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甯玉眼眸微縮,閃過一點光芒,緊接着用行動接上了顧曉夢的話。
抓起她掌心的藥片,仰頭吞下,“ 有時候,我倒是希望,吃下去的就是..... ”
“ 别說。” 顧曉夢突然伸手捂住她的嘴。
不希望,她的話再次——
一語成谶!
緊接着,不等李甯玉再說什麼,緊接着站了起來,“ 李科長,你再多休息一會兒,不打擾你了。對了,這瓶羅漢果粉也給你留下了,你沒事可以沖水喝,這女人啊讓海風一吹就容易衰老。”
看着顧曉夢匆匆離去的背影,李甯玉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這個顧曉夢到底想幹什麼?
故意帶相機上船可以解釋為要嫁禍金生火,她本來就是軍統的間諜,有這樣的任務也不意外。但羅漢果除了抗衰老美容更主要的功能是平咳止喘。她又是怎麼知道自己有哮喘并提前預備的呢?
說她對自己是一番好意吧,她給自己吃的甘草片又有加重傷勢的作用,她是敵是友,又目的何在呢?
唇邊,尚有一絲馥郁的幽香萦繞。是剛才顧曉夢捂住自己唇時留下的。
李甯玉突然發現自己對這縷餘香的氣味并不讨厭,反倒是剛才吳志國硬執住她的手讓她感覺并不舒服。
顧曉夢并不知道,自己早已和她有過幾次交集。
準确的說,是三次。
李甯玉的腦海中如攝影機一般一格一格播放。
第一次見到她是在佳緣雜志的封面上,那份雜志是自己發展入黨的下線老漢主編的。
用雜志的封面女郎來傳遞密電訊息是自己的注意。穿和服的女郎,挽起的發髻式樣,簪的菊花,和服衣領上的條紋,手腕上的紋身,手持的扇面上的圖案.... 所有這些都是經過特殊加密的密碼。
為此,自己當然訂閱了這份雜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她畢竟是一個貌美的年輕女子,這樣銷量極大的時尚雜志,自己訂閱并不引人驚異。事實上,即使在司令部穿軍裝的女子當中,這份雜志的訂閱量也是相當可觀的。
雜志的封面多是溫婉可人的各國風情的女子。隻有那一期的她一身意氣風發的褐色騎馬裝,恰到好處點綴了一條綠色絲巾,襯托出她的靓麗妩媚,讓人過目不忘。
自己随意翻了一下名字,發現她就是大名鼎鼎的顧船王剛剛歸國的女兒。
也就是自己上級的女兒。
第二次,是在南京政府為了拉近與商界要人的距離舉辦的一次舞會上,自己代表情報部出席,不過對這樣的場合一向沒有什麼興趣的自己,很快就找了個借口離去。離開時,看到一衆青年簇擁下的她一身火紅洋裙進入大廳,高調,張揚,立刻吸引了場内所有人的注意。
自己與這群人擦身而過。
烈焰紅唇,不知怎得,自己的腦海中蹦出了這個詞。
微微有些奇怪,為什麼她竟和她父親顧明章内斂沉穩的性格如此反差。
第三次,就在兩個月前,自己下班後有意繞道去了百貨大樓,途中 “ 不小心 ” 掉了一方手帕讓下線老鼈撿到。
任務很順利完成,打算在百貨大樓随意買一件旗袍早點回家休息,卻又看到了她。
這一次,她卻是在為了一個衣衫褴褛的孩子怒斥追趕他的保安。
自己在不遠處裝作挑旗袍,聽了片刻,很快就明白了,這個窮苦孩子覺得進百貨大樓的都是有錢人,偷偷溜了進來讨錢,結果被保安發現,一路追趕,驚慌失措中撞到了正在挑衣服的她身上。
保安見沖撞了富家千金,更是惱火,抓起孩子就揍,但被顧曉夢攔住怒斥。
她蹲下身來跟孩子說話時,剛才還犀利尖銳的表情卻瞬間變得柔和,最後掏出錢包取了一些錢給這個孩子讓他去買吃的。
但保安正欲領着這個孩子離去時,她卻思忖一下,叫住了保安。
“ 等等,我正要走,帶他一起,直接送他去飯店吧。”
自己當然能迅速明白,把錢給孩子很可能就被保安或其他什麼人把錢搶去,這個可憐的孩子還是吃不上一頓飽飯。
這一瞬間,自己似乎從這個活力奔放的漂亮女子身上看到了她父親的影子——她張揚的外表下的善良和缜密。
船體随着波浪晃動了一下,李甯玉迅速從過往中抽回思緒,看了一下表,蹙了一下眉心,起身穿上軍服,開門徑直向宴會廳走去!
***
天黑雲密,風浪漸起!
顧曉夢和衣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一片漆黑,睡意全無。
自己躺到那神秘的時空盒子之前的一幕又出現在眼前。
“ 顧副所長,您不能親自去,這太危險了!”
新中國成立後,國際的局勢一直延續了二戰後美蘇冷戰的局面,形成了東,西方兩大集團。在國立力,經濟,軍備,太空探索等方面都展開了激烈的競争。
作為一名多年出色完成地下工作的共産黨員,本可以選擇更為輕松養老的科局處室。
但顧曉夢卻拿出自己曾經留學普林斯頓大學的優等成績,堅決要求入職為了不落後與美蘇而剛成立的國家航天局SKZQ研究所。
SKZQ——時空之橋!
在美國讀書時,自己旁聽過的課有不少,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馮諾依曼和愛因斯坦,所以上船時被森田質疑随口說自己是馮諾依曼的學生。
但相比馮諾依曼的算符環理論,更讓自己感興趣的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
在他的論文中,稱那個可以使時空卷曲允許逆時間旅行的方法為 “ 橋 ” 。也就是後來的 “ 蟲洞 ” 。
1945年,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的爆炸,震驚了世界,也震撼了顧曉夢。
讓她更加堅信科學的力量。
雖然知道窮自己一生也未必見得能有多大的成就,但隻要自己活着的每一天,研究一天,就向她靠近一點。
果然,研究多年後建造的 “ 橋 ” 連續多次實驗失敗。參與實驗的八名戰士有七名都犧牲在了 “ 橋 ” 上,隻有最後一名失蹤後再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