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願望是逃離父母的控制,嫁人、兒女雙全,擁有自己的幸福生活。
陳夏過來的時機是原主畢業分配前,既然要逃離原主父母的控制,那她的工作地點最好離京市越遠越好。
不是陳夏慫,而是大環境如此,如果她跟原主父母硬剛,有理也會被人指責不孝。
這個年代跟後世自掃門前雪,隻要你違法犯罪,很少有人狗拿耗子不同。這個時候廠裡的工會、街道辦可都不是吃幹飯的,你敢不孝,她們就敢抓你批鬥遊街。
最保險的做法是遠遠地離開京市,當然她也可以把老陳家都給收拾了。
但她來是做任務的,原主的願望裡沒有提到報仇,她何必要畫蛇添足?萬一她把陳家那一大家子給收拾了,原主心疼了,不滿意了,給她打個差評,她上哪說理去。
這樣的事情可不是沒有發生過,在小系統給她的新人手冊裡就提到過。
曾經有任務者完成許願者願望的同時,順帶着替她報複了家人,結果被許願者打了差評。
許願者的理由是雖然她的父母不疼她,但他們畢竟生養了她,任務者不經她同意傷害她的家人,她隻給打差評沒有投訴她已經算是輕拿輕放了。
陳夏在不确定許願者是否要報複陳家人的情況下,決定還是慎重保守一些。她不奢望許願者給她打五星好評,隻要安安穩穩地把基本任務完成就好,畢竟她也隻是一個普通人。
陳夏所屬的這一批中專生畢業大多分配在京市,但凡事都有例外。她穿越後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變好了,上輩子學過但早已模糊的知識全記起來了。五八年是新華夏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的最後一年。
從五三年開始,華夏出于戰略戰備上的考慮,先後将一大批軍工企業從東北和東部沿海地區向内地相對比較安全的地區遷移,也就是所謂的大三線、小三線。
原主學的是無線電專業,西南那邊建的有三大電子工業基地之一,她可以報名參加自願國家西南地區的工業建設。
說幹就幹,陳夏找到輔導員,申請分配到西南地區。輔導員怕她隻是一時的熱血上頭,好心勸她多考慮考慮,畢竟西南地區的條件比起京市差多了。
陳夏知道輔導員是好心,一五一十的把自家的情況說了一遍:“老師,不是我不孝,實在是我在這個家裡已經沒有活路了。我嫂子撺掇着我媽給我找了個對象,比我大二十歲,家裡有三個娃。
我打聽到,他前妻就是被他打的小産雪崩死的。您說嫁給這樣一男的,我還有幾天好活。與其被他打死,還不如去西南支援國家建設,最起碼還能多活幾年。
陳夏輔導員其實正發愁呢,他外甥女在隔壁工業學校讀書,同樣面臨着畢業分配,上面傳出消息,她們這一批中專生要響應号召,全部分配到西南支援國家建設。
他大姐就這一個閨女,舍不得讓孩子去那麼遠的地方,抹着眼淚求他想想辦法,把外甥女留在京市。可他不過是一個在中專教書的小輔導員,哪來那麼大的本事把她留在京市。
沒想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時,突然迎來了轉機,以陳夏的成績分配到京市是穩穩的。既然陳夏想去西南,那他就可以在私下找關系運作一下,将她們倆的分配單位調換。
在輔導員的運作下,陳夏将在一周後跟着工業學校的學生一起被分配到四川成都,就連火車票都不需要她購買,她隻需要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就行了。
陳夏不準備跟家人說自己被分配到西南的事兒,原主的戶口已經遷到學校,她給家裡留了一封信,跟輔導員說好,等她走後,幫她從學校寄到家裡就行了。
至于以後,她去的地方離京市有上千公裡,還是門口有軍人站崗的保密單位,連個具體地址都沒有,陳家想找她比登天還難。
原主的東西不多,衣服大多都是撿的陳陽穿過的舊衣。陳夏手裡有簽到獎勵的五百塊和布票,趁着出發前,花了二十積分,從系統商城裡買了幾套衣服和一些布料。
系統商城裡這些日常用品大部分都很便宜,一整套年代裝5積分,一匹布料5積分。
她拿着布料,在學校附近的胡同裡的一家老裁縫店,定做了春秋裝、夏裝和冬裝各兩套,厚褥子和薄厚被子各一。
輔導員的姐姐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知道陳夏的情況後,給她送來三百塊錢、一些全國糧票和一套被褥。陳夏推辭不過,在輔導員的勸說下收下了東西。
陳夏花了兩個積分從系統商城裡買了一套兩大三小五個帆布包,一個包裡裝被褥和衣服,稍微小些的包裡裝其他一些東西。
她的包隻是外表看着挺唬人,其實那些重要和沉重的東西都被她放進了空間裡。
空間那兩畝田一直空着太可惜,從系統商城裡買來種子,種了半畝小麥、半畝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