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夫郎送我上青雲[種田] > 第37章 粽子

第37章 粽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打發後的蛋清加入澱粉,慢慢攪拌順滑。起鍋熱油,豆沙搓成小團,裹上厚厚蛋清湖,入鍋緩緩烹炸。“雲團”浮于“海面”,周身染上金黃色即出鍋裝盤。

“孟兄,嘗嘗如何?”莊聿白先為孟知彰夾了一隻。

“外殼如雲似雪,綿軟蓬松;内裡餡實沙密,細膩甜潤。雲先生應該會喜歡。”

“雲先生喜歡,那你呢?”莊聿白也拈了一塊,視線避開孟知彰,追問,“你,喜歡麼?”

*

莊聿白和孟知彰在院中石榴樹旁分食雪綿豆沙時,貨郎張已踩着斜陽走在回家的路上。

端午節是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街巷人越多,生意自然就越好。像貨郎張這般走街竄巷賺辛苦錢的,更沒有休息的資格。

明日便是端午。貨郎張今日比往常散攤早了些,日頭還高,他已經大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喜氣洋洋,邊走邊不時地往那貨擔上瞅一眼。

上面放着一兜新買的過節之物。

近來生意好,除了日常開銷外,家中竟然也能存下些銀錢。雖不多,有結餘,日子才能過得更有盼頭。趁着過節,貨郎張買了些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讓阿爹阿娘還有粟哥兒高興高興。

貨郎張到家時,他家夫郎粟哥兒正在燒制艾草灰。滿院狼煙四起,拖着沉重身子的一個人,就在那煙火中彎腰“咳咳咳,咳咳咳”。

貨郎張吓得魂掉了一半,忙扔下擔子,沖進煙霧中将人扶出來,又搬了個凳子讓粟哥兒先在風涼處坐下。

“早起不是說了麼,這艾草不急,等我回來再燒。你怎麼……”貨郎張拿了濕帕子幫人擦着被煙氣熏得灰一塊黑一塊的臉頰,滿眼心疼。

粟哥兒将巾帕接過來,腼腆笑了笑:“我想着你在外面走這一天也是辛苦,便擅自做主燒來試試,誰知弄得滿院是煙。”

貨郎張忙去倒了碗水讓粟哥兒壓一壓口中煙氣:“你沒燒過,弄不慣的。暫且歇歇,這裡交給我。”

艾草是用來煮粽子的,艾草堿水粽是貨郎張家每年端午必做食物。往年采摘蘆葦葉,包上雜米,每人吃上一隻,這個節就算過了。

今年不一樣了,自從有了這金玉滿堂的營生,貨郎張頓覺生活有了底氣,今年的粽子自然也紮實有底氣。貨郎張買了黏米,更包了些梅幹、杏脯。

粟哥兒最近愛吃酸,做些水果餡粽子,哄他開心。

貨郎張将買來的那一兜東西拿給粟哥兒,自己則去料理那堆正在冒煙的艾草灰。他用樹枝向下挑起草堆,空氣疏通後草葉盡燃,煙氣自然也就散了。

粟哥兒坐在那裡看貨郎張忙着。公婆去了田中,為眼前的夏收做準備。燒艾灰這些事情原本也不用粟哥兒動手,是他自己過意不去,總想着多為這個家多做些什麼。

家中活計多,公婆年紀也大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自己多做一件,張郎就能少做一件。張郎右腿有傷,從前服兵役時留下的,平時不顯,到了陰天下雨這腿疼的毛病就會出來鬧人。可他這貨郎生意又必須腳走步量。疼,隻能忍者。

每日在外風吹日曬,對所有人笑臉相迎賺取一家人的用度。這份辛苦貨郎張不說,粟哥兒都看在眼裡,也放在心上。

貨郎張原名張鬥。張家原就窮困,溫飽都難以維續。前幾年張鬥又去服了兵役,家中日子更艱難起來。

福禍相依,好在他戰場負傷換回來一點撫恤金,一家人這才置辦了三畝地。全家口糧算看似有着落,不過勉強度日。若哪一年是小年,收成不好,飯桌上頓頓野菜的日子也是常有的事。貨郎張一晃二十好幾,别說娶親,連媒婆路過他家門前都得繞着走。

有一年西邊鬧兵荒,不少人往這邊逃。一天清晨張老漢像往常一樣打開院門,誰知門外竟躺着一個哥兒,奄奄一息,隻剩半口氣。

倒不是什麼大問題,餓的。老兩口将人扶到家中,喂了半碗米糊糊,人算是救了回來。

那哥兒緩過些精神,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眼淚撲簌簌落,求二老能收留他。他會做許多事,裁衣制屢,釀酒繡花他都可以,哪怕洗衣做飯,給他口吃的就行。隻求收留他,就當養一隻會說話的貓兒狗兒在家中了。

這可讓張家犯了難。家中日子本不寬裕,哪還能再多張口?

窮苦人更懂窮苦人的難。可……可見其生,哪忍見其死。

張母扯起衣袖偷偷拭眼角,張老漢歎息一聲比一聲重,心中也不是滋味。老兩口不約而同看向兒子張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