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曉得,周行遠明明是因為身體弱,才不得不請了先生在家裡學習的。不過,這和顧瑜沒什麼關系,光看周家姐弟的表情,就知道他們覺得校舍非常不錯,這讓顧瑜很自得。
負責校舍改建的莊文明算是都甯半個學生,和家學淵源的都甯不同,莊文明完全是野路子出身。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莊文明在建築工程上的天賦,絕對是屬一屬二的,都甯對莊文明可謂贊不絕口。
今天莊文明陪着顧瑜視察校舍,顧瑜給了莊文明很高的評價,莊文明自然很高興,得到了顧少的認可,前途一片光明啊!
清水鎮是一個貧窮的小鎮,沒什麼逛頭,所以,吃過午飯周家姐弟就踏上了歸途。送走了周家姐弟,顧瑜總算松了口氣,他現在迫切的需要一個助理,可向來辦事神速的項玉書這次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遲遲沒有消息傳來,唉!
既然來了清水鎮,顧瑜準備索性把醫護培訓學校事情全部料理妥當,這樣也省得再跑第二趟了。
學校的硬件設施基本配備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軟件了,一所學校,最看重的自然是教學質量了。隻是顧瑜辦學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所有事情都是摸索着來,好在鎮上目前就這一所學校,沒有競争壓力,顧瑜可以慢慢來。
醫護培訓學校的校長,正是之前張學軍說的那位性格古怪的名醫辛铎。
辛铎的醫術是家傳的,據說,他們家往上數三代都是從醫的,而辛家最早是都城太醫,專門給皇帝老爺看病的。但是吧,有道是伴君如伴虎,這皇帝可不好侍候,一不小心,就腦袋不保。後來,辛家老祖看透了榮花富貴不過是如眼雲煙,急流勇退,舉家搬遷到西南,從此在西南落地生根,憑着一手過硬的醫術,成了遠近聞名的神醫。
辛铎是家中幼子,繼承家業輪不到他,但他在醫術方面的天賦卻要強過他的大哥,這讓辛铎在家中的地位變的很尴尬。
大良傳統是長子繼承家業,辛家是一個傳統的家族,自然辛家未來是要交給辛大哥手中的。可惜天意弄人,辛大哥的醫術隻能說是普普通通,辛家自從辛铎父親意外身亡後,可以說一日不如一日。想想看吧,病人千裡迢迢跑來求醫,結果發現所謂的辛神醫名不符實,還能說出什麼好話嗎?
這麼着,大概十多年前,辛神醫徒有虛名的傳言在西南、乃至整個大良漸漸傳開,辛家的日子一度過的十分艱難。這個時候,辛铎再也無法藏拙了,不得不站出來維護辛家名譽。也是在這個時候,辛家人才發現,辛铎這個辛家五少,才是真正得了辛家醫術真傳的人。
也就是說,辛家的名聲,是靠辛铎挽回的。如果是正常人,必然對會辛铎這個大恩人感恩戴德,可惜,辛大哥不是正常人啊!或者應該這麼說,辛大哥本身天賦就不怎麼樣,心思還都放在争權奪利上,這樣的辛大哥,又怎麼會感激辛铎呢?所以,辛铎在辛家的日子真心不怎麼好過,否則也不會時不時的離家遊曆了。而張軍醫就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遊曆的辛铎,才結識這位西南醫界的名人的。
辛家辛铎早就呆不下去了,可除了辛家,辛铎又能去哪裡呢?或者應該這麼說,有大義的名頭壓着,辛铎沒有理由離開辛家,更不可能另立門戶。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軍醫的信,卻成了辛铎最後的救命稻草,辛铎出人意料的答應了張軍醫的邀請,并在二日前,抵達了清水鎮,從時間上推算,應該是一接到信就動身了,可見辛铎有多麼想要逃離辛家。
辛铎如今就住在醫護培訓學校的教工宿舍中,當然宿舍條件不能和百年世家辛家比,不過辛铎很滿足了,因為在這裡,他是完全自由的。
張軍醫口中性格古怪的辛铎,給顧瑜的第一印象卻很不錯,因為光看外表,辛铎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很符合顧瑜心中高人的形象。而經過和辛铎的交談,顧瑜确定,辛铎是真正的良醫聖手,這個校長,他沒有請錯。
顧瑜暗中掂量辛铎的分量,辛铎又何嘗不在考察顧瑜呢?對于顧瑜,辛铎完全是陌生的,憑着對張軍醫的信任,辛铎包袱款款來到了清水鎮,發熱的腦子終于冷靜了下來:這個醫護培訓學校,真的靠譜嗎?
好在顧瑜沒有讓辛铎失望,寒暄過後,顧瑜就對辛铎闡述了自己的辦學理念:近些年,受到洋醫學的沖擊,良醫市場有所萎縮。但良醫是大良本土醫學,顧瑜覺得,良醫學并不是一無是處,如果良醫和洋醫能夠相互印證,雙方必然會共同進步。而且,在急救方面,洋醫确實強過良醫,良醫通過洋醫取長補短,有何不可呢?
辛铎是一個良醫天才,一般來說,天才的腦子都是比較活泛的,一個認死理的人,是不可能活學活用的。因此,顧瑜的辦學理念得到了辛铎的認可,談話很愉快,剛好學校食堂的大廚今天來試菜,顧瑜和辛铎就在食堂吃了一頓,味道還行,反正辛铎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