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了賈母發話,近來潇湘館的飲食也比之前好了許多。
隻是夏日炎炎,黛玉空看着眼前琳琅滿目的佳肴,卻失了胃口。
她心知自己處境險惡,非得做出一副病恹恹惹人關懷的樣子,才叫人放心。
鴛鴦觑少女行動怯弱,總算在肅靜的氛圍中抓着一絲熟悉的想法:
“還請姑娘保重身體。”
緊接着,她似是安慰的笑:
“老太太至今還念着去歲姑娘親自做的安神香囊,總說我們手笨不靈活,配的繡的,沒有姑娘一個人做的雅緻合心。”
少女眉眼低垂,沒有為這糖衣炮彈高興,反而懊惱:“總叫外祖母牽挂,倒是我的過錯了。”
“姑娘的便是極好的,莫說老太太,我們見了,也是喜歡的。”
鴛鴦心底不痛不癢地刺了一下,仍得欠身賠禮。
食物沾沾嘴,黛玉放了筷箸,輕咳兩聲,氣勢虛浮。
“針線上的事,外祖母房裡總有好的繡娘,這個不好了,便去尋一個更好的。我一個病人……”
說到此處,她淚眼婆娑,發出短歎:“罷了,姐姐去吧,單留着你久了,隻怕外祖母心上更添煩擾。”
鴛鴦嗳了一聲,收拾完畢,拎着掐絲琺琅提盒離去,少女的目光才漸漸冷了下來。
其實黛玉心知自己未必不能大好,可她目前還需要留在榮國府,就必須沒病裝病。
一旦身體康健,王夫人必定會撺掇賈母将自己許配他人。
事已至此,黛玉不相信賈母還會竭盡全力保全她這個外孫女兒。
黛玉也不敢拿自己的将來做賭注,若是倉促嫁人,官府上改了案,林家的家财她就很難再拿回來。
而賈家為了他們的榮國府,她也許會同迎春一般,奉上嫁妝幾千兩,被賣給不相幹的人。
想到賈迎春的遭遇,黛玉這麼驕傲的一個人,心底也忍不住害怕。
潇湘館内再無外人,黛玉這才喚來王嬷嬷,情深意切地向她剖白自己的困境。
“他們,他們怎敢如此……”
王嬷嬷是林家老人,又是黛玉的奶嬷嬷,從小看着她長大。
原本寄人籬下,許多事不得不忍氣吞聲。可如今乍然得知林家的東西已被賈府欺占,她頓時氣得直捂着胸口。
“事到如今,我必不能坐等。為長遠計,嬷嬷若真心疼我愛我,便請助我返回姑蘇。”
在榮國府,單靠她一人之力難以突破賈母等人,唯有從外部尋找力量了。
黛玉依偎着長輩,悄聲道:
“就離了他們,日子也沒有過不下去的。”
我朝民風淳樸,律法嚴謹,自古來也有不少女戶。
她又是官宦之後,祖上承爵之人。若能得舊人相助,自立一戶是水到渠成之事,林家的東西也能名正言順的取走。
到那時,缺了少了什麼,哪怕要和榮國府打官司,她也不怕。
“姑娘,你可知此事幹系重大?”王嬷嬷睜着眼,一時也被黛玉的果決吓到。
能拿走林家的東西不假,可那之後,林黛玉就沒有榮國府作為身後依靠。
同賈母撕破臉,她将擔上忤逆長輩的惡名,若還為首報官,她家姑娘,還會受世人诋毀不義……
在老人渾濁的目光中,黛玉定定地點了點頭,這些後果,她都心裡清楚。
“但難道任由他們取用我林家之物不成?”
她是姑蘇林家的最後一人了,決不能叫祖上的傳承斷在她身上。
從前一直忍讓退步的人是她,現在她隻是要收起自己的良善,拿回她應得的東西。
于情于理,她不算錯。
“那也不成,女兒家的名聲不是鬧着玩的事。”
“容我仔細想想……”
王嬷嬷心底站在林家這邊,她嘴唇顫抖,低頭默了一陣,勢要從腦袋裡想出個更為妥帖的辦法。
“我知道不能魯莽,”黛玉隻管應着她,拉着王嬷嬷的手腕,遞給她一本冊子。
“嬷嬷在這園子裡,本不受阻礙。你與我看看,哪些人還能協助我。”
老嬷嬷默了默,這名單上的人,無一不是曾今林如海在官場上的至交好友。
想不到隔了十年,黛玉依舊能記得這些人的名字。
“姑娘,你既要回姑蘇,這些大人的内宅卻不能輕易聯系。”
宦海浮沉,黛玉之父亡了近十年,今日朝堂的格局又和往昔不同。
她們是内宅之人,貿然聯系,恐怕贻笑大方,反而連累自個名聲,更甚者,還可能倒伏在賈家的權勢下,叫榮國府對她們心生警惕。
想起當年林如海夫妻的恩情,王嬷嬷抿了抿唇,下定決心,指了一兩個緊要的人物出來。
“這個是姑蘇城外白麓書院的山長,待老爺如同半子。他的夫人,亦是寬厚仁善。”
白麓書院的山長蘇煥沅,乃是當年太上皇的伴讀,他的妻子方氏,乃是當年太子傅的堂妹。
雖然如今早早緻仕,看似無權,但實際蘇煥沅在江南一帶士子中的名望,卻是極盛的。連王嬷嬷這樣遠在都中的老人,也聽過他的名号。
“還有這一位知州廖荀,當年與老爺是至交好友,其夫人白氏,也是咱們夫人的手帕交。”
除了這兩家人與林家最是相熟,其餘的大人,在王嬷嬷看來,深不可測,更不能随意将林家的家事捅到别人家裡去。
黛玉聽她講述過往,也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