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完月子沒多久,陳夏的産假就結束了。擺在她面前最棘手的問題就是沒人給帶孩子,找保姆不現實,不好找,就算找到了,陳夏還擔心人保姆能不能盡心盡力地照顧孩子呢。
她的工作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頂崗一段時間,最終她決定能請長假就請長假,請不了就把工作賣了,當然買家會被調崗到其他位置,不可能随便來個人都能進技術部當工程師。
雖然一個月百十來塊的工資就這麼沒了,但陳夏一想到自己已經把所有的任務都完成了,接下來隻需要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心裡那點兒不甘心也就沒了。
自打運動之風刮到她們這邊,廠裡來了個副廠長一天天的淨整幺蛾子,她打算在家帶幾年孩子,等到改開,她才四十來歲,正是奮鬥的好時候。
陳夏把工作轉讓了之後,就安心在家帶娃,熬到娃三歲要上幼兒園,剛松了口氣,一紙調令,韓骁被調到東北局了。
夫妻倆麻溜收拾行李,包袱款款帶着兩個孩子踏上了去東北的火車。雖然知道是韓老頭搞的鬼,但韓骁這次破天荒的沒有打電話跟他吵。理由很簡單,陳夏對哈城心馳神往已久。
火車到站後,陳夏一手牽一個小胖墩,韓骁扛着大包小包,不慌不忙地下了火車,他們坐的是軟卧車廂,上下車有特殊通道,不用跟其他乘客擠來擠去。
下火車後,就看到不遠處的韓瑩和韓老爺子的勤務兵王陽。王陽和韓骁把行李塞進後備箱,韓瑩抱着兩個孩子舍不得撒手。
韓骁去新單位報到,陳夏和兩個孩子暫時先住二姐韓瑩家。等他安頓好了,把分的小院拾掇好了,她們娘仨再跟着去部隊家屬院。
韓老爺子想抱孫子的願望又破滅了,本以為回了東北,韓骁就會乖乖帶着媳婦孩子回家住,結果韓骁根本就沒搭理他。
韓骁去部隊不到半個月,就着急忙慌地把陳夏娘仨給接回了部隊。習慣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猛不丁地一個人住,他是吃不好睡不着,天天盼着早點把房子給拾掇好,把人接來。
韓骁知道陳夏愛幹淨、講究,找人整修房子時,幾乎一比一把他們原來的家完美複刻了出來。
陳夏喜歡東北的大炕和火牆,冬天超級暖和,就是睡起來太硬,睡慣了軟床的陳夏,炕上鋪了兩層厚褥子。
玥玥和琛琛兩個熊孩子對大炕非常滿意,首先是夠大,可以讓他們随便打滾。
之前韓骁以他們倆是大孩子為理由,哄他們倆睡小床。現在這麼大的炕,加上剛到一個新環境,怕他們倆不習慣,一家四口又睡到一鋪炕上了,兩個孩子别提有多開心了。
搬到新家後,兩個孩子被陳夏送到了幼兒園,巧了,雙胞胎的班主任就住她家對面,是跟韓骁搭班的郭正軍郭政委的愛人楊麗娟。郭正軍執行任務時曾受過傷,夫妻倆一直都沒有孩子。
楊麗娟之所以進幼兒園當老師,就是因為喜歡小朋友。初見雙胞胎,就喜歡上這倆孩子。陳夏跟楊麗娟一見如故,見她這麼喜歡雙胞胎,就讓雙胞胎認她當了幹媽。
幼兒園就在軍區家屬院裡面,每天上學、放學根本就用不上她接送,兩個孩子每天早上跟他們的幹媽楊麗娟手拉手一起去幼兒園,下午放學又一起手拉手回來。因此自從雙胞胎上了幼兒園之後,陳夏就徹底閑下來了。
軍區這邊離市區較遠,附近也沒有合适的工廠,陳夏就把前院後院的荒地給開墾出來,後院種玉米、紅薯和土豆,前院種菜。
澆水時摻上一些靈泉水,秋收時糧食和蔬菜想不高産都難,陳夏把後院的玉米、紅薯和土豆收完,又忙了兩天,把前院種的白菜、蘿蔔等也都給收了。
東北這邊冷的早,做飯、取暖需要大量的木柴,陳夏和楊麗娟約着一起去了附近的何家莊。楊麗娟沒少在何家莊換雞蛋、蔬菜和木柴,在她的介紹下,陳夏換了好幾車木柴。還請人在後院搭了一個柴火棚子,裡面慢慢地全是曬幹劈好的木柴。
怕兩個孩子不适應東北的寒冷,她從系統商城裡買了保暖符,房間每一面牆上都貼了符篆,燒火炕和火牆後,屋裡升溫快,熱得時間長。外面零下二三十度時,在屋裡穿件毛衣都能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