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落下來的時候,懿嫔終于在紫禁城裡見到了恭親王奕訢。
奕訢的生母靜皇貴太妃已經在春天裡過世了,雖然被養子封為“康慈皇太後”,但是因為皇帝下旨“康慈皇太後”不系宣宗谥,不祔廟。她這個強封的皇後可以說十分尴尬,衆人察言觀色,也多少明白皇帝心中的不情願,因此九月初六日,在绮春園大門外再會議為康慈皇太後上尊谥的事宜,到者寥寥無幾。奕訢看了不免郁郁,再說自己一介親王,因為這件事被趕出軍機處,随後一撸到底,直接被打發回上書房讀書。他更加惱恨皇帝哥哥的無情和對自己的羞辱,遂極少進宮,也不再出現在禦前了。
皇帝今年例行去圓明園避暑之時,奕訢沒有跟随,隻是稱病在家休養。皇帝與奕訢一起長大,多少明白他心中所想,因此與皇後,懿嫔等商量,要不要恢複奕訢的職位,稍加安撫?
皇後不敢多言,反而是懿嫔笑語如珠“萬歲與六爺是親兄弟,若是稍加安撫,多多提起您與六爺的手足之情便是。”
皇帝贊許了懿嫔,正好奕訢的長女快滿周歲了,皇帝靈機一動,便提出在宮中操辦家宴以示慶賀,正好召他們一家子進宮會面。
奕訢一家人于冬至日之前入宮,他的福晉瓜爾佳氏和新得的女兒被皇後留在鐘粹宮用膳,他自己不好多呆,尋了由頭出來,卻一時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他踱着步子,不知不覺走到太液池邊上,定定地看了一會兒已經蒙上薄冰的湖水,卻聽到身後一個清脆的聲音帶着幾分驚喜道:“下雪啦!”
他愣了一下,擡頭看去,一片一片雪花如春日的柳絮一般從灰蒙蒙的天空散落下來,有一片粘在了自己的鼻尖上,頃刻間化成了一粒水珠。他轉過身,就見到了攏着白底绯紅色蓮花紋鬥篷的懿嫔立在池邊,她的腹部已經隆起,人也帶着孕期的腫态。面容比之去年已經顯得豐腴了些許,但是這對于她的美貌幾乎毫無損傷,隻是褪去了那種青澀的消瘦和幼态,顯得更加風流妩媚。
她顯然也瞧見了奕訢,便璀然一笑,道:“六爺好呀。”
如此落落大方,倒讓奕訢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上前兩步,微微欠身,道:“問懿嫔安好。”
懿嫔笑吟吟地受了這一禮,道:“許久不見六爺了,萬歲成日裡叨念着您和福晉。好不容易一家子吃飯,您怎麼還自己個兒出來了呢?”
奕訢淡笑道:“臣笨嘴拙舌的,怕沖撞了皇上和娘娘。”
懿嫔揚起了眉毛“這倒不像是六爺能說得話了。”
奕訢擡眼,看着這位恩寵日隆的懿嫔,半年之前,她還是那個被太監阻攔不得進養心殿的失寵嫔妃,如今也稱為後宮一等一的紅人了。宮人們都在傳,永和宮的麗妃已經生下一位格格,而皇上得阿哥的希望就寄托在懿嫔的肚子上了。若是一舉得男,隻怕西宮貴妃之位也要落入她囊中。
奕訢不說話,卻聽懿嫔細細一歎,道:“素來聽人道恭王敏慧,才氣過人。如今看來,倒是遮掩起來了。”
奕訢不可否置,道:“如果吃了大虧,還是這樣心直口快,不加掩飾,那才是要大禍臨頭了罷。”
懿嫔掩嘴笑了起來“六爺管這叫吃了大虧嗎?”她笑容一收,柳眉倒立“那您可知道臣子矯诏是什麼罪名嗎?”
“我沒有矯诏。”奕訢漲紅了臉,分辨道:“我跪求四哥,請他看着額娘養育他一場的份上,就封額娘為太後,也好讓她瞑目才是。四哥應了句知道了,我便去軍機處傳旨。這哪裡又是矯诏了。”
懿嫔神色未變,眸中卻漸漸沒了溫度。她上下打量着奕訢,冷冷道:“還以為撞了南牆,您是真的懂得收斂了。現在看來,您在上書房的這個冷闆凳還得長長久久地坐下去。”
“你….”奕訢勃然變色,一時間氣血上湧,口不擇言道:“你再得幸,也不過是皇上的姬妾,哪裡有資格來訓斥我了?”
懿嫔卻笑了起來,道:“六爺是覺得,自己是尊貴的皇子,與我等姬妾大不相同了?”她話鋒一轉,緊盯着奕訢年輕的面龐,道:“你要明白,那個人從穿上龍袍登基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不是你的四哥了。這個宮裡,唯有他是主子,我們,不過是個奴才罷了。既然主子認定你矯诏,那你就是矯诏,哪裡有那麼多辯白?”
奕訢臉色發白,他想反駁,卻發現學富五車的自己竟然辯不過這個依靠寵幸上位的女子,不由覺得一陣無力。懿嫔冷眼瞧着,微微一笑,壓低了聲音道:“六爺,我看得出來,你,是不服氣的。”她的聲音更低微下去,好像海水一般要将人淹沒“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更有才能,更聰慧,更配得上那個位置?”
奕訢感覺自己似乎被一盆冷水從頭澆下,一瞬間清醒過來“你….胡說!”他急急道:“我沒有這樣的心思!”
懿嫔沒有繼續說下去,她的眸光溫和起來,仿佛冬日的陽光一般破雪而出,帶來清淺的色澤。“六爺,無論怎樣,如今,你的四哥是君,你是臣。既然是臣子,那就應該有臣子的模樣,否則….”她的聲音微微低沉下去“我聽說,鄭親王他們已經給皇上引薦了一位宗室,皇上很賞識他,想來不日就要往上升了….六爺,其實你與皇上怄氣,疏遠,隻會便宜了别人….就像我那次失寵之後,有的是麗妃和玟貴人來補我的空缺。這一點,你要明白….”
奕訢怔了半晌,再擡起頭來,那位宮裝麗人已經不見蹤影,隻留下一縷空谷幽蘭一般的清香。此時雪越來越大,帶着冰冷氣息的寒風貫入他的鼻腔,奕訢咳了幾聲,突然發現,這深宮裡,最了解他的人,竟然是這位隻見過幾面的懿嫔。
而這邊懿嫔見過恭親王之後,卻沒有直接回宮,反而轉道去了麗妃的永和宮。剛邁入宮門,就聽到大公主哇哇的哭聲,不覺笑起來“這孩子,哭聲真亮,好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