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辰不在身邊的日子,自然是寂寞的,好在顧瑜用工作填補了空白,每天忙的倒頭就睡,倒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傷春秋了。
當顧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的時候,以顧瑜為核心的團隊也随之高速運轉起來,效率自然是驚人的。
顧瑜如今手上主要是三項工作,第一,民以食為天,種植糧食自然是重中之重,可惜俞辰把壯勞力都帶走了,顧瑜不得不雇人種田。好在農村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不說每個人都是種田好手吧,在有人指點的情況下,還是做的有模有樣的。
所以,梯田這塊,可以說是穩步推進,不需要顧瑜操心了。
第二項工作就是經營工廠,目前顧瑜名下有兩間工廠,就是制糖作坊和木薯加工廠,另外就是參股的肥皂廠。這肥皂廠雖然是最後建成的,卻是最早盈利的,由此可見肥皂利潤之大,據說吳江樂的都合不攏嘴。
至于制糖作坊,自然也已經盈利了,但是因為規模不夠大的關系,還沒有顯示出強大的賺錢能力。木薯加工廠隻能說不溫不火,不過木薯加工廠為顧瑜在雙河村狠狠的刷了一把名望,如今雙河村民對顧瑜也是尊敬有加,算是意外收獲吧。
下一步,顧瑜準備擴大制糖作坊規模,使之徹底成為糖廠,事情比較多,但章程已經制訂好,想來問題不大。
這最後一項工作就是顧瑜目前最上心的了,清明圍屋的建造。
如今清明村民大多受顧瑜雇傭,替顧瑜種田,實在抽不出人來參與建造圍屋,那麼建築工人就必須從外面請了。可是一來清明村地處偏僻,二來清明村又是出了名的窮村,所以就算項玉書給出了高出市價兩成的高薪,應聘者依然寥寥無幾,這是顧瑜現在最頭疼的問題。
這天,項玉書來到小院,和顧瑜讨論招工問題。
“顧少,要不,把工錢再提高一點?”
顧瑜搖了一搖頭:“不必,我們給的工錢已經很高了,再加就過了。”
顧瑜以後還要辦更多的廠子,如果現在就擾亂了勞動力市場,以後用人成本就會成倍增長,這并不是顧瑜想要看到的。因為建房子是苦力活,顧瑜才同意項玉書提高二成工錢的,但這已經是底限了。
“可是,現在基本沒人願意過來。”項玉書也是沒想到,居然會碰到用工荒。
顧瑜想了想道:“這樣吧,放出消息,願意過來做工的人,可以獲得一個進廠的名額,不論是自用還是轉讓他人都可以。”
西南地界,工廠比較少,但是這并不代表西南人沒見識。大家都知道,種田隻夠溫飽,要是不幸碰上天災人禍,可能一家人都要餓肚子,但是工人就不一樣了,工人可是旱澇保收,大家都很向往成為一名工人。顧瑜給出一個進廠名額,自然比直接提高工錢更具誘惑力。隻是,目前來說,這個名額隻是一個空頭支票,恐怕效果有限。
對于項玉書的疑問,顧瑜隻是淡淡的道:“沒關系,就這麼說,總歸有人願意搏一搏的。”
既然顧瑜這麼說,項玉書隻能答應試一試了。
項玉書接着又向顧瑜彙報了一些工作,其中就有蓉城奶茶店的準備事宜。因為奶茶店是準備走高端路線的,裝修方面,顧瑜提出了很多意見,所以籌備時間比較長,前前後後忙活了一個多月,奶茶店總算準備的差不多,月底可以開業了。
“先别急着正式開業,可以試營業。”
“試營業?”這個名詞對于項玉書來說,無疑是個新名詞。
“對,就是試營業。其實就是摸底,看看蓉城的顧客喜好和口味。”顧瑜解釋道。
“原來如此,這倒是個好主意。對了,顧少,點心師傅想要親自來請教一番,主要是很多西式點心,師傅掌握不了烤箱火候。”
其實做點心,顧瑜也是門外漢,反倒是顧星星在點心上面很有天賦,很多時候,顧瑜口述一遍做法,顧星星就能做出可口的小點心。不過顧星星可是顧瑜的得力幹将,自然不能輕易出差,于是顧瑜點了點頭:“好吧,你讓他過來,我找人教他。”
“多謝顧少。另外,奶茶店開業的時候,顧少要不要去蓉城看一看。”
顧瑜詫異的看了項玉書一眼,這好端端的,項玉書怎麼會想到邀請自己去蓉城呢?
“蓉城有什麼需要我親自去看的嗎?”顧瑜問道。
“那倒沒有,隻不過我想不論是顧少還是少将,未來絕不會止步于小小的清明村,那麼和蓉城各界人士認識一下,總歸不會錯,顧少以為呢?”
項玉書的意思,是要他拓展社交圈嗎?誠然顧瑜并不是一個喜歡和人虛與委蛇的人,但是沒辦法,項玉書的話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