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擺裡兜兜轉”
“轉身去找光線,就快望見”
……
果然還是音樂和書籍能治愈人啊,邱雯聽着歌,一下子覺得今天的倒黴事也不算什麼了。
高興過後她又有點心虛了。自己好朋友哭得那麼傷心,自己在旁邊這麼雀躍是不是不太好。
她偷偷移眼去看左邊的姜迩,好家夥,她已經在玩兒推箱子了。
看來是自己多餘擔心了。
姜迩下車後,邱雯就在車門邊站着沒回去坐,她怕聽歌太入迷會坐過站。
公交車還沒停下,她就看見站在站牌裡的邱樹明,正背着手在看車站的廣告牌。
“爸!”
邱雯收起耳機線,朝邱樹明奔過去。
邱樹明個子很高,頭發很多,也長期堅持運動,即使是知天命之年,看着也不顯老。初中那個男同學之所以這麼說,是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邱雯父母的年齡,就想說出來引起她的注意。
不成熟的男孩子,表達喜歡的方式好像就是惡作劇。
中考畢業後那個男生和邱雯表白,也坦白了自己那樣做的用意,邱雯想不明白,這明明就是打着喜歡的名義做壞事。
喜歡一個人,不應該是美好的情感嗎?美好的情感怎麼會摻雜這些想法。
“爸,你出差這麼快就回來了嗎?”
“因為想我閨女了,所以提前回來了。”
邱雯雖然單純但是也不傻,當然知道這是說出來好聽的。不過她挺受用,聽着高興就好了,管它真的假的。
夜裡小區人依舊很多,大爺們在廣場坐着,借着路燈下棋;大媽們在亭子裡喝茶談天,她們好像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從大人到小孩,從大米到油鹽,從白天到黑夜…
回到家,陶書娴已經給她做好了夜宵。自從升上高二後,邱雯每天回家都要吃夜宵,總覺得學了一天,不多吃點都對不起自己。
今天陶書娴給她煮的是青菜煎蛋面,金黃酥脆的煎蛋卧在綠油油的上海青上,色澤誘人,香氣撲鼻。
面還沒吃完,陶書娴又把提前剝好的橘子和蜜柚端過來,等着她吃。
邱雯吃完面就把水果端進了房間,想起來還有檢讨要寫。
當然,對邱樹明和陶書娴,她說的是作業沒寫完。
父母都覺得這事挺新鮮,畢竟除了周末,平時幾乎沒見她在家寫過作業。
陶書娴對邱樹明使了個眼神,低聲道,“你進去看看。”
“閨女都說了寫作業,我進去打攪她不好。”邱樹明不肯進去,他覺得應該給孩子多一些信任。
陶書娴食指戳了下邱樹明腦門,“她說什麼就是什麼啊,現在青春期的小女生心思可多了,你去看看。”
捱不過陶書娴的軟硬兼施,邱樹明回自己房間,把出差給邱雯帶的生日禮物拿出來。
邱樹明站在門口,敲了兩下門,裡面隔了一分鐘才說請進。
陶書娴坐在客廳觀察,怒其不争,他怎麼不直接說“閨女,快把不該忙的東西藏好,你媽媽派我進來突擊檢查”呢?
邱雯從書架上拿出一張英語周報鋪在桌上,蓋住了下面寫檢讨書的文稿紙。
“爸,你有什麼事嗎?”
邱樹明神色尴尬,瞅了一眼邱雯的書桌,這真的是在學習呢,覺得有點對不住閨女。
“這是爸爸去廣州出差給你帶回來的生日禮物。”
邱樹明從身後拿出一個蔚藍色的雙肩包,是一個新興的品牌,最近在學生中比較流行。
邱雯笑眯眯地收下禮物,其實心裡沒有面上那麼開心。每年生日,家裡送給她的都是書包啊衣服鞋子之類的,可她根本背不過來也穿不過來。
要是用買這些的錢拿開買書,她能看好久好久了。不劃算,真不劃算。
邱樹明從外面拉了把椅子進來,挨着邱雯坐下,等她打開書包,發現裡面的乾坤。
邱雯拉開書包拉鍊,裡頭是一件藍色的複古格紋襯衣。邱樹明解釋道:“我看商場裡那些小姑娘都這樣穿,她們說這是現在流行的。”
邱雯把襯衣取出來看,的确是那個時候很流行的款式,她打算這個周末過生日的時候穿。
然而邱樹明還在她邊上坐着沒打算走,邱雯不解,疑惑地盯着他,“還有事嗎爸爸?”
邱樹明朝她眨眼,指了下書包夾層。邱雯小心地拉開夾層拉鍊,裡面躺着兩本封面泛黃的書。
1997年由三聯書社出版的《北京乎》,現在幾乎已經絕版了,邱雯不知道邱樹明從哪裡弄來的。
她快要驚掉下巴了,卻不能在此刻尖叫出聲。她的房門半開着,陶書娴在客廳坐着探頭探腦。
“把它收好,沒到放假不能看。”邱樹明對她看書的态度不是特别嚴格,隻是要求她不能在上學日看。
邱雯和他暗暗交換眼神,喜滋滋地目送邱樹明出門,那一刻,邱樹明在她心中的形象又偉岸了不少。
房門被帶上,邱雯縮手縮腳地把藏在書包裡的兩本書取出來放在桌上端詳。
像夢一樣不真實。
她向往A市,那是她晝想夜夢都想要了解的城市。
她倏然想起高一政治老師周淨秋在課上和他們說的“建立人生加油站”,她想,那些書本裡的文字和耳機裡的旋律就是加油站,而A市,則是她想要去到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