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還未進門就聽到明心的歎氣聲,自回到上靈清墟,這是她第二次聽到明心歎氣,多年尋不到師姐,她都不會因此而歎氣,看來那孩子還真左右了明心的情緒。
她邊推門便說道:“我進來了。”
屋内明心盤腿坐在坐榻之上,靠着憑幾,愁容滿面,同前些時候不知該送清旭那孩子什麼好物時一樣,哦,不,今日之愁比上次更濃些!
明心呆呆的看着明惠走進來知道明惠坐在她身側,她一臉愁容的看着明惠。
明惠道:“許久不曾見你這般憂愁了,還是因為清旭那孩子的事情嗎?可是上次你不是已經送了一支筆給他了嗎?怎麼又愁了?”
明心愁啊!她道:“今晨看到有點塵山的弟子過生辰,我便想起我從未問過清旭那孩子他的生辰!算來我與他相遇快一年了,他來到這上靈清墟也快大半年了,可我從未想起生辰一事!明和能記住每個弟子的生辰,可我卻忘了問那個被我帶上山的孩子的生辰,師尊說的對,我這樣的性子是最不适合做掌門的。”
明惠笑:“原來是這事啊,你本就是這閑散的性子,點塵山的弟子過生辰,若不是她向你說起,你也記不得,大家都知道。況且你不常在門派中,弟子們向你提起并非是要你記住,不過是想讨個師叔的吉利話高興高興,你因清旭那孩子是由你帶回上靈清墟便多加關照,情理之内,也得多留心那孩子,可這卻讓你有了多餘的愁,從前你哪會這樣的唉聲歎氣呀?”
明心也覺得自己不似從前潇灑了,今日來愁的事情很多,都是和清旭那孩子有關的事,大姐的事都很少想了,但是大姐的玉佩在清旭那孩子身上,所以每每想大姐的事時都一定會想到清旭,然後所有的愁、所有的疑團都聚集在那孩子身上了。
明心道:“那孩子身上的疑團太多了,大姐的玉佩在他的身上,那個至今仍沉睡不肯醒來的神明也在他體内,我若是想大姐的事,那最後必定會想到清旭,想到他就會想着他體内有神明存在,會想到與他初遇的那一天,那麼瘦弱的一個孩子為何會在那森林之中,周圍都是瘴氣,他是怎麼存活的?前時瞧他,他高了、壯了,身體結實了,再沒有那瘦弱的影子了,此刻我能理解師尊和明和看着帶回來的孩子長大了為何那麼欣慰,微弱的生命已突破桎梏蓬勃向上了。”
明惠道:“是啊,那些孩子有在戰亂時死人堆裡面扒出來的,有在亂葬崗被丢棄的,有因先天之疾被遺棄的……撿到的時候,那小小的人兒在襁褓中,有奄奄一息的,也有睜着眼睛看着你的,那麼小的、弱的小生命,你看着她一天天長大,直到能保護自己,還能保護别人,心中的歡喜真是無法形容。”
兩人感歎了一番,明心從前雖能明白這種感情,但清旭讓她了解這種感情。
兩人說了一會兒,明心便沒有那麼愁了,想到清旭的生辰禮,她便想到明惠拿走的大珍珠,便又向明惠伸手要:“我的大珍珠。”
明惠拍了一下她手心,道:“什麼你的大珍珠,那是我的大珍珠,那上面已經刻着字了,刻着明惠兩個字。”
明心也不是真的想要回來,撇撇嘴,輕輕的哼了一聲,不像不滿,像撒嬌。
明惠道:“你說你坐在這裡愁什麼呀?你要想知道那孩子的生辰是何時,你過去千隐山問問便知道了呀,我知道你是覺着遇見他一年多了也不曾問他,怕他傷心,你心裡愧疚,但這事兒啊,你還隻能去問他,再不問他這一年就要過去了,不過我覺得那孩子不一定會記得自己的生辰。”
明心也想到了這一點,萬一她問了,這孩子說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勾起了過去的往事,傷心難過,她可不知道怎麼哄,她不會哄人。
明惠又道:“我見過那孩子幾次,那孩子總是跟在清和的身邊,周圍的師兄有說有笑的,他就靜靜的跟在他們後面,不怎麼搭話,有的時候有師兄轉頭和他說話,他就回答,更多的時候他就是走在末尾,有的時候我還瞧見他獨自一人行走。”
明心道:“他同清和要好這我知道,至于和其他的師兄們,從他口中所言,倒是關系也挺好。”
明惠道:“我瞧着那孩子乖巧的很,他同你說的話定都是撿好的那些說,許是怕你擔心,我有好幾次都瞧見他獨自一人走着,莫不是之前在深林中習慣了一個人,一時間還改不過來,所以還是喜歡一個人待着。”
明心不清楚這些,清旭每次見她時,都會事無巨細的說着不見面的這段時間他做了些什麼因每次都看他是開心的模樣,便不會多問他同師兄們的關系,清和同他要好他也是不曾說過的,隻是明心多次看見清和在他的身邊,遂有一次問他與清和是否要好的話,明心察覺他那時候隐隐有些不開心,但這種感覺伴随着他趴在自己膝頭憨笑說是的時候消失不見了。之後他便又說自己的事,明心也沒在追究自己方才的感覺是不是真的,現在看來,她對清旭還是不夠關心。
當天晚上,明心求了明和一同去千隐山,詢問明陽關于清旭的事,恰巧明義長老也在,四人便在偏殿說話。
明陽道:“課業一事先不言,我發現清旭這孩子會有意的模仿清和,模仿清和的行事作風,為人之道,甚至模仿清和的笑,這孩子似乎不知道該怎樣做人。若這孩子隻是模仿清和的為人處事之道,我也不多加言語,可這孩子卻連清和的笑、體态都想要模仿,這便不正常了,前時我看見了幾次他一個人躲在僻靜之處模仿清和的笑,模仿清和的執筆執劍之态,甚至是模仿走路之态!我起初隻是覺得這孩子許是敬佩清和的品德,所以才模仿清和,但事态發展逐漸失控,這孩子居然模仿清和行走之态。這已然超出敬佩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