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店開業前,俞老三一直在貨倉抗活。這貨倉的活,最是累人,本地人但凡有第二條路,絕對不會去貨倉抗活,要知道,常年抗活的人,就沒有能活過三十的。
俞老三也是沒法子,他是個外鄉人,沒有門路,還要養活小侄子,隻能做最苦最累的活,但是俞老三并沒有就此認命,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改變命運的機會終于讓他等到了。
清水鎮的消費能力擺在這裡,鎮上已經很多年沒有新店開張了,因此串串火鍋店招聘的時候,鎮上的人都不看好,因此應聘者寥寥無幾。
俞老三是第一個來應聘的,并且成功被錄取了。但是俞老三回貨倉辭工的時候,很多人嘲笑俞老三,就連貨倉管事都勸俞老三做事要腳踏實地,那勞什子串串火鍋店一看就不靠譜,都不知道能開幾天。
但是俞老三立場堅定,沒有被他人的話左右,毅然決然的入職火鍋店。并且俞老三家以前也是做小買賣的,頭腦比較靈活,火鍋店剛開業的時候,生意隻能說不好不壞,主要生意來自堂食。俞老三是個善于觀察的,他默默的觀察了幾天,然後提出了大力套餐的建議。
項玉書看人還是很準的,清水鎮串串火鍋店的掌櫃,名聲很不好,但是項玉書親自和掌櫃談過後,拍闆就是他了。
而掌櫃也沒有讓項玉書失望,他接受了俞老三得建議,這才有了如今紅火的串串火鍋店。
“原來是這麼回事,看來老話說的沒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顧瑜如是道。
顧瑜這句話,項玉書也很認同,可是他以前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當然了,這不是重點,反正顧瑜的話,從來都是很有道理的。
吃完熱氣騰騰的火鍋,顧瑜離開火鍋店的時候,已經過了飯點,但是火鍋店大堂依然很熱鬧,确切的說,是後廚窗口很熱鬧。
“先生,這是怎麼回事?”顧瑜疑惑不已,如果他沒看錯的話,這些人都是來買火鍋湯的?
“啊,是這麼回事。顧少說過,我們做餐飲的,最要緊就是幹淨衛生,尤其是湯底,可不能循環使用,所以,每天營業結束,沒有用完的湯底,我們都會低價出售,一來是減少浪費,二來也是方便大家。”
顧瑜覺得,這清水串串火鍋店的掌櫃确實有意思,居然能夠想出這種辦法杜絕浪費。雖然項玉書說是低價出售,但顧瑜可是看出來了,售賣給衆人的湯底都是摻了水的,而且是輪斤售賣,啧啧,這麼個賣法,不但不會虧本,甚至可能小賺。
“不錯,可以考慮在所有串串火鍋店推廣。”
“清水店實踐下來,效果不錯,我正打算全面推廣。”
美美的吃了一頓火鍋,回到顧宅正準備小睡片刻,卻意外收到莎莉小姐的電報,邀請顧瑜前往蓉城參加西南第一座火車站的通車儀式。
火車在大良不算稀罕貨,但也隻有大城市擁有火車站,蓉城作為西南事實意義上的首府,按理說早就該通火車了,為什麼會拖到今天呢,自然是因為西南自然環境的限制,山區修鐵路,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好在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西南第一條鐵路終于貫通了,這對西南來說可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事,所以莎莉小姐才會鄭重其事的邀請顧瑜。
老實說,顧瑜對大良的火車也是很感興趣的,但是他現在情況特殊,實在不适合遠行,恐怕隻能婉拒莎莉小姐的好意了。
就在顧瑜斟酌措辭,如何拒絕莎莉小姐的時候,俞辰的一封電報,讓顧瑜改變了主意。
俞辰發來的電報内容很簡單,就是叫顧瑜暫時避一避。
俞辰出去打仗,顧瑜怎麼可能不擔心呢,好在俞辰是個懂事的,幾乎天天寫信彙報,當然信雖然天天寫,但未必能天天送到,清水鎮的郵差還沒有這麼高的辦事效率。所以,顧瑜對前線的戰況隻能說知道個大概。
不過顧瑜了解俞辰,如果不是情況有變,俞辰絕對不會讓他避一避的。行吧,既然要避,那就順便去一趟蓉城吧。
上一次去蓉城,顧瑜是坐的自家馬車,舒适度還算可以的,就是速度不行。這一次嘛,項玉書特地租了一輛汽車,速度自然比馬車要快許多。
所以說嘛,大良也是有聰明人的,居然會想出做汽車租賃買賣。
項玉書跟着俞辰做事,也是不缺錢的主,但是汽車在大良屬于珍稀資源,有錢爺也不一定能買到。既然買不到,就隻能租了。
顧瑜本來是不暈車的,但是肚子裡的小寶貝,顯然不适應這個高科技,結果就是活了兩輩子的顧瑜第一次體會到了暈車的滋味,老實說,真的很難受。
看到顧瑜吐的昏天暗,可把項玉書吓了一跳,隻能在一座小城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