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枭虎 > 第74章 甫歸京 落入囚籠

第74章 甫歸京 落入囚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是十年裡甯悠第二次踏上回京的歸途。

不僅是身邊多了兩個兒子,山川江河、風土民情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回她的心境也已然是滄海桑田。

十年前的歸程她雖也帶着對趙虓和當時還不到一歲的寅兒的不舍,帶着對當下的種種不确定,可那時她至少還确定趙虓的未來,确定他有朝一日會坐上天子之位。然而今天,不僅這件事忽然變得渺茫未知,連她自己和一家人的命運如今看來都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了。

十年前的她一路上期冀着回到京城見到父母親人,為王府博一份好口碑、好犒賞。曾經躍躍欲試,充滿了幹勁和蓬勃的活力,眼下卻心事重重,裝滿了對京城變局的憂慮、凝重和忐忑。

這便是人之一生逃不開的命運的起伏與跌宕吧。

上一世的人生順遂且平淡,卻在孤苦和不甘中短暫地結束。那麼這一世她所獲得的一切,她與趙虓情比金堅的婚姻和矢志不渝的愛、三個健康優秀的兒子,或許注定也隻能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來換取。

行在水路上,她站在船首,望着劈開的江濤、翻湧的波浪想,她何嘗不似此刻這乘風而進,破浪前行的小舸呢?

江舟行遠,波濤未平。

紅日漸近,何懼雲低?

一回到京城,甯悠是一刻也不敢懈怠,馬不停蹄地帶着兩個兒子進宮探望陛下。但遞了帖子卻不是司禮監受理,更也不是安廣德、何闳經手,而是直接被中書省駁了回來。理由是吳王趙豫的世子和次子今日剛好來宮中探望過了,陛下精力不濟,一日僅能見一撥人,再多了恐怕有礙康複。

既都這麼說了,那為了陛下的安康,甯悠也隻好從命。

等着的時候,有内監來傳話,請她們先去谒見太孫。

趙承輔再是隻有十五歲,如今也是代行監國職責,代表着的是天子授予的權威,甯悠不敢有絲毫怠慢。

在内廷的長慶宮,甯悠見到了已是長成了個大小夥子的趙承輔。十年前在家宴上,他還是個不滿五歲的小毛孩子,坐在母妃旁邊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頗是惹人心愛。

她其實一直很喜歡這個心地良善的孩子,那年初見的時候他對她就很是尊敬,如今也還一樣。她跪下去要叩首的時候,他不忍地趕緊上前把她扶起來,道:“嬸嬸,我小時候您還抱過我的,咱們一家人就不必這樣行大禮了。”

甯悠道過謝站起來,這樣本該溫馨的家人相見,卻叫她心裡不免有些哀涼。她是長輩,卻要在這小輩跟前跪下、磕頭,還要令小輩施舍,才可免去她的大禮。

連她都尚且覺得難以接受,如果此刻身處趙承輔面前的是趙虓,他心中又會作何感想呢?若是太子還活着,他這當弟弟的給兄長磕個頭倒沒什麼,可如今卻要給自己的侄兒跪下,這綱常倫理難道就該是如此麼?

寅兒和保兒也站了起來,趙承輔關切地問:“弟弟們應當比我小個五六歲吧?”

寅兒道:“回太孫的話,順衍年九,二弟順浈年七。”

趙承輔笑笑:“都是自家兄弟,就勿客套,還是稱我聲兄長吧。”

寅兒便拉着保兒拜了拜:“見過兄長。”

“待你們安置好了,便每日進宮來陪我一起讀讀書吧。就在我這東宮的昭明堂,往後太師和太傅都會坐堂講學,還有屈相、施相等大儒學究也會來臨堂示教。”趙承輔說着一笑,“二十多個兄弟們坐在一處,我這處忽然就熱鬧起來了。”

寅兒最是不想念書,有些不情不願,保兒趕快給他使個眼色,兩兄弟才作出一副感恩戴德的姿态來,表達了謝意。

從長慶宮出來,原本應當是回諸王館落腳,卻被告知諸王館暫居不下這般多世子、郡王們,甯悠他們被安置在了别處下榻。

引路的内監道:“王妃請這邊行,安國公府上的車馬已等在宮外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