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辰的故事真心算不上好聽,當然俞辰也不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人,但是即使如此,顧瑜聽了還是心裡酸酸的,自家夫君,這些年也太不容易了。
“夫君,你還有我!”顧瑜并不擅長安慰人,最終隻憋出了這麼一句。
但是,俞辰卻很受用,自家夫郎是什麼樣的人,他很清楚,說起來,他們夫夫也算是同命相連了,都沒什麼親緣。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格外珍惜來得不易的感情,比如說愛情。
“嗯,從我踏出俞府大門那一刻開始,我和俞家就沒有關系了。之所以還保留俞這個姓氏,就當是為了報答爺爺的養育之恩吧。”
說到底,整個俞家,唯一值得俞辰挂念的人也隻有俞老爺子了。可惜,俞老爺子過世多年,現在的俞家也早就不是俞老爺子的俞家了。
不想讓俞辰沉溺在不愉快的回憶中,顧瑜索性轉移了話題。
“對了,夫君,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哦?何事?”
“是這樣的,我們這麼多人,可以說是糧食消耗大戶,今年是沒辦法,隻能靠購糧度日。但是明年開始,還是要想辦法自給自足才是。我問過胡村長了,村後一半的山陵,都是我的。所以我想,等開春,咱們也要開始耕種了。”
俞辰蹙眉:“山陵如何耕種?”
西南耕地稀少,糧食大多是從外省購入,本地主要種植經濟作物,比如說清明村和周邊村落,基本都以種植甘蔗為生。就是因為西南多山,無法大面積種植糧食。
“可以開梯田啊!”
“梯田?”這對于俞辰來說,無疑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對,就是梯田!”
顧瑜早就做好了準備,當下拿出圖紙比劃起來。
大良嚴格來說,也是一個農耕文明,但是大良人似乎還沒有摸索出梯田這項大殺器,這才給了顧瑜裝逼的機會。
俞辰雖然不通農事,可顧瑜說的有闆有眼的,俞辰也不得不信,或許梯田真的可行?
“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
“是吧,你也覺得?”顧瑜很高興自己的建議得到了認同,“我詢問過村裡精通農事的漢子,他們也都說可以一試。”
看來顧瑜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俞辰自然沒有不應的道理。
開梯田可是個大工程,好在顧瑜别的都缺,就是不缺人,三千号壯漢一起開工,顧瑜相信開春前能把田地整出來。
西南的冬天雖然也冷,但卻不是北方那種動辄零下幾十度的冷,最冷的時候,也就是零下幾度罷了。不過西南是濕冷,體感比幹冷更難熬。好在西南人民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早就習慣了。所以,西南的冬天雖然冷,卻沒有到不能動土的程度。
俞辰的三千人馬,如今除了日常操練,就是輪流到制糖作坊做事,可以說天天閑得蛋疼,前兩天劉副官還在向俞辰抱怨,營裡最近鬧事的人越來越多了。現在好了,輪番去山上耕作,估計就沒那麼多精力折騰了。
顧瑜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既然有了計劃,就要付諸行動,隔天,顧瑜就帶人上山勘測去了。顧瑜是準備把所有屬于自己的山陵都開發成梯田的,自然要好好規劃一番了。
顧瑜做梯田計劃書的時候,也曾請教過胡村長,胡村長自然是知道顧瑜的計劃的。但是梯田,胡村長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梯田真的能種出糧食來?
胡村長表示很懷疑,所以顧瑜開工那天,胡村長帶着村裡的壯勞力名為幫忙,實際上卻是偷師來了。如果梯田真能種出糧食來,對于清明村也是一件好事。
顧瑜哪能不知道胡村長的小心思啊,不過顧瑜也從來沒有過要瞞着胡村長,胡村長既然有心要學,顧瑜自然不會阻止。
這開梯田啊,可不是平整土地這麼簡單,開發的時候,要把灌溉渠修建完善,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顧瑜的小師弟是個行事謹慎的,就算是寫小說,也力求做到盡善盡美,這倒是便宜了顧瑜,從小師弟的資料庫中找到了完整的灌溉圖紙,交給俞辰手下善于修建工事的,顧瑜就可以愉快的當甩手掌櫃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天越來越涼,梯田工地卻依然熱火朝天,這可是所有人的口糧,自然大家做事都幹勁十足了。顧瑜一天往工地跑兩趟,看着梯田的雛形一點一點顯現,心裡别提有多美了。
顧瑜前世的體質還是很好的,一年到頭,感冒都很少得。可惜,顧瑜高估了這具新身體,近期變天,顧瑜天天往外跑,不出意外的受涼感冒了。
大良自然也有治療風寒的湯藥,隻是看着張軍醫端來的黑漆漆的湯藥,顧瑜退縮了。
“那個,張軍醫,我剛才想起來了,我拿還有一點師傅留下來的藥,我吃那個就可以了。”
顧瑜本來想着,自己帶到這個時空的藥用一顆少一顆,能省則省吧。可是現在看來,是省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