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看得我倒吸一口涼氣……】
給彈幕觀衆全方位展示了一遍卷宗詳解的大概内容,戴可揉了揉笑僵的臉蛋,充滿期待地點開了最後一個遊戲彈窗——
【恭喜少卿呆可可呆勘破詭案,還長安平和安定。長安全地圖解鎖成功,異聞劇情已同步開啟,NPC已激活。】
“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厚重祥和的女聲在所有人的耳邊響起,霎時彈幕全消,界面金光大亮。
洪亮的鐘聲打破靜寂,不知名的磅礴樂曲強勢蕩開。
紫氣東來,雲蒸霞蔚下城池綿延,棋局入樓閣,坊市若星子。雲中青牛白馬,琵琶落珠;霧裡胡姬婀娜,環佩琳琅。氣勢恢宏的大格局,華美精緻的小片段,幀幀幕幕,架構出了這座偉大城市的驚鴻幻影。
長治久安,平安長樂。
歡迎來到,長安。
臨近中午,華莳退出遊戲艙,拆了一管酒店提供的原味營養液。
她走到窗邊瞭望了一會放松眼球,下一秒,她被光腦連續傳來的震動牽引了注意力。
為了體驗其他療愈作品時更為沉浸,華莳關閉了遊戲艙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因此直到現在,她才在光腦上發現《大唐》出了一點小事。
說是小事,也确實是小事。
療愈師大賽分區熱搜話題第3名:#《華夏傳奇》别蹭了
人紅是非多,更遑論奇迹一般飛升的《大唐詭案》。這是一塊甜軟的蛋糕,吸引了無數埋藏在暗中的蟲鼠,《華夏傳奇》就是其中一個。
早在呆可可呆的直播間,華莳就聽聞了這個遊戲。由于它名字裡帶了個“華夏”,華莳在後來還專門去體驗了一下,但是結果卻令她大失所望。
《華夏傳說》名字起的很是弘大,但裡面卻隻采用了幾個零散的出土史料,七零八落地組成了一個簡陋的遊戲。
譬如,聯邦藍星考古組在一年前發現的華夏文物——神女飛天像,作者将這尊破損的石像原樣掃描進遊戲設置成一個怪物,攻擊技能采用了西方邪神美杜莎的注視,不倫不類。
再比如,将考古組在飛天附近拍攝的洞窟扭曲為蛇洞,又引進了各類文化中的蛇元素填充,妖魔鬼怪橫行,打着“華夏”的名頭,蹭熱度的心思昭然若揭,更何況裡面還雜糅了其餘各家文化,縫合怪引起所有文化迷的不滿,一經發布就在熱搜上被嘲了三天。
此時,飛天蛇女的作者又像一坨黏糊糊的史萊姆一樣出現了,就在一個小時之前,他在自己的星網賬号更新了一則動态——
《華夏神話》V:恭喜我們華夏大家庭又迎來一名新成員!@《大唐詭案》,好兄弟,讓我們一起把華夏文化發揚光大吧!
【???糊遊别蹭,謝謝】
【《華夏傳說》我知道你,去年就披着華夏文化的皮蹭熱度給自己蹭沒了,今年還要來蹭個大的?】
【誰是你好兄弟啊?!!帶着你的飛天蛇女走遠一點啊!!!(尖叫)】
【哈哈,真是哪裡都有你呢~(陰陽怪氣版)】
【路人,但踩一腳】
甚至不需要華莳作出反應,星博下的評論區就已經再一次掀起了嘲諷熱潮。但顯然,《華夏傳奇》的作者并不在意這些貶低,黑紅也是紅,《華夏傳奇》的讨論話題已經進了分區熱搜前三,他已經達到了蹭熱度目的,成功引了一大波流量。
《華夏傳奇》并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了,但凡有點熱度并且與他遊戲中的素材有點關聯的東西,他都會陰魂不散地蹭一波,甚至在圈内有了“狗鼻子”的黑稱。
蹭熱度并不算大事,這種情況似乎除了罵一頓無解,華莳并不打算搭理《華夏傳奇》,但是星網上卻有不少人為這事發了聲,其中一個ID名為【撿太陽】的大V在衆人中脫穎而出,吸引了無數目光。
【撿太陽】也是精神力療愈界知名人物,隻知道是個年紀不大的有錢少爺。這位少爺文化涉獵範圍極廣,市面上大部分的療愈作品都被他做過解析,寥寥幾個得到“還行”的評價,一小部分得到“勉強”的評價,剩下的全是惡評。
【撿太陽】以“吹毛求疵”、“要求過高”出名,但是由于分析的有理有據,且涉及廣泛,關注他的粉絲也不少。
此時此刻,這批數量廣泛的粉絲陷入了一瞬間的茫然。隻見他們關注的這名少爺與之前二五八萬的樣子截然不同:
他先是怒寫1000字小作文聲讨,将《華夏傳說》從頭到尾罵了一遍,接着在三分鐘後更新了第二篇小作文,裡面全是對于《大唐詭案》的吹捧與誇贊。
幾乎是同一時刻,有人甩出了一張《大唐詭案》的打賞頁截圖,上面【撿太陽】的三字ID高居榜首,頁面上甚至還殘留着沒有播放完畢的打賞特效。
粉絲:……
粉絲:?
粉絲:毒舌哥你怎麼了?孩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