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聽罷覺得新奇得很,調侃道:“那伯母在家中可是有的忙了。”
孫策對此深有同感,他随父連年征戰,一年間住在家中的時間不過一月有餘。每次一回家兩位弟弟就會像跟屁蟲一樣每日不眠不休地纏着自己,有時被纏得煩了不免訓斥他們兩句,此時二人就會狼狽為奸地站在同一戰線,孫權年長些,更富有經驗,就上前可憐兮兮地解釋:“兄長常年不在身邊,也不知道我們在家中日日夜夜思念兄長。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把兄長盼回來了,我們親近兄長也是情有可原。”又裝模作樣地認錯:“如果惹得兄長煩氣了,我們走就是了,省得再惹兄長心煩。”說罷二人就會手拉着手佯裝要出門去,每到這時,孫策就會像個負心漢一樣默不作聲,一手撐着腦袋靜靜地看他們表演。絕大多數情況下,二人剛走出大門就會止步不前,往後微微扭頭偷瞄孫策的反應。見孫策毫無回應他們也不會真的離開,隻厚着臉皮賴在門口不肯走。二人雖然演技拙劣,但這招對孫策卻是百試百靈,鬧劇的最後都會以孫策軟下心腸輕歎一聲,再去門口給他們找個台階,好言相勸讓他們回來而收場。
孫策的思緒漸飄漸遠,他回想起一開始隻有孫權的時候,孫權就總是這樣做,這一套流程是屢試不爽,自己無可奈何就任由他纏着自己。後來又有了孫翊,孫權就把孫翊也教壞了,兩兄弟就這樣一拍即合,搞得孫策很是頭痛。不過,有人憂愁就有人歡喜,笑容從不會消失,隻會轉移到孫策母親的臉上。隻要孫策在家,母親就能與父親安享閑逸了。因此每次回家的時候全家人似乎除了孫策都很開心。可如今想來,當時的郁悶早已消散,隻留下動人的溫情。
“伯符兄,伯符兄,你在想什麼呢,為何笑得如此柔情似水?”周瑜拍了拍孫策肩膀把他遠去的思緒喚了回來。孫策回過神來,摸了摸無意識間已然微微上揚的唇角,“啊?我笑了嗎?”“笑得可明顯了,說說嘛,在想什麼?”周瑜的求知欲迸發而出,孫策也沒必要隐瞞,将自己剛剛心中所思所想全盤托出,引得周瑜狂笑不止,“伯符兄的弟弟們竟然如此活潑有趣,來日我定要見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