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博士将荊舟領到一間數據分析室。橢圓形的房間裡擺放着各種儀器和樣本,中間一面光屏懸空,一個小型托架在其下方與之垂直,外圍是近乎圓環的操作台。
荊舟走到操作台附近,擡眼望向光屏。左右兩邊正源源不斷加載各種數值,最中間是分析樣本色彩豔紅的照片,頂端寫着[可塑晶體]四個字。
此時此刻,分析室内六七名研究員穿着統一的白大褂,在操作台前忙碌。那枚紅色晶體就躺在中心點的托架上,散發着詭異的光。
“一切的分析都已經結束了。”
J博士走到荊舟身邊,手裡是一份電子報告。
荊舟迫切地問:“結果是?”
J博士深深看了他一眼,報告向後翻了兩頁:“通過磁場排查,我們确認這種紅色可塑晶體來自Y6星群。”
荊舟眼皮一跳。
他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下午,來自宇宙深處的一道攻擊射線将自己眼前的所有建築在頃刻間化為塵土。
如果不是Y6妄圖吞并高級文明以實現種族進化,D7不必遭此橫禍,美好的生命不會消亡,他也不會一無所有。
“Y6...”荊舟壓抑着胸腔裡翻湧而來的痛意,盡量讓自己的語氣保持平穩,“這次的目标又是誰?”
J博士說:“很大概率會是H3,因為可塑晶體目前還沒有出現在藍星聯盟中的其他星球上。不過中立星球被攻擊的概率也很高,尤其是與D7相鄰的X4。”
荊舟有點緊張:“如果它的目标是X4的話,和它相連的其他中立星球也會有危險,因為他們的文明發展是遠遠落後的。”
J博士看向荊舟,對他的推斷表示默認。
“這些中立星球不尋求援助的話,除了滅亡之外沒有其他結果。”荊舟繼續分析:“要是周圍的中立星球都被消滅,按照進攻路線判斷...Y6似乎是想繞個遠,他的目标是整個藍星聯盟!”
當他得出這樣的結論,雙手竟然開始微微顫抖。
明明距離上一次宇宙戰争才剛剛過去不久,新的戰争卻又要襲來。這一次又有多少生命化作星辰,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呢?
他用力緊握雙手,直到感覺掌心傳來的疼痛已經無法忽視才停下來。
遠處整理好所有實驗數據的女研究員拿着一張表遞給J博士,對方快速浏覽一遍,擡手在右下角簽字,然後叮囑道:“可以向藍星聯盟成員極其執行者發送可塑晶體分析報告。”
女研究員點頭,幹脆利落地返回操作台執行。
“按照估算,我們原本以為Y6會在攻陷D7失敗後安分一些,沒想到和平宣言尚未到期,竟然又開始行動。”
荊舟猛地眨了下眼回神,發現是J博士在和自己說話。
“既然有危機,就要防患未然。我們已經針對Y6星群上的磁場特點擴大對内搜查範圍,排查的重點是安全區A區。”
荊舟眉頭蹙了一下:“研究院也認為有潛行者混進安全區了嗎?”
J博士點頭:“是這樣的。我們必須盡快找出可塑晶體的内部來源,切斷再生。這種晶體很危險,如果不能及時查清源頭,會有大麻煩。”
“難道晶體不是隻有可塑特性這麼簡單?”荊舟問。
對方關閉手上的報告,走到操作台前調取了樣本分解的詳細頁面,一副平面及立體剖析圖浮現在光屏上。
“我們可以将可塑晶體拆分為晶體和晶核兩部分。”J博士擡手指向晶體展開圖,“晶體具有可塑性以及生長性,本身不帶有宇宙磁場,一般的探測器很難識别。晶核攜帶微弱宇宙磁場并随着晶體大小改變。比如将晶核放置在一立方米的晶體中,磁場就以一立方米的範圍擴大,而放置在五立方毫米的晶體裡,磁場輻射區域便有五立方毫米。”
荊舟猜想:“Y6是想先通過磁場幹擾來影響H3的日常秩序嗎?”
J博士搖了搖頭,語氣陡然沉重。
“晶核不僅僅會對環境、機器産生幹擾,還會通過磁場頻率擾亂腦電波,造成當事人行為異常,時間久了會使大腦失去正常功能,甚至被晶核磁場操控。”
荊舟一驚:“多久才算是長時間?”
“我們用虛拟生物進行了模拟,要完全受控于磁場指令至少要兩到三年時間。”對方回答。
“還好不是幾個月。”
荊舟勉強松了口氣,但操作台前的J博士面色卻更凝重了。
“你知道兩三年意味着什麼嗎?”他問。
“意味着我們還有機會在被控制以前找到内部源頭?”荊舟說。
“錯。”J博士轉身看向他,“這意味着早在D7和Y6的戰争結束時就有晶核趁亂進入H3内部,隻是當時沒有任何一個人察覺,以至于晶核不斷生長,成為Y6再次挑起争端的引線!”
荊舟有些不敢置信:“這種事情可能嗎?”
博士閉了閉眼,“雖然不想承認工作上的失誤,但晶核可以進入H3内部的途徑應該隻有這一種。畢竟當時為了支援D7,我們派去了很多團隊,而那些人因為深入戰場,身上會攜帶Y6星群的磁場是再正常不過的。”
荊舟靈光一閃:“那麼現在排查那些曾經支援過D7的團隊,是不是就可以找到晶核的源頭了?”
“目前我也是往這個方向想的。”J博士說,“我會聯系其他小組調取當年的支援行動大名單,逐一排查。”
荊舟不假思索便說:“如果我能幫得上忙,請務必讓我參加。”
大概是他的表情純粹又誠懇,面前的人忽然笑了一下,跟着說:“難怪我和D7方面聯系的時候,你的接引人總是提醒我多确認你的當前位置,還有不要把任何H3方面的新消息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