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你覺得,我對清明村的規劃怎麼樣?”
“很好,或者我應該說難以置信,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城市還可以這麼規劃。”
“哈哈,我以前天天呆在家裡,也沒地方可去,就隻能琢磨這些有的沒的了。”
對于自已,不,應該說牛瑜的過去,顧瑜是從來沒有忌諱的,甚至經常拿出來自我調侃。
“可是,養在深宅大院的哥兒多了去了,能夠想出這麼好的城市規劃的,隻有顧少一個。”都甯這一刻,對顧瑜可以說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顧瑜用才華,征服了都甯。
“都甯謬稱了,或者我隻是你遇到的第一個不一般的哥兒吧。”顧瑜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哪有都甯想的那麼牛逼,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委實受不起都甯這般盛贊。
但這話聽在都甯耳中,不由對顧瑜更加高看了一眼,不驕不躁,不愧是少将看上的哥兒。
接下來,顧瑜向都甯表達了想要請都家人出山的想法。
“都甯,你也看到了,想要建設這麼一座城市,光靠你一個人,是不行的。況且夫君那邊,也離不了你。都甯你看,能不能從家裡忽悠,啊,不是,是請幾個人來一道幹。放心,工錢絕對讓你滿意。”
都甯沉默了下來,不過都甯的沉默并不是為難,而是自責,他怎麼沒想到,反而要顧瑜提醒,才反應過來,家人完全可以來清明村讨生活啊!
“顧少,謝謝!”
顧瑜沒想到的是,都甯沉默過後,竟然眼含熱淚的向他道謝,他剛才好像隻是熱情的邀請都家人來清明村幹活吧,這也值得鄭重其事的道謝?
“不是顧少想的那樣,若非顧少提醒,我根本沒有想到能夠幫到家裡。”
都甯可以說是從小被家人寵着長大的,說是團寵也不為過。在這種環境中長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共情能力比較弱。說的再直白些,就是不懂得換位思考。
都甯因為是幼子,沒有繼承家業的壓力,在發現家傳的本事養活不了自已後,果斷另尋他路,從這點上來說,都甯還是不錯的,并沒有被寵成不谙世事的啃老族。
當年都甯離家闖蕩,家裡人很是不舍,但是都甯決定了的事,是不會更改的。所以,家人再不舍,還是不得不揮淚送走了都甯。
都甯離家後,不是沒有碰到困難,有很多次,都甯也産生過回家的想法,好在最後,都甯還是挺過來了,并且遇到了自已的伯樂,俞辰。
被俞辰收入麾下的都甯,總算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期間和家裡一直都是書信往來,對于家裡的情況,也是有所了解的。
大良亂了這麼多年,民間靠手藝吃飯的匠人,日子過的都很艱難,相比之下,都家的情況還不是最差的,那種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大工程雖然很少接到了,但是普通人家也是有蓋房子需求的,因此,都家勉強還能維持生計。當然,像都家先人那樣大富大貴是不可能了,可溫飽是沒問題的。
出生在日漸衰敗的都家的都甯,打小沒吃過什麼苦,對家人的感情自然很深。之前跟着俞辰東奔西跑,也隻能顧得上自已,幫襯不了家裡。可現在不同了,他在清明村安定了下來,也做着自已喜歡的工作。并且,未來,還有一個巨大的造城工程等着自已,這個時候,卻沒有想到提攜家人,都甯很自責。
終于搞明白了都甯腦回路的顧瑜總處松了口氣,原來是這樣,這樣的話,是不是說明,都家人會很樂意來清明村搞工程呢?
“當然,我這就回去修書!”
都甯風風火火的走了,留下顧瑜感慨不已:這年月,誰都不容易啊!
天越來越冷,卻凍不滅某些人的野心。俞辰回到清明村沒幾天,江家就發來電報,催促俞辰盡快動手,這是不想讓人過個安穩年啊。
顧瑜很郁悶,這眼瞅着就快過年了,若是攻打牛爸,俞辰大概率是不能在家過年了,江家,真不是個東西!
俞辰和劉副官忙忙碌碌的做着出征準備,顧瑜挺着已經微微隆起的小腹在旁陪着,忍了又忍,終是忍不住抱怨道:“江家人都不要過年的嗎?這一戰打起來,一兩個月能打完嗎?”
俞辰能夠理解顧瑜心中的不滿,想了想道:“順利的話,或許可以。”
顧瑜一愣:牛爸這麼不經打?
顧瑜雖然沒有把心裡話說出來,但是他的表情出賣了他。
俞辰随手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到顧瑜面前,認真的道:“如果是牛帥全盛時期,自然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可是今日的牛帥已經不是曾經的牛帥了。而且江家的軍隊一直在持續不斷的騷擾牛帥,如今的牛帥恐怕早就焦頭爛額了。所以,牛帥其實沒有夫郎想的那麼強大。”
俞辰這麼一分析,顧瑜就明白了,敢情現在的牛爸就是一隻紙老虎啊。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夫君還是要小心狗急跳牆!”顧瑜不放心的叮囑道,至于把牛瑜的親爸比喻為狗,顧瑜卻是毫無壓力。
“好!”俞辰答應的很幹脆,夫郎的關心,他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