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院的人都知道,隻要顧瑜在書房,大家都不會去打擾顧瑜,一般都是等顧瑜自己出來。但是今天,顧瑜在書房呆了一天了,還沒有出來,顧安很擔心,到了晚飯時間,一直在書房門口徘徊,猶豫要不要敲門提醒顧瑜。就在這個時候,書房的門突然打開了。
“奶舅?你怎麼在這裡?有事嗎?”開門就看到顧安,顧瑜感到很奇怪。
“少爺,你終于出來了,你都在書房呆了一天了。”看到顧瑜,顧安總算松了口氣。
顧瑜頓時感動了,這就是有人關心的感覺嗎?他和顧安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顧安可比這具身體的親爸要貼心多了。
“奶舅,我沒事,我就是做計劃書呢,而且書房有點心,沒餓着。”顧瑜趕緊安慰顧安。
顧瑜這麼一說,顧安算是徹底安心了,顧瑜沒事就好。
“總是吃點心怎麼行,我讓廚娘炖了雞湯,你晚上多吃點。”
“好嘞,奶舅。”
晚餐很豐盛,早餐就喝了一碗粥,中午依靠點心墊肚子的顧瑜還真是餓了,看到桌上都是自己愛吃的菜,自然胃口大開,一通胡吃海喝,差點吃撐了,晚上在院子裡走了好半天,才回房睡覺。
項玉書在二天後來到了清明村,他已經習慣了顧瑜的折騰,見到顧瑜,直接拿出小本本,等着記錄顧瑜的指示。
“串串火鍋?”
顧瑜開口第一句話,就把項玉書說迷糊了。這個火鍋他知道,串串火鍋又是什麼?
“吃法和火鍋差不多,隻不過食材都是串在竹簽子上,可以堂食,也可以外帶,甚至可以一邊走一邊吃。”顧瑜解釋道。
火鍋在大良屬于有錢人限定,因為普通人是吃不起火鍋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食材貴,肉食可不是随便什麼人都能放開吃的;第二點則是鍋底的問題。
大良的火鍋不能說曆史悠久,可也有好幾百年曆史了。但是因為火鍋最開始就是貴族階層賞雪的時候搞出來的,因此調味上就偏向肉食口味,蔬菜和素食材是不能涮火鍋的,或者說涮出來不好吃。
顧瑜的串串火鍋準備主營平民市場,号稱做大家都吃得起的火鍋。至于鍋底配方嘛,也是現成的,保準好吃。
對于顧瑜折騰吃食的本事,項玉書是服氣的,在明白了串串火鍋是一種什麼樣的吃食後,項玉書也很看好這項新營生。秋天到了,冬天還會遠嗎,冬天可不就是吃火鍋的季節嘛!
說完吃,接下來就是衣了。大良也有成衣買賣,不過成衣隻有湘城、蓉城那樣的大城市才有市場,鄉下人家,都是自家婆娘或者夫郎裁了布自己做衣服。而縣城和鎮上人家,則是上裁縫鋪做衣裳。總之就是大良還沒有人認識到成衣的好處,顧瑜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成衣?”項玉書蹙眉,“成衣市場可不怎麼樣啊。”
“呵呵,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發現成衣的精髓。”
“成衣的精髓?是什麼?”項玉書好奇的問道。
“方便快捷,還有就是質量保證。”
在大良,成衣的質量都是不錯的,或者說,買得起成衣的都不是普通人,質量不好,有錢人也不是傻的。
至于方便快捷嘛,就更好了解,成衣成衣,就是現成的衣服,買了就能穿,自然是方便快捷了。
因此,項玉書還是沒聽懂,顧瑜說的這些,優勢在哪裡?
顧瑜見狀,遂仔細給項玉書解釋起來。
其實吧,成衣買賣真正的大客戶應該是普通民衆,因為普通人整日勞作,也就是為了三餐溫飽罷了,如果不是為了省錢,家裡的婆娘夫郎也不會親自動手裁剪衣服。想想看吧,如果有物美價廉的成衣,普通人也能消費得起,還怕沒人買嗎?
至于成本問題,這個數量上去了,成本自然就降下來了。而且面向普通人的成衣,并不需要精雕細琢,布料也不需要多好,結實耐用就好,在加上集中化生産,成本也要不了多少。
顧瑜這麼一解釋,項玉書大緻明白他想要做什麼樣的成衣買賣了,這麼說的話,确實大有可為啊。不過,集中化生産是什麼?
“這個集中化生産啊,簡單來說就是,分工合作。首先确定衣服的款式和布料,然後每個工序都由特定的人群負責,最後成品出爐,速度總歸比一個人做一件衣服要快得多吧?”
項玉書眼睛一亮,好主意!
“可以一試!”
“我想,這個成衣廠,就設在清水鎮吧。”
清水鎮也很窮,顧瑜作為清水鎮的所有人,自然要為自己的鎮子謀福利了。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