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考上大學,逃出媽媽的掌控,像其他同學那樣,兜裡裝着小錢包,勾肩搭背一起壓馬路。路上看到炸串買兩根,坐在馬路邊吃邊嘻嘻哈哈打鬧。
後來這個願望實現了,上大學後,我爸每個月給我轉很多生活費,讓我可勁兒花。
再後來繼承了舅姥爺的遺産,錢多到成了一串數字,想吃什麼買什麼,想去哪就去哪,但我好像也并沒有多開心。
我朋友很少,性格孤僻,不擅長與人交往。衣服買的再多,喜歡的也就那幾件。
飯菜再豐盛,山珍海味全端上桌,最多也就是一碗飯,有時候反而會因為飯菜過于豐富沒有胃口。
走在路上,總覺得别人看我的眼神不懷好意。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半夜裡驚醒爬起來看看門窗鎖好了沒有。
雖然這隻是我聯想力豐富,自己吓自己而已,可問題的關鍵還是我心裡不踏實。
錢捐出去後,我感覺自己一下子神清氣爽了,抱上了國家爸爸的金大腿,什麼魑魅魍魉、妖魔邪祟,統統退散。”
“那可是一千億,幾輩子都掙不來的錢,捐了,真的不心疼?”
“不心疼,那一千億畢竟沒有擺在我面前,它隻是我手機上顯示出來的一串冰冷的數字而已。反倒是工作室籌備時,那些一筆筆,實打實的花出去的錢讓我比較心疼。”
“說到工作室,能說說,你開星夏動漫工坊的初衷是什麼嗎?畢竟當時你已經那麼有錢了,一千億存銀行,每個月的利息都夠你随便揮霍了。”
“初衷?那肯定是因為喜歡,我大學時學的是計算機,大二下學期的時候吧,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三維動畫制作,然後就深深地愛上了。
當時有考慮過轉專業,後來因為兩個專業課程差異大,轉專業要降級才能轉,就放棄了。
但是我後來有時間就去旁聽數字動畫藝術系的課,之後也一直在自學這方面的知識。
大學畢業時,我的大學室友們要麼繼續讀研深造,要麼考公和出國留學了。
而我比較宅,還有點兒懶,也不怎麼合群。既不想繼續讀書,也不喜歡受到約束的工作。
但好像不找一份工作吧,就好像我這個大學白上了。為了不拉低北航的就業率,我決定開一間工作室自己當老闆。
當時就覺得,自己的工作室,不用跟人有太多的交流和溝通,掙多少錢無所謂,能給自己交醫保和社保,又自由自在沒人管就行了。”
“當初隻是想開一家小工作室,不讓自己閑着,沒想到陰差陽錯倒成了行業領頭羊。”
陳夏趕緊擺手:“我可不是,領頭羊這個重任我可擔不起。
這個行業優秀的前輩、大佬太多了,我們星夏隻不過就是個小作坊,幾十個混口飯吃。”
“工作室這麼大還是小作坊?這一層全部都屬于咱們工作室的工作區域吧?”
“這棟樓是我舅姥爺留給我的遺産,不僅這一層,其他層也是我的。我們樓下租戶已經搬走了,那裡會重新裝修,之後也會是我們工作室的地盤。”
“一整棟樓啊?難怪你們工作室這麼大,原來這棟大廈都是你的,我原本還想問,為什麼會把工作室設在這裡呢。”
“聽說你們工作室最貴的是那間機房裡面的企業級渲染集群,當初定制的時候花了幾十億是嗎?”
“當初定制硬件時,興奮勁兒還沒過,腦子一熱,覺得反正不差錢,設備肯定是越貴越好用。小的工作站就沒考慮,直接定制了企業級渲染集群。
後來後悔了,先不說設備,就那間機房裝修費就花了半個億。那個時候我還要上課,裝修都是表姐在盯。
定設備的時候是直接刷卡,當時也不覺得花了多少,等到後來看到最終的結算單後,我當時直接就想問,那些設備能不能七天無理由退貨?
但仔細想想,都安裝調試好了,肯定不能退的。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花出去那麼多錢,印象太深刻了,至今記憶猶新。”
“大概花了多少錢還能記得嗎?我看很多網友給你算了一筆賬,說你當初第一部動畫作品賺了不少,如果加上現在正上映的這部電影,能回本嗎?”
陳夏搖頭:“肯定是不能的,我們工作室第一部電影電影票房是26億,扣除掉稅收和電影基金的8.3%,院線分成51%和電影發行方的8%之後,真正到我們工作室的錢就隻有32.7%,也就是九億多。
但這個可不是淨利潤,我們也有各種開銷、支出,尤其是那些設備,就跟個電耗子似的,買着貴,用着更貴。
其實回不回本的無所謂,我現在想的就是跟整個團隊一起努力,拿出讓觀衆喜歡的作品,不讓喜歡我們動畫電影的觀衆失望。”
這段采訪一在網上公布,瞬間就炸了。
“我去,一千億就這麼捐了?她腦子沒毛病吧?”
“你腦子才有毛病,她又不是隻有一千億,你沒聽到人家還有京市一棟樓、有豪車、别墅和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