皺眉沉思,翻閱醫典,反複斟酌藥方,力求精準施治;面對外傷患者,她動作麻利幹練,清創、消毒、上藥、包紮,一氣呵成,還細心講解後續護理要點:“這傷口别沾水,勤換藥,要是化膿了,趕緊回來找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