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元坐在河底繼續修行,四周寂靜無聲,但她總靜不下來,思緒雜亂無法入定。
鐘元從入道起,便專注于修煉,她沉淪于道法自然,鐘情于術法招式,她癡迷過符咒,醉心于煉器,不為世俗紅塵所累,獨步山巅,超然物外。
其他道友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愛好,琴棋書畫,茶香酒肆,或口腹之欲。
唯有鐘元,無欲則剛,矢志不渝,心無旁骛。
如果說成仙的關鍵在于勤奮和對道的理解,那麼鐘元無疑是衆望所歸,最符合标準的人選。
但她失敗了——兩次。
她甚至不知道失敗的原因。
自打她落入這小河道起,更是每日勤勉修行,先是養傷,再是仔細反思兩次頓悟的細節,緊跟着就是不斷的悟道修煉。
為了不沾因果,不染世俗,她早早布好了陣法确保不會被凡人發現,她也從不探查岸邊百姓的情況,一心隻沉溺于自己的道。
她的術法未曾生疏,她的心也未曾蒙塵。
可她依然不懂她為什麼會失敗……說實話,這跟她在太虛境道場修行有什麼區别?
單純的換一個地方頓悟嗎?
如果是這樣,師尊根本沒必要讓她在此靜修。
師尊說她因果未了,緣分未盡,難道她在此的意義就是等有緣人?
會和這虛空紗有關系嗎……
鐘元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突然聞到了血腥味,還夾雜着帶着極濃的茶香味。
又是那個小妖?
鐘元思緒被打斷,有點惱怒。
煩不煩啊,這世間死法那麼多,他為什麼非要跳河,她都說了别死在這兒,那小妖是不是聽不懂她說的話?
鐘元甩袖往上,她這次要給那小妖一點教訓!
……
看着眼前的場景,鐘元陷入了沉思。
被綁在一塊大石頭上沉河,腹部還明顯被人捅了一刀的小妖,這怎麼看都不像是自盡的吧?
身上一點妖力都沒有,還奄奄一息了,苦肉計也不是這麼使的呀。
難道他是真的在向她求救?
她冤枉他了?
鐘元接住方一,給他喂了一顆避水丹讓他可以順暢的呼吸,又處理了他腹部的傷口。
方一陷入昏迷之中,并未看見他一直企圖尋找的“河神大人”。
鐘元猶豫了一會,還是決定開天眼探查一下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天眼”是鐘元悟出來的一項很好用的術法,可以追溯過往發生的事情,雖然有限制,最長隻有三天,且探查範圍很小,但足夠她了解大概事件了。
……………………………
?
???
!!!!!!
好家夥,這小妖居然是村民們嫁給她的夫郎!!!
有點麻煩了。
太虛境有一句連三歲小兒都熟知的諺語,叫“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道法雖寬,隻渡有緣之人”。
這不是說太虛境修士性格冷淡,相反,修士們大多性格溫和,樂于助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誡諸位修士,切莫妄想插手她人命運,種了因,就要承擔果。
鐘元知道她的存在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河道環境和水質,河裡的魚也會更容易開智,這種影響是正面的,牽扯的因果也是正向的,影響不大。
但她真不知道會有這麼多後續,河道附近的村民們靠着這條河生存,稱呼她為河神,多年來一直向她許願祈求平安,給她立廟塑像,甚至獻祭男子給她娶夫。
這因果大到鐘元要抽身離開都得費一番力氣。
更恐怖的是,村民們嫁給她的“夫郎”,居然真的跟她牽扯上了一根淺淺的姻緣線。
祭祀儀式舉行了兩遍,她還無意間掀了這小妖的蓋頭,所以這段淺淡的姻緣,天道是認可的。
她在河道靜修,是因,福澤了村民,是果;村民尊她為“河神”是因,為她娶夫是果。
換句話說,隻要她一天是“河神”,這小妖就一天是她的夫郎。
之所以說是淺淡的姻緣,是因為鐘元并不是沒有辦法脫身。
村民信仰的是“河神”,小妖嫁的也是“河神”,而“河神”隻是個身份,并不是特指鐘元,她大可以找個“河神”給她們。
香火化型是一個粗糙但有效的路子,這河中但凡有個生了靈智的精怪,都得搶這“河神”的位置。
現在嘛……
鐘元沉思片刻,想起師尊說的緣,又想起她突兀的醒來,決定先當一段時間的“河神”看看。
————————
方一覺得他大概是已經死了,不然怎麼可能會看到如此夢幻的場景?
他躺在水裡卻可以呼吸,周遭有細碎的光點,猶如夜晚的星星輕柔環繞,一縷如夢似幻的絲綢貼着他自在的遊動,悠悠蕩漾觸感絲滑,又虛無缥缈。
“你醒了。”鐘元沒有再隐去身形。
“河神大人!”方一吓了一跳,他記得這冷淡的聲音。
此時的方一既驚又懼,還有一點說不出的喜悅,轉頭看了鐘元一眼,立即爬起來跪下,要朝鐘元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