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可不一樣了。
之前也說了,這位小龍神不管那行雲布雨之事。去年的秋季咱這片天氣可是糟透了,逐雲山上下連日陰雨,山下的排水渠就沒幹爽過。
然而有一天清晨雨散雲收,有人目睹小龍神背着一個人上了山。
這位商人之前在山路遇到劫匪,被小龍神搭救過,後來還去龍王廟内還過願,因此一眼就認出了人。
他心裡好奇,便悄悄走前了幾步,藏在一棵樹後面,望向了那個小龍神背上的人。
一望之下,這人吃了一驚。
隻見那人面如月色,容貌秀美、眼眸含笑。柔順的黑發束在銀色的發冠中,貼着耳際垂下來。
這看着可不就和那畫中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觀音之中,也确實有乘龍之相。
這位商人不敢驚擾,等人走過去了,才原地跪下拜了幾拜。
觀音現世,究竟是吉是兇,當下衆說紛纭。
聽說有些修仙的高門大派不知何故,也陸續上了逐雲山。
不久之後,隻聽轟然巨響,逐雲山上一股濃煙騰起,顯是又遭大亂。
原來當時一場大火之中,當初的林掌門竟然沒死,而是帶着幾十位弟子存活下來。他們浴火涅槃,都獲得了超脫凡人的劍術。
有人說,其他幾家仙門大派聽說後,認為逐雲山中有仙丹靈藥,便都來想要分一杯羹。
隻是沒想到山頂都被炸開大坑,竟然一無所獲。
于是各家在這坑前論道,一言不合,差點打起來同歸于盡。
什麼,你們不信呐?
此事老朽也是聽人轉述,确實不一定做的準。隻是這世上蠅營狗苟熙熙攘攘,就算是在清心寡欲的修仙門派裡,有多少人是為名利才踏入山門,也未可知。
總之,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時,那位小龍神如同天神降臨,落在衆人之間。
當時大道派的姚掌門就驚呆了,指着這兩人問道:“爾等何人,來此貴幹?”
面對當今最大門派的最高階修行者,小龍神絲毫未怵,隻反問道:“你又是何人,何故來此?”
此時大道派已然被太一派控制,不占優勢,于是冠冕堂皇說:“我乃大道派掌門,聽說此山産出寶藏,依規矩于此地收繳贓物,上交天家。”
小龍神聽了莞爾一笑:“那這寶藏,您可找到了?”
姚掌門一時無言。
談話間,其他兩派也按奈不住,想要借此機會謀求點什麼,紛紛開始訴說本派有多麼秉持道學正宗,發展起來又是多麼不易。
隻是發展不易,就可攫取他人之物嗎?
道門正統,竟不約而同地将火藥納入本派功法,又是作何道理?
“這些說到底也不幹你事,”那太一派的掌門發話了,“何必争執?”
“正是。”那小龍神十分贊同,“不必争執,那便各憑本事吧。”
是非分說,隻能言盡于此。仙人之事,豈是我輩能夠評說的?
隻聽說一番論道之後,那山上死了不少人,有許多成名的仙師從此不知所蹤。
就連那位林掌門,都在此間殒命。
此後,各仙門大派都有了很大的變動,其影響之大,百年未有。
最可惜的是,入夜後那位觀世音菩薩竟然捐身救世,散了仙身,于此間救苦救難,救下了一批低階弟子的性命。
天明之時,那些對修仙再無執念的各派弟子數人,便安安靜靜,各自下山散去了。
那位小龍神也許久未再出現。
于是有人問了,難道故事注定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
非也。
經年之後,冬去雪消,春暖花開。逐雲山上又是一片郁郁蔥蔥,仿佛從未發生過那場浩劫。
而這位小龍神又偶爾出現在了龍神廟。
譬如前幾天鎮東口賣菜的大娘被地痞欺負,一筐好菜被搶了去,據說就是小龍神本人替她讨回了公道。
聽說那個小地痞的胳膊被扭脫了臼,現在還擡不起來,在家躺着呢。
既然小龍神沒事,想必《逐雲》的故事,很快又會有續篇。屆時各位看官可别忘了來聽。
對了,有人聲稱也見過那位菩薩。
說是就在前幾日的春分集市那天,有位白衣如雪的仙人,在熙熙攘攘的街邊與小龍神并肩而行。
隻是這話就沒有證據,權當傳言罷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