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這些天兩人的相處,小山對李枝念的情感反饋比較及時,甚至偶爾會蹦出一兩個字來回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李枝念救了他的原因。
李枝念就盡可能地多和他交流,鼓勵他對話。
今天也不例外,可能事家裡的喜慶氛圍影響到了他,小山整個人看起來多了幾分活潑的感覺。
“好了,别玩了,小林來接你去領證了。”
李母抱起小山,“快去,别回來晚了,誤了吉時。”
林樾一整晚都沒有睡好,心裡的激動,難以言表,怎麼都睡不着得他爬起來欣賞月亮。
後半夜才眯了兩三個小時,天一亮又驚醒。在家收拾一下就直奔李家。
進門等了一會兒,看到李枝念出門,就等不及地迎了上去。
隻見李枝念所有頭發都盤在腦後,發盤上扣了一朵珠花。眉目分明,面頰白皙,嘴唇微紅。這樣的發型跟平時很不一樣,襯得她幹練成熟了幾分,也有了些距離感。但隻一擡眼,就帶來了春意。
林樾一直笑着看她。
劉桂玉在旁邊叮囑,“大隊開的結婚信帶了嗎?身份證?林樾也檢查一下都帶齊了嗎?”
“帶齊了。”李枝念和林樾相伴出門。
期間林樾還是不時笑着轉頭看李枝念。
李枝念都無奈了,早先在醫院看到的那個嚴肅高冷的兵哥哥怎麼就一去不複返了?
“看路啊!看我幹嘛?”李枝念嗔道。
林樾笑的露出了上下兩排整齊的牙齒,眼睛都眯成縫了,“你好看啊!”
“以後有的是機會看,快騎車,我們還要領證呢!”李枝念受不了,催促道。
縣人民政府結婚辦事處,李枝念和林樾來得已經算比較早了,但是前面還有幾對新人在排隊。今天是個好日子,大家領證就都紮堆了。
現在的結婚證就像一張獎狀,最上方一顆紅星的國徽,下面用紅色的字寫道,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來了--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林樾(男)26歲
李枝念(女)18歲
自願結婚,經審查合于中國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關于結婚的規定,發給此證。
右下角寫着日期1969年12月16日,蓋上了個紅色的印章。
林樾拿着熱乎新鮮到手的結婚證,怎麼看怎麼歡喜。忙把準備好的喜糖分給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又給旁邊的幾對新人也分了喜糖。
“同喜同喜。”
李枝念的内心則是迷茫的。這一刻就這麼到來了,自己已經嫁人了。要是在後世,這個年紀的女孩都還在讀大學呢。
林樾注意到李枝念的片刻失神,隻當她也和自己一樣高興傻了。
捏了捏李枝念的手,朝她笑笑。
前路漫漫,雖沒有前車的車轍指引,但路在腳下,通往哪裡,是自己走出來的。
身旁有人陪伴着,共同攜手定能走出自己的路來。
領了結婚證件,兩人就到了照相館取昨天拍的照片。一見兩人進來,照相師傅就打聲招呼,“你們可來了,快看看我洗出來的照片。”
這算是近期師傅拍過效果最好的照片了。他昨天拍的時候就覺得肯定不錯,這一看成像,果然沒讓人失望。
這才忍不住和他們分享。
“按你們的要求,每張照片都洗了兩張大尺寸的。這張天安門前的合照和姑娘這張單獨的,都很好看。”
“是,很好看。”李枝念也滿意道。神态自然,成像清晰,雖然是黑白照片,但很有紀念價值。
兩人付錢,臨走前林樾又找師傅把底片要走了。
回到家,婚宴的準備工作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
遠遠地看見兩人騎車回來,李家就放起了鞭炮,在一聲聲炮仗聲中,李枝念和林樾攜手走進了家門。胸口别上紅花,站在門口迎賓。
炊事員已經在準備菜肴,院子裡都是飯菜香味。
兩人站在門口,笑着跟來道喜地賓客打招呼,寒暄,請人進屋。衆賓客把禮金和送的禮物如布料,枕巾,生活用品等塞給小兩口,同時把祝福當面傳達給兩位新人。
院子裡,八個桌上都先擺上了瓜子,糖果,煙等物品,供賓客們消遣。孩子們在院子裡鬧騰歡呼;女人們嗑瓜子,唠嗑;男人們則侃大山,還有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吸煙的。
煙味順風送過來,李枝念蹙眉皺了皺鼻子,随即微微屏住呼吸。