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被錄用了!!!
“是你那個喜歡了兩年的明星?”室友楊黎用閑散的語氣問餘遇芋。
那頭久久未曾出聲,楊黎便側身看去。
餘遇芋注意到自己的出神,這才在室友的注視下點了點頭。
其實也不是喜歡了兩年,準确來說直到現在喜歡顧淮颀其實有三年的時間。至于為什麼會有一年的信息差是因為餘遇芋是個不太喜歡和不太熟的人分享的人,而楊黎是怎麼知道的,那就要說起餘遇芋的壁紙了。
與人同住,難免會被發現一些自己從未提及的事情,而這張壁紙就是在大二時被室友看見了。
“遇芋,我以為你不追星呢!”方雪也加入進來。
餘遇芋看向大家的視線,不太自在的熄了屏,“哈哈哈,那還是追的。”她有些尴尬的回複。
“啥時候開始的?”說到追星,室友們的話匣子立馬就打開了。
“近期的一首歌。”
“叫什麼,我們也去聽聽。”張柯在一旁說道。
“……”餘遇芋不太想回答,“比較小衆,我也忘了叫什麼名字了。”
其實這首歌名為《光亮》,是在餘遇芋初中畢業那年暑假時偶然聽見的,之後便成了她日後無數風雨兼程中的溫暖燈塔,每當她倍感慌張、絕望時,那旋律總能給予她無形的力量。
再然後,高三畢業那年暑假,餘遇芋偶然觀看了一部電影。鏡頭裡的人青澀而陽光,尤其是影片最後他笑時露出的酒窩,那一刻讓她有種被一擊即中的感覺,心跳也跟着莫名加速。
觀後,她懷着好奇心搜索起這部電影。當得知顧淮颀正是那首陪伴她度過無數日夜的《光亮》的創作者時,她的心中湧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動。她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興奮地翻閱着關于他的點點滴滴。
餘遇芋在第一次聽顧淮颀的歌時就印象深刻。她驚訝地發現,她最初聽見的《光亮》,竟是顧淮颀音樂生涯的起點,也是他至今唯一的作品。但他在發布《光亮》後,仿佛人間蒸發,消失了整整三年;她也了解到了,在他未出道時,就已經透露出從骨子裡透出的修養;她也知道了,他和她的本質是一樣的,都相信行動的力量而非空談。她還知道好多好多關于他的事情……
餘遇芋花了三年的時間來确認自己是否要付出這份情感,而他也消失了三年。這三年裡,她無數次回想起那段旋律和他的作為,心中充滿了期待。
後來,她在熒幕上見到了他,知道了他的長相,但好景不長,他再次從公衆的視野中消失了……
人的一生中或許會被許多事吸引,但真正能長久留在心中的卻寥寥無幾。正所謂乍見之歡十分容易,久處不厭确實世間難得之事。所以她花了三年的時間來确認自己是否要粉上顧淮颀這個事實。這份慎重與執着,或許正是她對感情的一種獨特态度。
她從小就知道,長久的人事物在她身邊一點也不靠譜,這讓她在面對任何事情時總是格外謹慎。雖然她第一眼喜歡的人事物一般不會讓她後悔失望,但她好像還是無法做到輕易去喜歡、作出決定。尤其是在她十五歲“失去雙親”後,這種謹慎與不安更是達到了頂峰。她害怕失去,害怕受傷,因為她是真的……承受不起得到後又失去的痛苦。
說她缺乏安全感也好,還是其他什麼也罷,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其實這樣更重情吧,因為不輕易付出所以也不會輕易放棄一個人一段感情一件事。因為不輕易所以更為慎重……
所以說在大三那年暑假,可以說她默默喜歡了顧淮颀六年也不為過,但她不想這麼說,因為這樣的喜歡對她來說好像太過容易,她不想這麼輕易……
餘遇芋從未覺得自己的運氣有多麼好,所以當收到顧淮颀工作室那份錄用通知時,她的心中竟莫名地湧起一股恐懼。她自認她的專業不是他們行業的相關專業,也沒有名校的光環加持,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三個字,不夠好”。
但這份突如其來的喜悅如同一股洪流,最終還是将那份恐懼沖刷得無影無蹤。她破天荒地壓抑住平日裡節儉到骨子裡的習慣,興沖沖地奔向商場,仿佛要将所有的快樂都化作手中的購物袋,滿載而歸。
回到宿舍,室友們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輪番上陣,企圖從她口中撬出真相。餘遇芋微笑着,卻故意含糊其辭,隻說是一家不太知名的小明星的工作室。她心裡清楚,室友們當時隻是匆匆一瞥,根本未曾記住那個人的模樣,所以她并不擔心她們能通過那一瞬間的印象窺探到她心裡的秘密。更何況,那時的顧淮颀确實還未大紅大紫,投簡曆的人寥寥無幾,隻是餘遇芋對他的那份濾鏡太過厚重,讓她忽略了這一點。
應付完室友的追問,餘遇芋終于得以解脫,她輕快地走出宿舍,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調,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上。每當遇到行人,她都會不自覺地降低音量,生怕自己的快樂打擾到别人。夕陽的餘晖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她的臉上,如同點點星光,為她的笑容增添了幾分朦胧與神秘。她微微彎起的唇角,在光影交錯間若隐若現,這時的風剛剛好……
“喂,姐,我可能需要住在你那一段時間。”餘遇芋走在路上和手機另一方的人說着話。
“你假期難道不是都是住在我這嗎?幹嘛特意來說一下。”
糟糕,開心過頭忘記了。
“嗯~沒事,我就是看我實習的地方和你家挺近的。”
“我家不是你家?”
“……”
“怎麼又找實習,不是讓你專心讀書不要考慮其他事情嗎?而且……”
“姐,我下學期大四了。”餘遇芋不得不出口提醒,不然又是一頓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