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吧,顧瑜也隻是随口一問,沒想到俞辰這麼緊張。不過,緊張好呀,緊張說明俞辰在乎他,還有就是他調教夫君的本事見漲。
“原來如此啊。”顧瑜笑的很燦爛。
俞辰見狀,總算是安心了,顧瑜沒有生氣就好。
俞辰就是在家的日子,也不得閑,每天都往軍營跑,對此,顧瑜早就習以為常了,因為顧瑜也很忙。
因為想要建造清明城,去年顧瑜曾經和都甯商量過,請都家人來清明城幹活,都甯自然是滿口答應。然而都甯沒想到的是,都家偏偏在那個時候惹上了官司,如果不是都甯信去的及時,都家可能要團滅了。
為什麼都甯的信有那麼大的威懾力呢,其實說白了,有威懾力的不是都甯,而是俞辰。俞辰離開俞家後另起爐竈,短短一年多時間,地盤就擴張了四五倍,這個速度不可謂不驚人,同時也說明了俞辰的實力。所以,除非必要,或者生死存亡關頭,沒有人會輕易招惹俞辰,即使是距離清明村很遠的和縣也一樣。
和縣是都家大本營所在,當然和縣也屬于一個刑姓軍閥,顧瑜對這個刑将軍還有點印象,因為刑将軍似乎是周正雄的附庸,顧瑜在蓉城的時候,見過一面。
都家惹上的官司說到底也不是什麼大事,隻不過都家一直都是老實本分的手藝人,沒什麼官面上的人物,一旦和強權勢力對上,自然讨不了好去。
總之吧,事情的結果還是好的,當然這其中,劉副官也出了不少力,都家轉危為安,十二個都家人在不久之前,也抵達了清明村,造城計劃,可以正式啟動了。
顧瑜前陣子比較忙,後來的都家人暫時幫着都甯建圍屋,今天總算是有了點空閑,趕緊招了都家人來商量大事。
都甯很快就帶着族人趕到了顧家大宅,顧瑜仔細觀察了一番,發現這次都家派來的都是青壯年,應該是都家的中豎力量,看來都家也是很看好俞辰的發展,否則不會如此大手筆了。因為在此之前,都甯曾經和顧瑜提過,不出意外的話,這些都家人都是有意在清明城定居的。
顧瑜的清明城,目前還隻存在于圖紙之上,難得都家人這麼看好他的城池,顧瑜自然不會讓他們失望了。
都家人在都甯的引導下,一一和顧瑜見禮,顧瑜也颔首回禮,然後就不再廢話,直接進入正題。
都家人雖然從都甯口中聽說過顧瑜規劃的清明城很厲害,但聽是一回事,親眼所見又是另一回事了。等到顧瑜把經過再三修改過的紙在衆人面前徐徐展開,饒是自認見過了大世面的都家人都忍不住發出驚歎聲: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城市還可以這麼建?
考慮到西南多山,顧瑜的清明城設計是參照了前世某網紅城市的布局,建成之後,絕對會是西南,乃至大良第一城,易守難攻,安全系數那是沒得說。而在此基礎上,顧瑜又做了功能分區,使得整個城市布局更合理,也難怪都家人會驚歎不已了。想到自已能夠參與到這麼偉大的工程中去,都家人紛紛摩拳擦掌,就等着大幹一場了。
都甯曾經說過,基本每個成年都家人都有一支屬于自已的建築隊,有的人甚至不止一支建築隊,而清明城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建成的,就算人到位了,顧瑜也沒有那麼多資金。所以,目前來說,十二支建築隊是夠用了。
當然了,建築工程方面,顧瑜是标準的門外漢,他的清明城規劃圖雖然讓人驚豔,可具體到細節和實操方面,就有很多問題了,這些問題,都需要專業人士解決。于是,關于這些實際問題,衆人立刻展開了激烈的讨論。開始的時候,顧瑜還能說上二句,到了後來,顧瑜完全是有聽沒有懂,隻能擺爛了,果然啊,隔行如隔山,他還是老老實實當鹹魚吧。
中午,俞辰回來吃飯,會客廳的讨論還沒有結束,不過顧瑜完全是旁觀者了,倒是第一時間發現了俞辰的身影。于是,顧瑜悄悄起身,來到俞辰身邊,小聲道:“回來啦?”
“嗯,他們這是?”
“哦,商量清明城建設問題,咱也不懂,交給他們就行了。”顧瑜回答的非常光棍,俞辰聞言不由莞爾,自家夫郎的性子,還真是可愛啊!
顧瑜是一個知冷熱的好東家,下屬在自家讨論了一上午工作,顧瑜當然不會吝啬一點點飯食,他早就吩咐廚房準備工作餐了,這會應該差不多做好了。
安排好都家人的吃飯事宜,顧瑜和俞辰回到正院用餐,期間顧瑜自是不忘和俞辰講述今天的成果,主要是城防布局,在這方面,不論是顧瑜還是都甯,都不是很精通,所以想要聽聽俞辰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