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了。”顧栩往旁邊幾個抽屜看了看,最後找出另外幾樣禮物,有的包裝完整都沒拆封,也有簡單一個袋子套着,東西很常見,是耳機、相機、酒杯這種。
顧栩也記不得了,清點一遍後稍作思考,然後指着電視櫃最上一排,告訴尤迦雲:“那瓶紅酒,還有最邊上那個男演員獎,我第一個獎,都是之前幾年給你準備的生日禮物。”
尤迦雲這會兒表情上的不好,已經不是生氣,是對中間這幾年的錯過感到難受。
“我錢多。”顧栩捧過尤迦雲的臉,沒讓他再去看那些禮物,然後問罪,“分開第一年,我送你的生日禮物是不是沒留着?”
“什麼啊?”尤迦雲悶悶地問。
顧栩說:“我的題字,心平氣和。”
那尤迦雲有印象,跟一堆哈哈的生活用品寄到他老家,當場就被他扔進快遞站外門口的垃圾桶。
“寄一個框,上面寫‘心平氣和’,我隻會覺得你在罵我,能留着才怪。”尤迦雲說。
“早知道第一年應該送酒和酒杯。”顧栩說。如果一開始就清楚兩人矛盾并不是因為不夠心平氣和,也不會有後來那麼多年的不對付。
尤迦雲掙開顧栩的手,擡頭看了看上面那瓶紅酒的牌子和年份,然後說:“第二年送也不遲啊,你又不喜歡喝,為什麼放這裡當擺件?”
“因為我生日的時候你任何表示都沒有。”顧栩說。
“小氣吧啦的。”一天内收到很多禮物的尤迦雲如是說。
他站起來,去拿那座點名要送他的獎杯,坦白道:“這場活動我去了的,有看到你領獎,在觀衆座上。”
盡管耳洞已經沒了,但并不會因為耳釘太遲收到就顯得無用,珍貴的是心意,而錯過的遺憾會讓這份禮物更加與衆不同。
他倆不會讓這種略帶難受的氛圍持續太久。下一刻,尤迦雲開開心心拆禮物,問顧栩:“怪不好意思的,我是不是也要給你補上?”
顧栩過去繼續清理沙發,一邊回道:“不用客氣。”說完又停下動作,站那兒看尤迦雲。
“那我就不客氣了。”尤迦雲拆着包裝盒,眼睛一亮又一亮。
送禮物當然不是出于客氣,很多時候是因為從他臉上看到的驚喜,從而生出喜悅,那一瞬間,好像全世界的鮮花都盛開在彼此的心裡。
尤迦雲給蔡景美挑生日禮物這事兒耽誤幾天,卡着劇宣結束的最後一天才送到她手上,在此之前,花了好些心思先把顧栩這幾年的禮物補齊了。
生活中很多誤解在消除,相處是一天比一天黏糊,但他倆在互聯網上就不同了。
劇播熱度比預估的好,每天都有不同的話題霸屏各個平台,不管是大男主成長和複仇,或者群像的千人千面,劇情和人物幾乎無懈可擊。
而關于尤迦雲和顧栩之間,他們在人前把那種半分熟的相處營業得太好,導緻跑宣傳期間,有工作人員對外認證了這倆關系一般,加上晚上劇集一更新,看他們在劇裡互相計算,演技好,太容易讓觀衆代入,刻闆印象逐漸加深。
劇播到後期,因為尤迦雲角色的高光不少,甚至開始出現顧栩團隊打壓尤迦雲,以及尤迦雲借着與顧栩幾分相似的條件,撕走了顧栩的資源,種種爆料跟真的一樣。
後來平台方策劃舉辦終映晚宴,第一時間跟顧栩團隊對接,還得小心詢問一聲:“演員名單您這邊需要先核對一下嗎?像……尤迦雲我們可以請嗎?”
該消息傳到顧栩耳朵裡,稍加複盤,還是覺得不可理喻。
尤迦雲人已經在橫店,接了新劇,剛做完定妝,還沒有正式進組。沒開拍,但哈哈和某位專業表演指導老師都已經一同搬過去,實時陪伴着。
顧栩今年重心放在電影上,挑選劇本到籌備時間和事先要翻閱的資料,投入精力很多,他住橫店的事連經紀人都不知道,每天隻有遛狗會出門,除了尤迦雲誰也不見不聯系,基本不是看自己的劇本,就是在看尤迦雲的劇本。
有劇在熱播的情況,跑完前期的劇宣直接消失的,也就顧栩能做到了。
所以當終映晚宴那天顧栩再次出現時,鏡頭和人群目光很多都聚焦在他身上。
晚宴開始前有紅毯,主演都做了在劇裡最出圈的妝造,古裝扮相和現代聚光的交錯,猶如跨入時空裂縫,參與進一場盛大的穿越之旅。
顧栩的妝造是劇裡初登場的形象,同時也是開機時穿的那套。看劇時很多觀衆因為情節發展,心境跟着男主一步步發生變化,初登場反而成了白月光的存在。
尤迦雲不同,他是劇裡中後期階段的扮相,是角色走近權野之争的一場重頭戲穿着,褪去前期的羸弱,服飾變得華麗,剛好很襯今天紅毯上的燈光閃耀。
酒店外的場地不如正式電影節那樣紅毯可以鋪很長,而且人太多了,怕造成擁堵,紅毯環節過得很快。顧栩壓軸出場時,前面尤迦雲正要往内場走。
聽見主持人介紹下一位出場,尤迦雲回頭看了一眼,一開始隻是朝顧栩點了點頭。
跟以往每次同時出現在鏡頭前一樣,挂着營業痕迹明顯的笑意。
顧栩也同樣。
但可能是被相機閃光迷了眼,尤迦雲停下腳步,轉身看向顧栩。兩人的目光越過層層光影,交織到一起。
這麼說起來,以往也并非每次都能順利在鏡頭前營業到底,比如這部劇開機那天。
那天服裝一樣,閃光燈也不少,那時他們的目光是越過層層誤解下的隔閡,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從未忘卻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