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番外獨立于原文存在,與正文無關。全屬腦洞,如有ooc,勿怪。背景設定為魔法幻影單元結束後,飛燕、公孫策和展昭三人江南遊玩一番後回廬州,在廬州發生的故事。将八賢王的案子推後三天,給策燕兩人一點獨處時間。我對廬州的了解不深,隻知道姜夔客居合肥時,在赤闌橋畔偶遇知音的故事,所以策燕的廬州三日遊就隻能随便打卡了哈哈哈~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恻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春色不晚,莺啼燕語,杏花煙雨,如詩如畫。念念不舍地告别了江南的小橋流水,公孫策帶着飛燕和展昭踏上了回廬州之路。
案子已破,江南已遊,飛燕本該返京照顧父親的。可那日清夜西樓上,當公孫策借着酒勁,看似漫不經心的說要帶她和展昭到廬州一賞梨花時,飛燕托腮看着城牆邊的滿樹梨花點頭答應了。
江南的梨花,又怎敵廬州的梨花呢?酒不醉人人自醉。
剛踏入廬州城,飛燕便聞到一股艾草清香。已入五月,還有三日便是端午了。人流如織的街道上,攤販叫賣着佛道艾、柳枝、桃枝、葵花和蒲葉。到了端午那日,人們會将它們擺在門口,與粽子茶酒一起供奉神明。已有幾戶人家将艾草紮成老虎的形狀,挂在了門前,淡淡飄香。
公孫策自覺地給一大一小買了艾草團子和艾草香囊,帶着他們緩緩走在街上。
飛燕心滿意足咬着清新可口的團子,與展昭一路好奇瞧瞧這個小攤逛逛那個鋪子,叽叽喳喳說個不停。直到“府尹府”三個字出現在面前時,才低眉垂眼閉了嘴。
公孫策輕咳一聲,不自然開口:“這是我家。”
誰不知道這是你家?飛燕和展昭腦海裡冒出同一個念頭,隻是都沒吱聲。一個垂着小腦袋,小鹿亂撞。一個瞟眼偷笑,等看好戲。
公孫策大步上前,叩響了家門。等飛燕反應過來想拉住他時,府門已經打開,家丁來福朝公孫策畢恭畢敬喊了聲少爺,一臉喜色往回跑着去通報。
“我……我要住客棧。”向來伶牙俐齒的飛燕,第一次結巴了。
“诶呀,飛燕姐姐,住什麼客棧。你這一路不是老抱怨客棧的床太硬嗎?公孫大哥家的床肯定舒服。”
“誰要睡他的床。”話音剛落,飛燕才猛然發現自己的話過于暧昧了,咬着唇低下頭。
想着先斬後奏的公孫策本已做好會被她追着打的準備,屬實沒料到飛燕會是這般反應。原本備好的求饒之辭,此刻竟一句都派不上用場,有些不知所措。看到飛燕的耳根染上淡淡的櫻紅色,他鬼使神差地伸手揉了揉,又驚覺自己僭越了,急急縮回手。
飛燕驚了一下,低低罵了句老色鬼,眼裡卻是藏不住的歡喜。兩人偷偷互瞥了一眼,又各自迅速移開目光,紅着臉看天。
氣氛旖旎,展昭覺得自己有些多餘,也跟着他們擡頭看天。
于是,當公孫夫人款步姗姗而來之時,就看到了三個昂首望天的人。她疑惑地随他們看了好幾眼,實在看不出今兒這天到底有什麼好看的,“策兒,你們看什麼呢?”
飛燕應聲回頭,隻見一個皓齒蛾眉,風姿綽約的美貌婦人正笑意盈盈看着他們,便頓時愣了神,明白這白面書生是為何生得如此俊朗了。
公孫策連忙拉過母親,“娘,這是飛燕。”
公孫夫人了然,莞爾一笑。兒子素來守禮,見了自己都是先行禮問安的。可久未歸家的他,第一句竟是介紹身旁的姑娘。
兒子長大了,公孫夫人心下安慰,柔聲遣婢女替飛燕拿了包袱,準備廂房。
“飛燕姑娘,讓你在府外久候了。策兒這孩子真是的,回來也不提前說一聲,還請你勿怪,我們進屋說話吧。”公孫夫人輕輕牽起飛燕的手,帶她入府。
安頓好的飛燕有點迷茫,自己怎麼稀裡糊塗就住下了。将艾草香囊放在枕邊,紅着小臉想到這裡是公孫策的家,而他就住在自己隔壁,飛燕又有些暗喜。
而隔壁的公孫策,此刻非常忙碌。他正一五一十向母親說着自己上京後所發生的各種大小事,無所遺漏,唯獨隐去了飛燕姓龐這事。他們門第間差異之大,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他深深知曉父親的性子,若是讓他知道飛燕是龐太師之女,怕是要不得安生了。他隻想讓飛燕在廬州開心遊玩,就如他們在江南那般歡喜。待日後,他高中狀元有底氣去提親之時,再向父母道明也不遲。
公孫策說到舌幹口燥,心裡記挂着飛燕,尋了個借口便想出門。公孫夫人也不拆穿,含笑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去吧。
如願以償的公孫策一臉春風得意,帶着飛燕和展昭回到街市上,逛了一會兒便遠遠看到愁眉苦臉的包拯和無奈歎氣的楚楚。
“诶呀,你又在想什麼?包大哥,我說過多少次了,展昭,公孫策,飛燕他們三個人在一起,肯定不會有事的。”
“不對啊,他們到現在還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