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珠起身離去,隻留下南歌沉浸在裡珠身上的芬香裡。
片刻後,南歌獨自回到宮門。
劉申見南歌悶悶不樂,問到:“何事低頭不語?”
劉申和南歌是老鄉,兩人一起參軍一起走到今日的副将,在彼此眼裡,是比親人還親的兄弟手足,南歌将方才裡珠的請求告訴劉申:“公主要我助她出宮一趟,去感恩寺為先皇求福。”
劉申不想南歌的願望落空,靈機一動:“此事好辦,隻是要委屈公主裝扮成普通的侍女出朝陽宮,再扮馬夫出皇宮大門,輕而易舉。”
南歌兩眼放光:“申兄好主意,下個月的月錢全為你買清釀了。”
“君子一言,驷馬難追。”
蕭國的寺廟數量是三國裡最多的一國,感恩寺是其中第二大的寺廟,隻比皇家寺廟小。皇家寺廟隻準許皇室及重臣進入,感恩寺是老百姓最愛去的一座寺廟,這裡人多熱鬧,寺内有好幾個大師一起主持,和大師是裡面最德高望重的一位,隻有重大節日會出現,比如建寺日活動。感恩寺是三國久負盛名的一座寺廟,這裡每日早膳都會有清粥饅頭包子散發給落難的路人,失散的孤兒孤女,而這些曾經接受過感恩寺恩惠的人,日後變得富裕發達又會捐助金銀财寶給感恩寺,有恩必報的人是大多數,所以感恩寺的财力亦不能小觑。每年的六月二十六這一日,是感恩寺最重大的節日,數百年前感恩寺廟在這一日建寺,距離今年的六月二十六還有不到一月時日,寺内已有僧人在着手布置,到處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以和大師的修為本可以去皇家寺廟主持,但他一直留在感恩寺,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盡管感恩寺是老百姓心裡的第一寺廟,但是皇家寺廟是每個主持都夢寐以求向往的地方,他一直久居感恩寺不願離去,是何緣由,無人得知。
裡珠打扮成馬夫的模樣來到寺内,穿過人群,走進一處幽靜的住所,這裡全是茂密的竹林,正是和大師的住處:靜林閣。
靜林閣内有一處小院,名為空院,一位小僧人正在打掃,裡珠猜想空院後面既是和大師的寝處。
“施主請留步。”小僧人攔住裡珠。
“我找和大師。”
“大師今日不見客,請施主見諒。”
裡珠将一個錦盒遞給小僧人:“麻煩小僧将此物交予和大師,大師一看便知。”
小僧接過錦盒走進林内不見人影,轉眼來到一間閣樓前,一位僧人正在翻閱一冊竹簡。
“大師,外面有一位施主欲将此物交予您。”小僧人将錦盒放在桌上。
此錦盒一看便是皇室用物,和大師内心一緊,顫抖的雙手慢慢靠向眼前的盒子,猶豫着要不要打開,裡面仿佛是熟悉之物。這一切來得太突然,即使已經看空一切的和大師終究還是打開了錦盒,裡面果然是舊物,是他和裡尊的定情信物,一把木梳,上面還刻有一個嘉字,和大師名為和嘉。
“此人現在何處?”
“在外面候着。”
“讓她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