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瑜點了點頭,陳林森能拿出一家之主的魄力來就好。
平靜的日子如流水般淌過,這天,顧家大院突然熱鬧起來,雖不至于張燈結彩,但大院衆人的精氣神明顯不一樣,原來,是俞辰要回來了。
俞辰這次出征,走了三個多月快四個月,不算很久,但是顧瑜感覺卻格外漫長,或許是因為今年俞辰沒在家過年吧。以往俞辰不管戰事多緊張,都會盡量趕回家過年,可惜今年出了意外,夫夫倆隻能分居兩地過年了。
顧瑜三天前接到俞辰要回來的消息,歡喜的不得了,早早吩咐家人們準備起來,力求讓俞辰好好享受一番家的溫暖。
俞辰在暮春的午後回到了久違的家,顧瑜抱着顧竟,笑意盈盈的對俞辰道:“夫君,歡迎回來。”
風塵仆仆的俞辰露出淺淺的笑容:“夫郎,小竟,我回來了。”
因為不确定俞辰什麼時候到家,廚房一直溫着飯菜,确保俞辰到家就能吃上熱乎的。不出顧瑜所料的是,俞辰為了能早點到家,早上吃了一頓後,就埋頭趕路,果然沒有吃午飯,于是顧瑜趕緊張羅着開飯。
俞辰是真的餓了,顧瑜體貼的沒有打擾俞辰吃飯,而顧竟小朋友也殷勤的很,不時的給俞辰盛飯,遞勺子什麼的,忙得不亦樂乎。
俞辰很享受自家兒子的殷勤,吃的七八分飽,幹脆一把抱起顧竟,給顧竟喂上幾口湯,順便關心一下顧竟的學業。
顧竟現在雖然隻是一個蒙學生,不算正式進學,不過因為請了家庭教師的關系,他的學習進度遠遠超過普通蒙學生,所以俞辰才會特意考較他的學業。
顧竟很聰明,雖然平時貪玩了些,可學業方面也不含糊,總之俞辰是很滿意的。
俞辰吃完飯,就陪着顧竟玩了一會,然後才回房洗漱休息,晚上就是夫夫倆的時間了。小别勝新婚,一夜旖旎纏綿,顧瑜第二天不出意外的懶床了。
好在顧瑜有先見之明,早早安排好了工作,偷懶二三天,問題不大。
各種意義上吃飽喝足的俞辰一大早就起了,照例去軍營和将士一起操練,等到顧瑜睡到日上三竿,吃着他的早午飯的時候,俞辰回來了。今天一家三口準備逛一逛清明城。
其實主要是陪俞辰逛,俞辰一走四個月,清明城發生了不少變化。不管怎麼說,清明城都是俞辰的大本營,大本營的變化,必須要看。
一家三口難得逛街,顧竟顯的很興奮,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就沒有停歇的時候。顧瑜被顧竟吵的頭疼,俞辰卻很享受兒子的碎嘴,也隻有俞辰一直在應和顧竟,難怪父子倆感情特别好。
如今清明城常住人口大約有二萬八,以一個城市來說,這點人口不算多,但是清明城還是發展初期,三年時間,就從清明村的幾百口人迅速增長到二萬八,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人多了,城市就充滿了活力,顧瑜一家人走在街上,不時的有人打招呼,顧瑜一一回應,如果大良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他對現在的生活就再滿意不過了。可惜,沒有如果。
三年時間,清明城的内圍牆已經竣工,居民們安全感十足。另外還修建了一條主街和一個商業區,滿足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居民區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都是七層樓的現代商品房設計,已經有好事的居民跑到唯一完工的樓房裡實際探查過了,反響都很不錯。
顧瑜一家首先逛的是商業區,因為商業區吃喝玩樂齊全,是顧竟最喜歡的地方。既然帶着孩子出門,荷包難免破費,好在顧瑜是不差錢的主,否則還真養不起顧竟牌金娃娃。
顧瑜早飯吃的晚,臨到飯點并不覺得餓,但是俞辰和顧竟父子倆是正常時間吃早飯的,這會都餓了,于是一家人就走進了一家口碑不錯的小菜館。
有間小菜館的老闆是新清明城市民,不過老闆屬于最早來清明城掘金的那波人,如今已經在清明城站穩腳跟,日子過的很滋潤。
顧瑜在清明城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認識顧瑜,但是小菜館的老闆是少數幸運兒之一。
顧瑜一家走進小菜館,正坐在櫃台後面算賬的老闆一擡頭,趕緊笑吟吟的迎來上來,把三人送到了雅間。
有間小菜館,顧瑜以前帶着顧竟吃過幾次,于是愛表現的顧竟搶着要點菜,顧瑜自然不會和兒子争,就把點菜的事兒交給了顧竟,他則和俞辰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